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许经营课程设计论文论文题目:论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院别: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 : 连锁3111学生姓名 : 王幸学号 : 87311108指导教师 : 王占祥完稿日期: 2013.06目录1.摘要: (4)2.关键字: (4)3.名人名言: (4)4.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 (5)4.1特许经营的概念: (5)4.2特许经营的发展史及现状: (5)5.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6)5.1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6)5.1.1萌芽阶段:1984~1993年 (7)5.1.2起步阶段:1993~1996年 (7)5.1.3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5年 (8)5.1.4规范与调整阶段:2005~2007年 (8)5.1.5稳定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 (8)5.2特许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 (8)6. 我国特许经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9)6.1特许经营规模问题。
(9)6.2特许连锁经营规范化问题。
(9)6.3特许连锁经营发展速度与效益问题。
(9)6.4特许经营人才的严重匮乏。
(10)6.5特许经营国际化对我国的影响。
(10)7.参考文献: (10)课程设计论文成绩报告单论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论文题目:论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院别: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连锁3111学生姓名: 王幸学号 : 87311108指导教师:王占祥1.摘要:为了更加精确的定位我国的特许经营,使我国的特许经营在国际上能更好地发展。
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了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关键字:特许经营、发展前景、特许经营未来发展趋势、特许经营规模化、特许经营规范化、特许经营人才、特许经营国际化。
3.名人名言:个人独立开店,成功率只有20%左右;加盟著名连锁体系,成功率高达80%。
—李幸模特许经营是至今最为成功的营销观念。
——约翰-拉斯比特许经营被认为是继百货商店、超市之后的第三次商业领域中的革命。
“特许经营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商业模式。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4.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4.1特许经营的概念: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合同规定,在特许人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的费用。
很显然特许经营是一种经营技巧、业务形式的许可,是一种软件技术即知识产权的授予,它不受资金、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在同一时间可发展多家和在任何有消费者群的地域发展,并以低成本小风险的特征迅速扩张。
4.2特许经营的发展史及现状:中国特许连锁经营,追溯历史,早在二、三十年代,旧中国的工商企业,就有以品牌和商号为基础,在各地发展的分号,如亨得利、宝元通、盛锡福、秋林公司等,不过那时还没有象现在的特许经营那样规范和现代化。
但至少可以说,有特许经营的雏形。
真正起步是从八十年代中期,肯德基以及国外的著名服装品牌,率先以特许经营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自此,特许经营同连锁经营的直营、加盟连锁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虽然我国发展特许经营,起步较晚,又有一些制约因素和不利条件。
但其发展前景是看好的,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是有利条件的。
到2008年底,我国的特许经营体系达到3500个,加盟店的总数有30万个以上,覆盖的行业和业态超过了60个,特许直接或者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2400万个。
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内连锁是以直营连锁起步,直营连锁的实践,为特许连锁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
国有商业资本将从商业、服务业中逐步退出,这为个体、私营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服务消费已成为新热点,服务市场呈现巨大消费潜力,这是特许经营发展的巨大市场;五有国家的鼓励,从政策、法律的支持。
从国际连锁业的发展来看,当直营连锁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自身品牌及成型的管理软件后,一般都转向以特许经营为主拓展市场。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特许经营是在更大范围内吸纳社会资本,实现低成本扩展经营规模的一种方式,尤其对中小企业发展更具吸引力。
因此,特许经营必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连锁经营形式。
中外特许经营品牌店数规模比较:5.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特许经营发展提供巨大发展空间2.特许经营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将不断提升3.我国的政策环境为特许经营提供发展机遇4.将有更多的连锁企业采取特许经营进行发展5.科学技术促进特许经营的发展5.1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阶段:5.1.1萌芽阶段:1984~1993年随着皮尔〃卡丹、麦当劳、肯德基等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开始了特许经营的萌芽,但此时中国的特许市场只是少数几个外资特许经营盟主的天下,而且1987年肯德基等国际特许经营企业率先涉足中国时,往往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阶段,中国对特许经营这种模式并不了解,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普遍采取联营、技术输出、品牌输出发展分店。
5.1.2起步阶段:1993~1996年随着国际品牌潜移默化的示范影响,一些有眼光、敢于探索的本土企业开始尝试用特许经营来实现快速扩张,并取得一定成绩。
例如:1993年李宁在全国率先以特许经营方式发展营销网络,使李宁公司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短短两年在全国发展了上千家特许经营店,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也成为特许经营在中国创造的第一个神话。
同年,全聚德成为中国老字号企业借助特许经营恢复企业活力的代表,这一时期的特许经营形式以单店特许为主,大多数企业对特许经营模式还处于了解、学习和观望阶段。
