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医疗急救B.氢氧化钠固体﹣食品干燥剂
C.盐酸﹣金属除锈D.二氧化碳﹣灭火
2 . 通过实验测得可乐、苏打水、食盐水、食醋的pH,图中表示苏打水的是()
A.A B.B C.C D.D
3 . 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随盐酸溶液体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A.B.
C.D.
二、填空题
4 . 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5 .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
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 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
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选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黏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
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肉松时闻到如头发燃烧的气味,点燃棉花时闻到如____ 燃烧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
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
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价。
6 . 某市学业水平考试中有三个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①食盐溶液的配制;②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③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考试的方式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试题,小科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带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桌前:
请回答:
(1)指出上图中仪器b 的名称_____________;
(2)有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科抽到的是第________个试题;
(3)以下是小科完成该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的1分,实验完毕后小科被扣了2分。
找出有错误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检查气
密性
B .
加入药品
C .
收集气体 D .
气体验满 E .
洗涤仪器
7 . 某科学实验小组欲测定NaOH 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 的含量时,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现象 一 取混合溶液100克,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二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 三 逐滴加入稀盐酸
无色
利用下列提供的资料和你所学知识,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步骤三中向混有Ba2CO3白色沉淀的NaOH 溶液中直接滴加稀盐酸,为什么不会使
Ba2CO3
与稀盐酸反应而影响实验结果,原因
是 。
资料:
1.沉淀物是处于晶体状态,晶体中的离子和分子都是固定在晶格中无法移动。
2.酸、碱溶液中溶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在溶液中处于高度分散状态。
3.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物之间接触机会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8 .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①②③④
物质醋酸高锰酸钾熟石灰纯碱
化学式CH3COOH KMnO4Ca(OH)2Na2CO3
(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写)
(2)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____来涂抹止痒。
(用序号填写)
①食醋(含醋酸)②熟石灰③纯碱
9 .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不同的酸具有____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10 . 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
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_____;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_____;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填序号)。
11 .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中含有_________种元素。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2 . 某学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HgO===2Hg+O2↑
B.KClO2KCl
+O2↑
C.C+O2CO2↑
D.2P2+5O2===2P2O2
其中的错误有如下几种,请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_______。
(3)“↑”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
(4)反应条件漏写的是_______。
13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D.碳酸氢钠E.水F.酒精G.石油H.煤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
(2)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4)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14 . 硫酸铵是常用的一种氮肥,现有一种硫酸铵化肥,为测定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在A、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 H4)2SO4+2NaOH=2NH3↑+2H2O+ Na2SO4 2NH3+H2SO4=(NH4)2SO4
(注:反应生成的NH3能被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吸收)
(1)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
(2)方案评价:根据右图实验设计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
四、简答题
15 . 如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张葡萄糖注射液标签,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请计算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多少?
16 . 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该工艺中循环使用的X为__(填化学式)。
17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导气管伸入瓶内部分与一个小气球紧密连接,玻璃导管C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
(1)装置的气密性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闭A、B的活塞,将广口瓶浸没在冰水中(室内温度为25 ℃),导管C的管口露出水面,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那么出现的现象是____。
请你再举出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
(2)让瓶内充满某种气体,先向广口瓶中滴加A中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球膨胀;再向广口瓶中滴加B中
的溶液,振荡广口瓶,气体又缩小,如此重复操作,气球可以反复膨胀和缩小。
则充入瓶内的气体可能是____(写化学式);分液漏斗A中可能是_____;分液漏斗B中可能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探究题
1、
四、简答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