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机械加工企业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确保生产设备满足产品实现过程加工能力需求,适宜产品质量特性实现的工艺要求,为生产提供系统保障服务,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生产设备的管理:从申购、选型、审批、采购和验收后交付使用,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规定的实施,直至设备报废注销每个环节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对设备配置、封存、报废处理的审批。

3.2 办公室对公司共用设备设施归口管理,配送中心对本部门生产设备设施归口管理。

3.3 各使用部门负责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养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执行实施设备管理的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

4 内容和要求
4.1 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的申请理由来自以下三方面:
a)生产部门因加工能力的不足,提出配置要求;
b)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使用年限结合设备现状和大修不能恢复其性能的综合分析,提出报废更新建议;
c)技术开发部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中工艺改进要求,提出配置适宜工艺需求的新设备或专用设备。

4.1.1 根据设备配置申请表中的申请理由,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设备进行选型,确定设备和技术参数及其性能,提出建议供方,报总经理批准。

4.1.2 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设备配置申请,与确定供方签订供求合同,并实施采购计划。

4.1.3 设备到位后,由设备室组织使用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拆箱验收,同时派人负责安装、调试和实用验收,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认可启用。

4.1.4 设备入库由归口管理部门开具入库单、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财务汇款报账,入库单同时注明使用部门、车间,设备编号以及该设备的摊销年限。

4.1.5 公司自制设备的验收依据:由品管部通过对该设备加工出来的产品零部件来验证确认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艺要求;由使用部门的实际操作来验证确认设备参数和加工能力要求;由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方案与实用验证确认安全防护要求,让相关方签字确认。

4.2 设备管理
4.2.1 归口管理主要职责
4.2.1.1 负责建立主要生产设备单独档案,与一般设备分类档案,使随机技术文件及时归档保存,记录该设备启用日期、启用价格、折旧年限、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及编号、使用部门与车间、管理与考核责任人等明细内容,以及日后使用全过程中遇到的迁移、调拨、检保、事故、易人、换件等大事记要,使设备全过程经历透明化。

4.2.1.2 负责建立公司生产设备资产台账及生产设备管理台账,两者差别如下:
1)资产台账:规定价值在2000元(含2000元)以上的公司统编资产设备,内容包括规定的统一编号、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出厂编号、启用日期、
使用部门及车间、折旧年限、启用价格等(见附页);
2)管理台账:包括资产设备在内的2000元以下的所有在用生产设备(包括租用设备),内容包括公司编号与部门编号、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出厂
编号、启用日期、使用部门及车间、折旧年限、启用价格,另增一级保养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和二级保养责任人等(见附页)。

4.2.1.3 负责制订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标准,并对使用部门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日常管理阶段性结果进行考评。

4.2.1.4 负责制订定期保养和检修计划,并对实施结果负责。

4.2.1.5 负责对设备封存、报废的建议工作,负责牵头对设备事故的调查工作及事后处理意见。

4.2.2 日常管理主要职责
4.2.2.1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由使用部门负责,以车间为基本单位,班组为管理单元,操作工为一级保养责任人,全面落实责任制。

4.2.2.2 大小设备的维护规定和各个项目的安全检查由操作工于班前班后班中具体执行,融会贯通于实际操作中,班组长进行互相监督,车间主任班中巡检,班前提醒,班后日清,设备管理人员周检考核和月终考评。

4.2.2.3 操作人员的配备,由行政部招聘有经验的符合相关条件的熟练工输送给使用部门,并在试用期间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行政部发证上岗。

4.2.2.4 操作人员的必备操作资格和基础条件是:应知应会设备操作的“三好要求”、“四会内容”和“五项纪律”,由使用部门组织培训考核,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监督发放相应的设备操作证。

4.2.3 设备的维护保养
4.2.3.1 日常维护保养
1)由设备操作工具体执行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2)由操作者对照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标准执行。

4.2.3.2 一级保养
1)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设备管理员为辅,在日常维护保养为基础上,增加整机清洁,局部调整间隙,检查各操纵机构并进行灵敏度与可靠性调
整,清洗过滤芯、油芯,检查各管路接头,适当更换已损件;
2)一级保养频度一般每月进行一次,由操作人员记录在《设备维护保养卡.日检卡》备注栏中,交设备管理员签认。

4.2.3.3 二级保养
1)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为辅,实施二级保养的具体内容;
2)二级保养包括局部检修,由设备管理部门按计划实施,实施前半个月,开具《设备保养检修通知单》给使用部门,以便做好保养前生产上的调整
准备工作;
3)二级保养一般一年进行一次,具体因实际情况与设备使用频度而定。

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按系统进行检查,按项目开机运行诊断,并作好系统检
查和诊断记录,为有效更换磨损件和检修计划的实施一步到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4)二级保养的目的:局部恢复与产品质量特性有关的精度,以期达到相关的工艺要求和生产加工能力。

4.2.3.4 项修与大修
1)项修和大修主要针对设备精度磨损严重或老化达不到工艺要求和生产能力,需要较大范围的解体修理,停机时间较长,投入财力、人力亦较大才
能恢复其精度和生产能力;
2)需要项修、大修的设备,由设备部门填写《临时大中修申请表》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2.3.5 临时维修
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现异常情况,操作工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报告上级联系设备维修人员,并填写《设备维修单》交设备维修人员实施检修工作,检修试车完毕由车间主任在《设备维修单》上验证确认后存档。

4.2.3.6 设备外修
本公司内部无能力进行的大中修项目,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外修方案和供方建议名单,填写《设备外修申报表》报总经理批准后,签订《设备维修协议书》,并实施外修计划,对过程进行监督和结果负责。

4.2.3.7 巡回检查及其任务
1)各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生产一线第一管理责任人,在生产线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一定要检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维护保养标准的实
施情况,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对屡教不改者要采取重罚并进行通报;
2)巡查中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设备管理员,待整改完毕验收确认后再使用,未整改前使用部门要做好临时安全措施,没有相应的措施不能使用;
3)设备管理员对以上车间维护保养管理方面的职责要进行有效监督,并实施巡视抽查,对违规操作不听劝阻者,发现隐患知情不报者要开具《项目
检查不合格项》,提出处罚建议,上报设备主管审批后责令处罚;
4)发生设备事故,车间主任要保护好现场,先送受伤人员去受医,同时报告行政部与设备主管部门和自己的上级,由设备部门会同组织相关人员进
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调查表》,报总经理审批处理。

4.2.3.8 设备的完好评审
由设备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每年度对公司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完好标准普查鉴定。

4.2.3.9 设备封存、报废处理
对于能力不能满足产品特性实现要求,大修后不能恢复其性能的生产设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认定,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填写《生产设备报废(封存)申请表》报总经理批准,由总经理作处理意见,设备部门按批准意见执行,报财务部在《固定资产设备台账》注销该设备,编号留空。

4.2.4 文件管理
设备管理所形成的记录由设备归口部门保存一年后交文档中心存档二年。

生产设备管理台账
普查日期:编审/日期:批准/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