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5 古诗词三首
五年级下册语文5 古诗词三首
多音字
蓑衣: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茅檐:茅屋的屋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亡赖: 同 “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课文朗读
边听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小喇叭朗读 开始了,点一点 音箱,一起听。
5 古诗词三首
看图片,想一想你 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想不想知道古时候的孩 子都是怎么玩的?读古 诗了解一下吧。
牧童
吕岩,字洞宾, 唐代京兆人。咸通 举进士,曾两为县 令。值黄巢起义, 携家入终南山学道, 不知所终。
舟过安仁
杨万里(1127年-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 吉水人,二十四年(1154)进 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 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 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 侍郎官,将作少监。。十一年 (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 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 左司郎中,秘书少监。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 四大诗人”。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 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 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 《舟过安仁》等。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1140年5月 28日-1207年10月3日),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 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 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 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 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中之龙”之称。与苏 轼合称“苏辛”,与李清 照并称“济南二安”。
好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学习完这几首诗,我们知道这三首古诗都是 描述了儿童的生活场景或者生活乐趣,非常的有 趣,吸引小朋友的眼光,让大家容易记,也容易 产生共鸣。让我们都记住美好的童年吧。
我还积累 了很多词语。
牧童
视觉——草铺横野 听觉——笛弄晚风 “弄”——嬉戏 “卧”——放松
心旷神怡 自由自在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先读词语, 再读句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牧童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无牵无挂 自由自在
为什么要收篙停棹? 使伞借力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人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 悦写了出来,表现出了对小童 的聪明、童真和稚气的喜爱 之情。
作者为什么用“最喜”? 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怪不得的意思 遮: 挡 诗句的意思是: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指顽皮、淘气 诗句的意思是: 特别喜欢小儿的调皮,他趴在溪边剥莲蓬。
舟过安仁
所见——牧童停棹 所悟——张伞使风
稚趣横生 童真可爱
清 上片 平 乐
村中环境: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村中人(老夫妇): 醉里吴音相媚好
秀丽 恬静
· 村 居 下片
(动作)
大儿: 锄豆 中儿: 织鸡笼 小儿: 卧剥莲蓬
表现出茅舍一家老小幸福、 和谐的生活图景
反映童真童趣的古诗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 辛弃疾 )写的,
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 (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 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 人情之美)和 (生活之趣 ),朗读时要读出 ( 喜爱愉悦之情)。
2、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Fra bibliotek句子的意思。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知道“亡赖” 表示天真无邪的意思。
“卧剥莲蓬”指躺在溪 头悠闲地剥着莲蓬。
童年之乐,童心,童趣。
三首古诗描述快乐的童年,感受童 年的乐趣,童年的悠闲自在。
我们也要牢 记童心童趣!
三字词语:
相媚好 剥莲蓬 卧明月
拓展:做作业 听音乐 吃香蕉
新词:
蓑衣 卧明月 怪生 遮头 使风 剥莲蓬 翁媪 茅檐 吴音 相媚好 亡赖 饱饭
《牧童》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描绘了 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表达了诗人对远 离喧嚣、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之情。
《舟过安仁》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 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孩子 的喜爱和赞赏,突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 清新奇 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 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 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