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与反思
昆仑中学马永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牛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牛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牛归纳出牛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牛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牛归纳主要牛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比判断的思维能力。

情感冃标:
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认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及重难点分析
在人教版教必中,生态系统这一部分与北师大版的有很大不同(08年前本地使用北师大版教材,这部分被安排在八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有它的好处,能让学生宏观地了解自然界中的齐种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再带着这样的认识去学习后继的生物学知识。

1.牛态系统的概念和下面要学习的牛态系统的组成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牛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个具体生态系统中各类
生物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

对于
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物
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环境包括所有牛态因素,即牛物因素与非牛物因素。

教学中要强调主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
环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是本节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重点在于说明生产者一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则肓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分解动植物的厂体, 促进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学习者特征及教学策略分析
考虑到我校学生实际,本课时就只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两个知识点,利用自编的、引用“远教资源”的题目及时巩I古I。

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及“牛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放到一下课时。

三、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U1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生存需要依赖并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为牛物的牛存提供哪些条件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木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牛把牛物及其牛活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一生态系统。

以下教学过程只体现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
1.情境引入。

由一小资料“'迷你’生态系统日益受宠”引入,分析密封小透明球内小虾能长时间存活的原因,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一一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2.通过分析课本P23 “资料分析”中的两幅图所含信息,学生讨论3个小问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同学间的竞争合作共同学习;播放三段录像片段,归纳总结出牛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功能,从而完成木课时的重点之一。

再利用分析课本P24图I -7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借助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食物链这一重要的知识点,这在里“远教资源” 中的一个flssh动画把牛物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清晰展现在学牛的面前,让学生对食物链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掌握食物链的正确写法,认识食物链的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讨论完成P25 “观察与思考”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连接后用投影展示,分析其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发生大的变化时其它生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教师再利用与书上相近似的草原牛态系统挂图或直接用书上P25的图进行讲解,之后指导学生用箭头将图中的生物用箭头连接起來。

例:草一鼠一猫头
鹰,草->兔狐,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等等。

归纳书写食物链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之为食物网。

每种生物就是这网上的一个“网结”,这个网也可以被称之为本节教材中提到的“生命之网”。

4.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内容。

%1以下可作为生产者的是()
A.种植水稻的农民
B.人工养殖的鱼
C.出中的水稻
D.能使树桩腐烂的真菌
分析:生物学上生产者指的是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下列哪一项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A.黄河中的水
B.黄河中的所有的生物
C.黄河中的鱼
D.整条黄河
分析:生态系统应同时包含"牛物”与"环境”两部分
%1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狼
B.羊
C.草
D.光
分析:食物链中,消费者的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一般是植物)
%1下列能完整构成食物链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狐狎吃兔子,兔子吃草D猫头鹰捕食出鼠,狐狎也吃出鼠
分析:食物链应开始于生产者(一般是植物)
%1据报载,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
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动物病害
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分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很多,但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常是最大的。

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能力加大,动植物灭绝速度在加快。

五、教学反思
木课“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这一部分知识的基础,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否则学生的讨论就容易流于形式或偏离本课的重点;对教材内容涉及的实例应根据当地实际取舍或补充,由于学生家庭在生产生活中会碰到一些问题,所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 学牛乐于接受,若能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更能让学主体验“学以致用”的快感; 采用“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耗时较多,课堂容量有限,而且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应合理使用,课堂上并非讨论得越多越好,否则就容易“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多媒体课件制作方而,则应考虑其“辅助” 作用,不用过多不是必须的声音、动画,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演示过程中页面的转换要合理,留给学牛较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