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住宅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华夏•生态时代二期 8#、9#住宅楼地下室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华夏•生态时代二期项目部2011年 3 月地下室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GB/T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3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T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2、工程概况华厦•生态时代二期8#、9#住宅楼位于宝鸡市高新区高新五路,建筑面积为43200m?。

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总高度73.8米。

基础尺寸分别为36.5X 21.85 m、64.4m X 18.2m,基础底板设计为平板式筏形基础,厚度1400mm,地下室高度为5.62m,剪力墙厚度为200~300m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40,抗渗等级为S&地下室防水采用3mm厚SBS 防水卷材两道,地下室底板、外墙面及顶板都需要做防水处理,防水等级H级,地下室剪力墙较多且高度超高施工有一定难度。

3、施工部署3.1、施工方案:基础筏板、地下室墙体及顶板均采用12cm 竹胶板,加木方支模方案,梁采用多层板支模板,加固材料同墙体。

脚手钢管组成模板支撑系统。

钢筋统一在现场集中加工,运至施工部位进行绑扎。

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搅拌、使用电子称计量配料、配备 HBT60 砼输送泵将送到作业面。

土方回填采用机械回填,人工分层夯实。

3.2、流水段划分:筏板混凝土浇筑,以筏板加强带为界,分两段流水施工。

按施工顺序 Z 字型浇筑。

剪力墙及顶板施工, 8#楼分两次完成; 9#楼按伸缩缝分两段两次流水施工,地下车库不能同步施工,外围墙体连接部分留垂直施工缝,用 4mm 厚 300mm 宽的钢板做止带。

3.3、施工组织:按项目管理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部由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生产、技术、材料等专业管理机构,负责相应的工作。

3.4、劳动力组织安排:为了保证基础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由分公司选定合格劳务供方名录中优秀的劳务公司,保证工程进度所需劳动力。

4、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施工图、规范、标准图等技术文件和资料配置齐全。

4.1.2、熟悉设计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4.1.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和班前交底工作。

4.1.3、按需要配置施工中的检验器材、试验仪器和工具等。

4.2、物资准备4.2.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情况,提前作出原材料需求计划、复试计划。

4.2.2、按计划组织原材料进场,并及时取样进行原材料的复试工作。

4.3 施工设施准备4.3.1 施工机械钢筋除锈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对焊机及电弧焊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送设备、布料机、电刨、电锯装载机、砂石输料斗及配套的其他设备施工机械进场就位,进行试运转。

4.3.2 工具用具钢筋加工操作台、钢筋扳子、石笔、手推车、铁锨等。

4.3.3 监测装坍落度筒、试模、卷尺、经纬仪、靠尺、塞尺钢卷尺、直尺和量角器。

4.4 作业条件准备4.4.1、地基进行验槽,填写好验槽记录,进行交接验收。

4.4.2、所需物资进场。

4.4.3、水、电、临时道路和混凝土搅拌站、钢筋棚、木工棚等施工设施已经完善。

5、施工工艺基础开挖T地基验槽T混凝土垫层T防水层T防水保护层T筏板钢筋绑扎T剪力墙、暗柱墙柱插筋T筏板模板T筏板混凝土浇筑T保温、养护T剪力墙、暗柱墙体钢筋绑扎T墙体模板T墙体混凝土浇筑T梁、顶板模板(架子)7梁、顶板钢筋绑扎T顶板混凝土浇筑T地下室外墙防水及保温—室外土方回填。

6、操作要求6.1、筏板施工6.1.1、模板工程筏板外侧部分基坑开挖尺寸不够的地方,采用砖胎膜。

其它能够满足支模空间的地方,采用竹胶板方木组合模板。

6.1.2、钢筋工程筏板钢筋设置为双层双向,规格为三级钢 25@ 150网片构成,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钢筋保护层为 50 mm 厚,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垫起。

两层钢筋网片之间按设计要求用①20@1000勺马凳筋撑起。

马凳筋沿结构横向通长布置,纵向间隔1 m。

考虑到混凝土施工时会对整个钢筋网架产生水平推力,在筏板边缘周边勺马凳支架可焊成斜撑形式,固定上下与网片筋,电梯坑上部钢筋悬挑太长,还应该采取加固措施,保证板面平整。

地下车库底板钢筋预留插筋锚固入筏板内。

筏板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接头错开,位置按施工规范要求。

钢筋制作下料时,除应保证接头位置正确还应保证锚固长度勺正确。

钢筋制作完毕由质检员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绑扎。

对于长度大于 9m 勺钢筋不得采用塔吊吊装和运输,以防止钢筋变形。

钢筋绑扎之前先用粉笔或墨斗标出钢筋间距线,然后先绑下层钢筋,再绑暗梁钢筋最后绑扎上层钢筋。

筏板钢筋绑扎完后,进行墙板插筋的绑扎,插筋按设计要求插到底。

墙板钢筋沿墙钢筋外皮线用①10调直的钢筋焊在上层网片上或梁箍筋上。

同时保持竖筋的垂直,确保墙体钢筋位置的准确。

6.1.3、混凝土工程筏板混凝土施工详见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6.2、地下室墙体及顶板施工6.2.1、模板工程地下室混凝土墙模板:采用规格为 1200*2440*12 mm 的竹胶板作为面板,加劲肋为6*10mm方木组装,背楞采用0 48钢管。

