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讨论:
1.你想过“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 是这样一个人 ?我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 问题吗 ?
2. 有人形容那些虽已成人,但事事都要他 人依着自己பைடு நூலகம்意念去做的人为还没有长大的人, 这种形容合适吗 ?为什么?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第三节 活动与体验
? 行动目标过高,对困难估计不足。
自我评价偏低——自卑
? 言语和行为迟滞 ? 对批评敏感 ? 渴望奉承或赞扬 ?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 多有防御行为 ? 易有敌对行为 ? 矫饰优越倾向
小小漫画
正确认识自我认知
? 学会调整认知结构——既要自知,又要知人;既要自尊,又 要尊重别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 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 立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 我们不妨自己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用尽量多的形容 词描述自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此基础上, 进行第二步,他观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 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 将其归类。你描述的维度越多,你越会找到比较正 确的自我。
气质、兴趣、能力、 优雅、敏感、 行为符合社会规
记忆、思维等特点的 迟钝、感情丰 范,要求智慧与
认识。
富、细腻
能力的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四、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
(一)艾里克森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 理论
婴儿时期:信任——不信任(0~1岁); 婴儿后期:自主——羞怯、疑虑(1~3岁); 幼儿期: 主动——内疚(4~6岁); 儿童期: 勤奋——自卑(6~11岁); 青年期: 同一——混乱(12~20岁); 成人前期:亲密——孤独(20~24岁); 成人中期:繁殖——停滞(25~60岁); 成人后期:自我整合——悲观失望(60岁以上);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 3.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5.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
? 自我肯定 ? 自我否定 ? 自我冲突
妹妹的好哥哥。 ? 在同学眼中:我是一个大方、乐于助人、受人尊敬、好人缘、有些懒散、追求自由的人。 ? 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默默无闻、成绩优秀、自律、品学兼优的学生。 ? 在恋人眼中:我是一个懂得爱、有责任感、守时守信、有幽默感、坚强 的好男人。
实例:一位大二学生的自我描述
这是一个学生的自我描述,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当 自己将这些描述清晰地整理出来时,你可以与你的同学与 家人、朋友、恋人沟通,听取他们对你自己评价的认同度, 这也是自我过滤的过程。先将自己的优点列出,并得到大 家的认同,再写出自己的弱点,请大家帮助分析,这些澄 清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适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客观的自我评价 (三)积极的自我提升 (四)关注自我成长
自我评价偏高——自大
? 高估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易固执己见 和偏执。
? 自尊心过强,极关心自我形象,渴望 表现自己,对自尊的情感反应强烈。
? 对他人易责备求全,观察问题易简单 化。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调适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一)时间上的“延缓偿付期” (二)空间上的“自主性”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调适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四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培养
我只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法]拿破仑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思考:
? 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 你认为你在别人眼里是怎样的人? ? 你满意自己的现状么? ? 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你怎样改变现状成为自己期望的那种人?
通俗地说,这些都叫“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 四、自我意识的结构 四、自我意识的理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意识
自我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是意识的核心
部分,就是对“ 自我的认知 ”,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 的认知。它包含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 和自我控制。如 果再进一步简化,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 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 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实例:一位大二学生的自我描述
? 我是一个内向、坚强、上进、自信、有理想、懂事、好学、乐于助人、嫉恶如仇、争强好胜、渴望 成功与优秀、有一点自私、妒忌心强、自制力弱、说些小谎的大学男生。
? 在父母眼中:我是一个懂事、有些害羞、不用父母操心、上进的、不乱花钱、有些懒惰的大男孩。 ? 在兄弟姐妹眼中(只有一个妹妹):我是妹妹心中可以依靠与信赖的大哥,是一个诚实守信、爱护
英俊、漂亮、 追求身体的外表、 有吸引力、迷 物质欲望的满足, 人、自我悦纳。 维持家庭的利益
等。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自尊、自信、 角色、性别、义务、 自爱、自豪、 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卑、自怜、
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 与他人竞争,争 取得到他人的好 感等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有能力、聪明、 追求信仰,注意
(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五个方面的功能: 1.决定行为的选择性和持续性。 2.决定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人的情绪。 4.影响学习活动。 5.影响行为表现。
对人的未来发展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既左右着个人当下对任务的选择、动机和 表现,也影响着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健康水平;既是行动的 动力系统,又决定了个人的感受和快乐满足的程度(班杜 拉,1986)。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决定个体行为的持续性与目标性 (二)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三)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是猫还是虎?
镜还 子是 的自 问我 题意 还识 是的
作 用
三、自我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控制
对自己身体、外貌、 衣着、风度、家属、 所有物等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