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100200113 罗雅尹一、香港金融业
香港金融业是以汇丰集团、中银集团及外资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国际租赁市场等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和运行相结合,离岸业务与境内业务一体化组成的香港经济部门。

二、香港国际银行的基本情况
香港银行业历史悠久,20世纪60~70年代后大幅度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中心之一。

香港是国际性银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近70家在香港开展业务。

截至2010年7月16日为止,香港共有196家认可银行机构以及70家代表办事处。

香港作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基于市场透明度高、对金融机构披露要求严格和审慎监管。

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

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下,香港银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门槛有所降低。

从2009年7月开始,香港银行获准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业界数据
资料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数据月报》、香港政府统计处《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
服务提供者
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三类银行机构组成。

这些银行机构均获授权接受公众存款。

三级银行机构按不同的规定营运,只有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才可称为银行。

截至2010年7月16日,全港共有146家持牌银行、23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27家接受存款公司。

这些认可机构共经营约1,388家分行,组成庞大网络。

此外,还有70家海外银行在香港设立代表办事处。

服务范围
银行是亚洲区内筹集资金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香港银行业的重要性不单可从其庞大规模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其在区内所处的地位举足轻重。

香港的完善银行体系,令其服务可远远超出香港本土,发挥重要作用。

很多香港银行亦于亚洲其他地区如中国内地营运。

截至2010年6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资产达2,56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七。

同期,香港人均外汇储备资产约36,500美元。

根据伦敦金融城于2010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名列第三位,紧随伦敦及纽约之后。

香港人民币业务
另一方面,由2004年初起,香港银行获准在香港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人民币存款、汇款、兑换及人民币银行卡等。

本港的人民币存款由2004年的120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0年7月底的1,004亿元人民币,共有77家持牌银行在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

香港于2007年6月推出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以支援人民币业务扩展。

而该系统于2009年每日平均处理509宗交易,总值3.88亿元人民币。

境内外及海外机构经批准可于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国家开发银行率先于2007年7月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票面年利率3厘,年期两年,总值50亿元人民币。

内地亦准许香港银行的内地分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香港汇丰银行率先于2009年6月在香港发行10亿元人民币债券,主要销售对象为机构投资者。

截至2010年8月底,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共有14批,总值400亿元人民币,发行机构包括两家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的分行、国家财政部、合和公路基建有限公司等非金融机构,以及麦当劳(McDonald)等跨国企业。

随着中信银行国际(CBI)率先发行离岸人民币存款证,市场上的人民币存款证数量有增无减,发行银行计有香港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及德意志银行。

自2009年7月起,香港银行获准为其客户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这项安排可减少汇兑风险及交易成本。

香港银行亦可把人民币服务范围由个人客户扩展至企业客户。

服务输出
香港银行业属高度外向型。

2008年投资银行服务输出总值达9.65亿港元,较2007年的9.34亿港元上升3%。

中国内地是香港银行服务最大的输出市场。

现况
目前,香港银行业主要有以下阵营:
1.汇丰集团(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恒生银行)
2.中银集团(中银香港、集友银行及南洋商业银行)
3.渣打银行
4.东亚银行
5.香港星展银行
国际地位
植根于香港的汇丰现在是跨国性银行集团,亚洲区不少业务均以香港为总部,福布斯杂志公布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汇丰膺排行榜首位。

而截止2007年12月,恒生银行则为本地最大上市注册银行,及全球第48大上市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