5.1.3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5年1997年,当时的国内贸易部颁布《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特许经营开始在国内普及。
1999年,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举办的中国特许展为标志,中国特许经营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03年年底,全国特许体系总数达到1990个,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特许经营体系最多的国家。
2005年年底,特许经营体系达到2320个,这一时期,特许经营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对特许经营认识不够全面、特许经营体系不成熟经常能看到“千店千面”的现象;不少投机分子制造一起又一起特许经营招商骗局,一些国际品牌主要以直营店的形式发展,对特许经营采取谨慎态度。
5.1.4规范与调整阶段:2005~2007年2007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明确了特许经营的准入资格,确立了特许经营备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了我国特许经营的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履行加入WTO后开放特许经营的承诺,国际品牌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已经进入的国际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加快了我国特许经营步伐,而本土的特许经营企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狂热发展后,开始了对特许经营的反思和调整,发展步伐放缓,开始注重内功的修炼,甚至回归直营,例如小肥羊火锅店,将1999年加盟政策“以加盟为主,重点直营”,在2003年初调整为以“直营为主,规范加盟”,并做出暂停加盟业务的决定。
从2003年至2007年4月,对加盟市场进行大规模整治。
5.1.5稳定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随着特许经营法制建设的完善,特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从2008年开始,走向稳定。
这一时期表现为:特许经营的发展计划更加理性和务实,开始注重发展速度与运营质量的平衡;如家酒店、“味千”拉面、全聚德、小肥羊等特许经营企业先后在境内上市,推动了特许经营的发展;特许店的增长速度放缓,直营店增长速度提高;特许经营向更多的行业渗透,各种新兴技术等在特许经营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5.2特许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1亚洲特许经营的崛起2.特许经营成为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重要推进力量3.特许经营与其他商业模式融合4.特许经营模式实践能力得到继续加强6. 我国特许经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6.1特许经营规模问题。
连锁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在于通过提高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
几年来我国连锁企业数量扩张速度不慢,但各家连锁企业的店铺开发很不均衡,许多连锁企业店铺规模达不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亏点(14家以上)。
现在我国连锁经营的规模小,全国平均一个连锁企业拥有店铺只有14个,不少连锁企业只有三、四家店铺。
有资料表明,香港有五六百万人口,只有四五家超市连锁公司控制连锁网点1000多家,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店铺数200多个。
而国内的情况则非如此,以广州为例,全市25家连锁企业,平均店铺数人6个。
据统计,目前全国销售额超过亿元的连锁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5%,形成了各连锁公司各开各的店铺,各家都难以发展更多的店铺,连锁店遍地开花却都难以形成应有规模的局面。
6.2特许连锁经营规范化问题。
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不规范。
近几年,在政策优惠、媒体炒作等诱导下,存在着一哄而上的情况。
发展连锁经营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的。
二是运作不规范。
连锁企业网点开发、市场定位、经营范围必须根据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确定,目前出现的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超同等现象。
三是管理不规范。
根据国际惯例,连锁经营的统一配送率要达到80%以上,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连锁企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比例只有30%-60%。
在诸多连锁店中表面连锁而实质仍是单店操作、各自为政。
有些店只是统一了店名、服装、标识,而连锁的核心:统一采购和配送至今未完成,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6.3特许连锁经营发展速度与效益问题。
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一些较成熟的连锁企业,尤其是餐饮业和时装专业店发展速度加快,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天津“狗不理”包子店、北京“皮尔〃卡丹”时装公司等,都采取了特许经营方式,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采取特许经营方式开发分店,以扩大规模。
但是,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张应该是以效益的扩张为前提,是通过规模大而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增加收益的经济模式。
因此,企业的店销数量多并不完全和效益划等号,如果出现随着规模的扩张而效益下降的现象就是规模不经济,甚至会出现亏损、倒闭,如北京的红苹果的倒闭,除了管理上的原因外,主要是没有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盲目提出了要在一个短期内发展100家连锁店,最终导致资金不足,不能支付供货商货款而倒闭。
6.4特许经营人才的严重匮乏。
人才是特许经营的灵魂,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是没有一些人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技术,是不能办好特许经营的。
从事特许经营的人才应该是懂得知识产权、商业管理以及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
企业可以在内部自己培养人才,也可以和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储备基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智力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