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月赵丽萍)读书报告

(8月赵丽萍)读书报告


内镜下主要表现为 息肉或溃疡型病变, 检出率100.0%。
消化内镜 消化道造影
主要表现为充 盈缺损, 检出 率85.9%。
表现为代谢异常 增高, 检出率为 100.0%。
PET-CT
CT、MRI
主要表现为占位 性病变, 该组病历 主要进行CT检查, 检出率86.8%
[7]王照地,焦笑笑, 彭孝倩等.不同临床分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 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4):267-275.
[13]李梅,窦豆,罗杰等.中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 泌肿瘤的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3):238-242.
03 神经内分泌肿瘤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护理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护理 要点
严鹏[14]等认为长效奥曲肽可通过促进凋亡和使细胞周 期停滞而减少肿瘤分,抑制肿瘤生长,可长期有效缓 解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症状,目前在临床应用逐渐 增多,由于该药价格昂贵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使其在配置、给药及护理上与普通药物有诸多不同, 而准确配置、安全给药,保证疗效最大限度发挥是药 物相关护理的重要内容。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随着核医学的进步,GEP-NENs 诊治不断提高,不仅能够精确 定位肿瘤发病位置,还能区别出肿瘤类型。
GEP-NENs 对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生长抑素类似物 (Somatostatin analogue,SSTA) 摄取能力极强,奥曲肽 (Octreotide) 是人工合成的SSTA,奥曲肽扫描 (Octreoscan) 也称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Somatostatin receptor scintigraphy, SRS或SSRS),是通过静脉注射标记有放射性物 质(如铟 -111)的奥曲肽来检测肿瘤。生长抑素受体影像也可 应用于PET-CT中,显示三维成像,分辨率更高,速度也更快[1]。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 定义·分类·诊断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其分为三类: (1)高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neuroendocrine tumours); (2)高分化的(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癌[Well-differentiated(low grade)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伴有低度恶性行为; (3)低分的(高别)神内分泌癌[Poorly-differentiated(high grade)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包括大细胞NENs和小细NENs。该种分类取于肿瘤组织学特点,如瘤大 小、是否有巴入侵有丝分裂计数、i-6 指数、是否犯邻近器官、否发生转、是否产生激。
[6]李景南,张红杰,陈洁等.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内科诊治若干建议[J].中华消化杂 志,2014,34(6):361-367.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 表现
2.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carcinoid):是一组起源于 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银细胞的新生物 。主要表现为:
①腹部包块、长期体质量减轻 、有腹泻病史;
[1]陶遂,黄庆兴,董剑宏.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8,18(38):71-74.
胃肠道及胰腺是NEN最常见的发 病部位[2],发病率约为3.56/10万, 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 6.9%~23.0%[3]。
虽然 NENs 发生部位不同,但因 其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形态相似、 内含特殊分泌颗粒、可产生生物 活性胺和多肽激素等,故被归为 同一类肿瘤 。
[1]陶遂பைடு நூலகம்黄庆兴,董剑宏.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2018,18(38):71-74.
神经内分泌肿瘤
预后
张建伟[9]等认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随着 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5年生存率可达 64%。预后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内镜检查 技术进步,导致早期诊断患者比例提高。
[10]吴俊生.中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晚期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分 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54):135-136.
治疗
生长抑素
陶遂等[1]认为治疗的目的分为彻底根治和缓解症状。 皮下注射或肌注SSTA 可有效阻断激素分泌,缓解症 状。SSTA 还有助于提高肿瘤的稳定性甚至缩小肿瘤。
[12]李远良,谭煌英.生长抑素类似物在1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治疗进展中日友好医院学 报,2017,31(3):187-189.
生长抑素
治疗
李梅[13]等认为生长抑素类似物 (somatostatinanalogue,SSA)不仅用于功 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控制,基础研究 和临床试验也证明了SSA具有抗肿瘤增殖作 用,目前SSA被推荐用于晚期胃肠胰腺神经 内分泌肿瘤的一线治疗。
[9]张建伟,徐泉,兰忠民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与康复,2019,26(1):1-4.
