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煤矿开采学第二章--井田开拓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学第二章--井田开拓基本概念
行了预可行性矸究,估算的可釆储量可信度高,可行 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121b):同(121)的差别在于 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夫的数量表述。
•2020/6/2
•7
1、探明的煤炭储量分类
5)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勘查工作程 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行性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 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划分的原则
➢ 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 相适应; ➢ 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 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 ➢ 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 垂直划分; ➢ 水平划分; ➢ 按煤组划分 。
•2020/6/2
•4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020/6/2
•22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2)意外储量损失
i、煤层露头降低; ii、断层影响;只查出落差25m的断层; iii、火成岩侵入; iv、火灾损失; v、小窑开采损失。 3)人为损失 采出率达不到要求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产量增加,储量减少,导致服务年限缩短 ,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可靠服务年限,必须考虑K。
一、矿井储量
(一)新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 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 研究储量; 从经济意义上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和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 从地质可靠程度上分: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则的 储量(表2-1)。
•2020/6/2
•5
表2-1 固定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2020/6/2
•9
2、控制的煤炭储量分类
1)预可釆储量(122)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详查阶段的工 作程度要求,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时开釆是经 济的,估算的可釆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 可信度一般。
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同(122)的差别在于本 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失的数量表述的。
•18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工业储量作为矿井设计和投资的储量: 一般:Zg=A+B+C 缺煤地区:Zg =A+B+C+0.5D
5)远景储量(D) 6)可采储量(Zk):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
Zk =(Zg-P)C 式中:P—永久煤柱损失;
C—采区采出率,%。 有的可预知,有的不可预知。 7)设计损失量(开采损失):设计丢在地下的储量。
(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之和。
•2020/6/2
•15
•7、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减去工业场
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后乘以釆区采出率。
Zk =(Zs-P2)C 式中: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P2-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损失量之和; C—采区采出率,%。
煤层
C
薄煤层(M<1.3m)
•2020/6/2
•19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二、矿井生产能力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设计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 的煤炭数量,Mt/a。是煤矿建设和生产的主要指标。 井型 :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 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三、服务年限T
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整个服务期限。指按 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 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2020/6/2
•23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3、要求A与T相适应
A大T大,A小T小。 主要原因: 1)充分发挥投资和工程效应 2)充分发挥外围企业的作用 3)均衡连续保证煤炭供应 大型矿井投资大,配套的企业规模大,均衡生产期长 。我国要求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要大于60年。
•2020/6/2
3)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勘查工作程度己 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 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020/6/2
•10
2、控制的煤炭储量分类
4)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勘查工作程度己 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 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 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经济意义
地质可靠程度 查明矿产资源
探明的
控制的
可釆储量(111)
经济的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釆储量(121)
预可釆储量 (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 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 基础储量(2M22)
资源量(2S11)
次边际经济的 资源量(2S21)
•2020/6/2
•20
井型比较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产量大 初期工程量 初期工程量 产量小 储量丰富 储量分散
小
大
生产集中 建井时间短 建井时间长 生产分散 煤层赋存 煤层赋存
稳定
不稳定
装备水平 施工技术简 施工技术高 装备水平 构造简单 构造复杂
A级 B级
•高级储量
C级 D级
•低级储量
•2020/6/2
•17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矿井储量分类 根据工业要求,开采技术条件及储量被查明程度矿井储量 分为以下几类:
1)矿井地质储量 2)能利用储量(表内)(A+B+C+D ) 3)尚难利用储量(表外) 4)工业储量(Zg)
•2020/6/2
•2020/6/2
•14
6、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 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 (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 Zs =(Zg-P1)
式中:Zs-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P1-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
•2020/6/2
•27
第三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
•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 按井筒(硐)形式 • 按开采水平数目 • 按开采准备方式 • 按大巷布置方式
•2020/6/2
•立井开拓 •斜井开拓 •平硐开拓 •综合开拓
•单水平开拓 •多水平开拓
•上山式开采 •上下山式开采
•混合式开采
•分煤层大巷 •集中大巷
6)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同(2M11) 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估算的基 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7)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勘查工作程 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行性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 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 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资源量(2S22)
内蕴经济的 资源量(331)
•2020/6/2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源量(332)推断的
资源量 (333)
潜在矿产资 源
资源量(334)?
•6
1、探明的煤炭储量分类
1)可釆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2)探明的(可研)基础储量(111b): 同(111)的差别在于
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失的数量表述的。 3)预可釆储量(121) :同(11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
•2020/6/2
•12
4、预测的资源量资源量(334)?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到预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在 相应的勘察工程控制范围内,对煤层层位、煤层厚度、 煤类、煤质、煤层产状、构造等均有所了解后,所估算 的资源量。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煤炭资资源,有无经 济意义尚不确定。
•2020/6/2
•13
5、矿井地质资源量、工业资源量
•分组集中大巷
•28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 c-立井多水平上山, d-立井多水平上下山混合式
•2020/6/2
•29
第四节 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概况及发展
•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方式应用概况及发展
➢ 立井开拓目前主要在表土层较厚、含有流砂层、埋藏较 深,或倾角较大地区采用,井型多为大型及特大型矿井; ➢ 斜井开拓气能力与数量比重较小,但是随着胶带输送机 的发展,为矿井运输连续化、大型化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应用数量逐渐增加; ➢ 平硐开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条件合适,一直是我 国推荐采用的一种开拓形式,但是应用受地形、地质条件 限制。
•矿井地质资源量:是指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查明煤炭资 源的全部。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 ,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 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
Zg=111b+122b+2M11+2M22+333k
•式中: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
K-可信度系数,取0.7-0.9。
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 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 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 的至次边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 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2020/6/2
•11
3、推断的煤炭储量及概念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 到普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 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 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 可信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