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走进三国,感受经典魅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片段指导,让学生学会品味性的精读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读书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读书实践中。
教学准备:学生带《三国演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歌曲导入:
1、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对,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
曲。
电视剧很多同学看过,那么你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吗?
2、你读的是什么版本的?
3、你了解“三国”的哪些人和事?
4、师:一提到“三国”,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跃跃欲试。
看
来对“三国”很感兴趣。
的确,《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中国智慧的书,值得我们一辈子去读。
有人说,精通《三国》可治国;
精通《三国》可成为军事家。
甚至连日本人也以三国之道,作为经商之道,从而取得成功。
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竟有如此魅力?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感受经典魅力”。
(看大屏幕)
二、知识闯关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许多《三国演义》中的人和事。
我想先考考
你们,看谁知道的多。
敢不敢接受挑战?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闯关”。
(大屏幕出示题目)
2、采用抢答、指名答等形式多样完成练习。
3、师小结过渡:同学们对三国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那么,
你们都是怎样读这部书的?
三:方法指导
1、师提示:拿来一本书,你首先看什么?
生:先看封面、出版社。
师:选自己所读的书目,原著为最好。
2、生:我还要看看这本书的作者及内容提要或作品导读。
师:《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你能介绍给大家吗?(生介绍)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答)
师小结:通过阅读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或作品导读,可以让我们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便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3、生:我还注意看“目录”、“小标题”。
师:“目录”或“小标题”是这一部分主要内容的概括,值得一看。
以上这几种看书的方法,我把它归为一类,称为“鸟瞰法”。
细心的读者总会运用这种“鸟瞰法”统览全书,为阅读正文做好铺垫。
4、对于《三国演义》的正文,你又采用什么方法来读的?
生:大体浏览、猜读、通读------
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那就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遇到不认识的字或猜读,或暂时跳过去,或把它画下来,不要回头看,重复看,一气呵成。
这就是“通读法”。
生:还可以作批注、借助字典、边读边想、请教别人、精读------ 师:出示大屏幕,师生共同总结读书方法:鸟瞰法、通读法、精读法。
5、师:好书不厌百回读。
要想欣赏到故事中的精彩片段,那就
要学会精读,仔细地品味。
其实不同的书在精读过程中,还要根据书的内容及写作手法,可采用不同的切入点来精读。
就《三国演义》而言,这本书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任务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因此,要读懂这部小说就要读懂故事,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读懂人物就要读懂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出示大屏幕)
下面就请同学们采用以上读书方法,沿着这条阅读思路,阅读欣赏第三十七回中的刘玄德三顾草庐。
四、采用读、划、品的方法,实践阅读。
同位之间可交流讨论后划出重点语句,并在旁边写批注
五、交流读书收获。
1、谁来介绍这一部分的故事情节?
2、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书:刘备、关羽、张飞、徐庶、崔周平、
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黄承彦(亲友团)
3、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这个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找
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刘备: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礼贤下士、屈尊求贤、胸怀大
志。
张飞:急性子、不耐烦。
诸葛亮:雄才大略
4、找出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烘托了诸葛亮的超凡脱俗。
谁能读一读卧龙岗的景色?(课件出示指名读)
六、深化读书方法,进行拓展训练
1、师:走进三国,走进人物,走进细节的读书方法,不仅让我们读懂了《三国演义》。
而且在今后阅读另一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2、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1)生:积累知识、拓宽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写作水平、学会做人-------
师:对,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注重积累的方法有哪些?
生:摘录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
师:这就是语言的积累,为我们学会表达做好了铺垫。
相信同学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七、拓展作业
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布置几个作业(课件出示)
1、摘录《三国演义》中的妙语佳句。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从《三国演义》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写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