02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治疗:生长抑素
02 神经内分泌肿瘤 治疗: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
治疗
吴俊生[10]认为生长抑素可以直接对细胞进行诱导使 其凋亡,从而影响细胞的分裂的周期,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另一方面,它能够影响血管的生长因子,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抑制肿瘤增殖速度。通过 直接和和间接方式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 治疗效果。
体内容,简明扼要的
会形阐成述絮您的状观晶点。体进而影响药物的质量,配制
好后为乳白色混悬液,只能肌注,引起注射
部位出现针刺、麻刺或烧灼感样疼痛,并伴
有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
[15]许珊珊.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的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 志,2016,3(2):346-347.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用醋酸奥 曲肽微球治疗的研究进展
老年神经消化 赵丽萍 2019年08月
CONTENTS
神经内分泌肿瘤:
1 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
2 生物治疗:生长抑素
3 神经内分泌肿瘤: 4 小结与体会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护 理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 概述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 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 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以产生和分泌常见的激素,非常罕见,发病 率约5.25例/10万人。
朱启聪[11]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金标准。 李远良[12]认为建议使用的剂量及使用方法 :奥曲肽
20-30mg,3-4周一次,深部肌肉注射。
[1]陶遂,黄庆兴,董剑宏.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8,18(38):71-74.
[11]朱启聪,牟一平.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微创治疗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18, 56(11):877-880.
[2] DasariA,Shen C,Halperin D,etal.Trendsin the Incidence.Prevalence.and Survival Outcomesin Patients Wih Neuroendocrine Tumors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Oncol,2017,DOI:10.1001/jamaonco1.2017.0589. [3]许歌,娄小平,程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患者灵性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 志,2018,24(30):3644-3646.
护理 要点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
杨碧霜[18]等认为操作时由2名护士配合:在药物配制的 同时,帮助患者摆体位、选注射部位、消毒待干; 从配制药液添加护标士题手中取过注射器后马上更换另一配套针 头排气单,击此快处速添肌加内文本注具射、轻回旋注射器针筒,匀速推注。
体内容,简明扼要的
这样缩短阐述了您药的物观配点。制和注射间的等待时间,在进针后将 回抽的传统注射方法改良成轻旋针筒来降低针头堵塞的 发生率。
Z型注射法[16]
复重注射应轮流选择左右臀,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以免造成硬 结[16]; 侯蓉[17]认为注射前让家属轻轻按摩注射部位放松牵拉的肌肉,减轻因 臀肌紧张收缩导致的疼痛。
[16]严鹏,杨丽芳,袁秀红.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长效奥曲肽注射时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 结合护理,2017, 3(7):119-122. [17]侯蓉.几种改良肌注方法在无痛注射中的研究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45146.
01 神经内分泌肿瘤 定义·分类·诊断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 表现
不同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下 列情况临床应高度怀疑[6]:
1.促胃液素瘤 (胃泌素瘤 ,gastrinoma):高胃酸分泌状态是其 首要临床表现。可表现为 :①消化性溃疡伴腹泻;②顽固 、多 发 、非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易复发;③胃大部切除术后迅速 复发的消化性溃疡;④消化性溃疡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⑤有 异常粗大的胃黏膜皱襞 、粗大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皱襞;⑥消化性 溃疡伴其他内分泌瘤的临床表现;⑦慢性腹泻,抑酸治疗有效; ⑧肝转移瘤伴消化性溃疡,无消化系原发性恶性肿瘤;⑨有胃泌 素瘤或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一1型家族史伴有消化性溃疡或慢 性腹泻者。
➢ 最常见于消化道,约占70-75%,以胃肠胰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EP-NENs) 最多见[1]。
➢ 所有NEN都有恶性潜能,难以早期发现。(大部分NEN生长缓慢,淋巴结和肝 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18]杨碧霜,李亚妹.醋酸奥曲肽微球配制和肌内注射法的改良[J].护理学杂 志,2013,28(19):346-3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