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四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四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1.有机物中的铵根在强热和催化剂及浓H2SO4作 用下,消化生成(NH4)2SO4,反应式为:
2NH2+H2S04+2H+=(NH4)2S04
(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仪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 NH3,收集于H3BO3 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蒸馏
NaOH、H2O注入管口,用橡胶管套如后分别置于 NaOH、H2O盛器桶内,加液时按面板上相应开关, 液体经电磁泵自动流入消化管内,注入毫升数视 标尺所注位置而定。
蒸馏过程: (1)观察蒸发炉内水位,不能超过不锈钢电 极(如果超过,要先排完水)。
(2)关掉排水阀,打开加热电源,打开冷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来水开关),打开绿色蒸汽开关(只需 打开任意一组),然后,观察电流表;等电流 表升到4A左右,关掉蒸汽开关。待其回到0A后 再打开蒸汽开关。电流升到4A后再关掉,这样 反复开关(0-10)左右直到蒸汽从塑料管内喷 出,让其喷半分钟左右,关掉蒸汽开关,仪器 进入正常的待机状态。
测定范围:含氮在0.1~200mg 测定品种:粮食、饲料、食品、乳制品、饮料、 土壤、水、药物、沉淀物和化学品等。
加入硫酸钾的作用为增加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 催化剂,硫酸铜在蒸馏时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 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如果没有溴 甲酚绿,可单独使用0.1%甲基红乙醇溶液。
【结果及计算】
按下列式子计算蛋白含量:
蛋白质X %= (V1 V2 ) N 0.014 F 100 m
式中: X—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V1—样品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0.014—1N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m—样品的质量(体积),g(ml); F—蛋白质系数,按16%计算乘以6.25即为蛋白质。
(3)250ml三角接收瓶中加入2% H3BO3 50ml和 2~3滴混合指示剂,将接收瓶套在蒸馏器的接收
管上,并且让管口浸没在H3BO3溶液中。
(4)把需要蒸馏的消化管固定在蒸馏器托物架 上,然后按面板上NaOH、H2O开关,分别向消 化管注入蒸馏水(10ml左右)及NaOH溶液(硫 酸用量的5倍,约100ml),然后开启蒸汽开关, 向试管内注入蒸汽、进行蒸馏。
实验一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
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 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 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 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 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 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1.样品消化
称取适量样品(约相当氮30mg~40mg),移入 干燥的消化管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 20ml浓硫酸,置于消化炉上小心加热, 待内容物 全部炭化,泡沫完全消失后,加大火力,并保持 管内液体内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 再继续0.5h~1h。取下放冷待蒸馏用。
(建议:消化炉温控时间及温度:1阶段选择 温度范围280℃左右,时间为20分钟左右; 2阶段 选择温度范围450℃左右,待颜色变蓝绿色后继续 加热0.5h~1h。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l消耗的 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 蛋白质的含量,反应式为: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操作步骤】
基本步骤如下:取样→消化→蒸馏→滴定→计算
【目的】
了解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意 义及应用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 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 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 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 据酸的消耗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 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待接收瓶内液面高于150ml时将接收瓶下移, 使接收管离开液面、用少量H2O冲洗出气口,继 续蒸馏半分钟,然后取下接收瓶,待滴定用。
甲基红乙醇溶液和溴甲酚绿乙醇配溶液指 示剂,颜色由酒红色变成绿色。
3. 滴定
用0.05mol/LHCl滴定接收瓶内的溶液,滴定至 (暗)灰色时为止,记下消耗HCL的毫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