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第十一章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刑事诉讼法第十一章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第十一章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第一节 证、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一、物证
• 哑巴证据 • 物证不怕恫吓。物证不怕遗忘。物证不会像人那
样受到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物证总是耐心地等 待着真正识货的人去发现和提取,然后再接受内 行人的检验与判断。这就是物证的性格。
3.个别询问
4.询问前的告知
5.询问的方法
6.询问的记录
四、被害人陈述
• 1.询问的主体及参与人: • 一般2人 • 未成年被害人 • 聋哑或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害人
• 2.询问的地点期限
• 3.询问的方法 • 被害人突然改变陈述的
• 4.询问过程的记录 “以上记录与我说的一致”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 同物证 •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扣押程序
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批准,课通知邮电部门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校扣押。不 需要扣押的时候,应立即通知邮电机关。3天。
三、证人证言
• 1.询问主体 需要有具有特定身份的两人以上共同办理。
律师作为取证主体一直存在争议。
2.询问的地点和期限 扩大了地点范围: 证人的单位或住所,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办公场所 犯罪现场的询问以及证人提出的地点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
• 1.制作合法 • 主体合法 • 程序合法
• 2.客观记录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第二节 证据的分类 一、原始证据、传来证据 二、有罪证据、无罪证据 三、言词证据、实物证据 四、直接证据、间接证据
• 1.询问主体 • 律师在场 • 2.询问期限地点 • 拘留:24小时 看守所 • 传唤、拘传:12小时 指定地点
• 不得以连续传唤、据传的方式变相拘谨犯罪嫌疑人
• 3、告知
六、鉴定意见
• 1.接受委托 • 2.决定受理:《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 3.委派鉴定人 • 4.提取检材或样本 • 5.检验鉴定 • 6.解决疑难问题 • 7.妥善保管物证 • 8.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 不用搜查证的情况:可能随身携带凶器的,可能隐藏爆炸、剧毒灯危险物品的,可能 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可能隐匿其他犯罪嫌疑认定。
• 可以强制搜查
1.3 查封、扣押
• 《刑事诉讼法》第139条第一款
• 2人 • 出示有关法律文书 • 清点 • 开清单 • 保管
二、书证
• 用文字、符号或者图画所表 达的思想内容来案件事实的证据
1.物证收集的方法和程序
• 《刑事诉讼法》第52条: • 《刑事诉讼法》第41条:
1.1 勘验、检查
• 《刑事诉讼法》第126条 • 《公安规定》第208条:
• 《检察规则》第209条:
实践中常见的勘验、检验
• 现场勘验: • 尸体检验: • 人身检查:
1.2 搜查
• 《刑事诉讼法》第134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