由于地下室高度超高,墙体底部混凝土侧压力相对大,对模板加固采用加密对拉螺杆数量,相应加密后背方木及钢管数量。

外墙模板拼装形式为:根据墙体尺寸拼装成为整面墙体,外围挡土墙拼装高度为板顶,内侧模板高度到板底。

后背木方的竖向间距为 150mm,模板横向钢管加固沿底部向上1600mm以下,间距 400mm,以上间距500mm,竖向加固采用双立杆间距采用 500mm;为了保证墙体厚度,内外模板采用对拉止水螺杆加固(0 14),螺杆横向间距1600mm以下,螺杆间距400mm,以上间距500mm,竖向间距采用500mm。

螺杆穿过双立杆中间,用“蝴蝶扣”紧固在双立杆上,上螺丝两道。

考虑到筏板施工时水平施工缝留置在筏板上翻500 mm 处,再加150mm的止水带高度,故止水对拉螺杆第一排从止水带顶部开始布置。

内墙模板拼装加固同外墙,穿墙对拉螺栓可加塑料套管,以便重复利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截面尺寸,在绑扎完成的剪力墙钢筋上焊接定位钢筋,长度与剪力墙厚度一致,分布间距为横向 2000mm 一道,竖向模板上下各100mm设置一道,中间等距布置两道。

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10mm厚竹胶板,60X 80mm木方为模板龙骨,间距150~200mmo梁板支承采用© 48钢管搭设满堂架子,立杆间距不大于 600mm,底层要有扫地杆,在横向纵向设置剪刀撑,保证满堂架的稳定性。

梁高大于600mm 时,用©12@对拉螺栓加塑料套管进行对拉,间距根据梁的长度不大于 1500mm。

为了保证顶板底面平整,无混凝土漏浆和毛刺,在顶板模板加固和校平后,在板缝处用双面胶粘贴。

6.2.2、钢筋工程6.2.2.1、钢筋连接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搭接绑扎。

暗柱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

6.2.2.2、钢筋下料要按设计要求,保证其规格、尺寸、数量、几何形状、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都要按规范要求加工,做出小样表后,交技术部门审核后方可下料制作。

6.2.2.3、暗柱、墙钢筋绑扎:钢筋的相交点都要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先将柱箍套入柱筋下段,柱筋连接后,在柱筋上标划位置,由上而下进行绑扎。

柱梁交接点的柱箍,按层次先后套入柱箍,暂置于梁面上,从下而上与梁筋一齐绑扎。

暗柱“十”字、“ T”字交叉较多,在绑扎暗梁及连梁时,要考虑地下室顶板梁的钢筋伸进,需按各梁的截面尺寸、标高、位置分别伸入墙中暗柱内,随即跟着套上暗柱箍筋,当连梁主筋分别就位后,再向上口往下对齐绑扎,组织三至四人为一小组,逐条墙、梁配合进行。

为保证上部竖向钢筋位置正确,其水平筋均绑扎至楼面 2〜3道,必要时可进行点焊。

上部为保证墙筋不位移,采用与墙筋同规格钢筋作梯子筋支撑,间距1000mm。

用塑料卡环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2.2.4、梁钢筋绑扎施工中先安装梁底模板及一面侧模,后装楼板底模。

梁的水平钢筋与箍筋穿插交织后就位绑扎,保证骨架尺寸准确,防止变形。

梁的钢筋检查合格后,再完成全部楼板模板安装,钢筋保护层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垫起。

6.2.2.6、楼板钢筋绑扎为保证楼板钢筋位置准确、板厚度符合要求,采用“n”型钢筋马櫈,每平方米不少于 1个。

板底筋的排放、预先在模板上按设计布筋间距划线,板筋拉直后用铁丝扎牢交点,再安装钢筋支架,然后绑扎面筋。

板筋采用绑扎搭接,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接头错开钢筋,保护层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垫起。

绑扎板筋时用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2.3、混凝土工程筏板、地下室墙板及顶板混凝土分开施工,采取分段施工方法,一个流水段施工完后转入下一流水段施工。

6.2.3.1、混凝土浇筑a)、剪力墙混凝土浇筑1)剪力墙浇筑混凝土之前,底部应先垫一层50mm左右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剪力墙高度超过3m,应采用软管等辅助浇筑。

3)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如墙体拐角处及门洞两侧)及洞口下方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小直径振捣棒,且需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浇筑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宽大洞口的下部模板应开口,再补充浇筑振捣。

4)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外露的钢筋整理到位。

5)施工缝留置:外围挡土墙在筏板混凝土浇筑时留水平施工缝,导墙上翻高度500mm,做止水措施,采用3mm厚钢板,埋入混凝土中150mm,外露150mm;由于场地限制和混凝土浇筑影响,在外围挡土墙预留部分垂直施工缝,止水措施,同水平施工缝。

b)、顶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压茬法” ,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向前推进。

大截面梁也可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mm~ 3Omm 处。

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可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3)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人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振捣完毕后先用刮杠初次找平,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平压实,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找平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土表面直至泛浆,用力搓压平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