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讲解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讲解
1.古希腊 的历史与文化简介
(1)古希腊的历史
A.爱琴文化时代: B.荷马时代:
B.C.20—B.C.12世纪 B.C.11—B.C.9世纪
C.早期希腊文化时代: B.C.8—B.C.6世纪。希腊城邦形成时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典时代:
B.C.6世纪末—B.C.4世纪初
是古希腊各城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
----训练始于儿童出生。 作法:作为母亲的妇女,会用烈酒为其婴儿洗澡; 不用衣物包裹婴儿。
(二)古罗马的幼儿教育 1.罗马的历史 历史分期--
王政时代 公元前753年--公元前509年 共和时代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
帝国时代 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
2.古罗马的幼儿教育特色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幼儿教育思想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 出生于雅典。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名著 《理想国》。
1、论教育的意义
理想国:三个阶级构成的国家。金质的理性 发达的奴隶主 ,银质的意志刚强的军人或中下 层统治者 ,铜铁质的情感在灵魂占主要分量的 手艺人、农民等劳动者。
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希腊、罗马幼儿教育的概况和特点
(一)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二)古罗马的幼儿教育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幼儿教育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的幼儿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古代希腊、罗马幼儿教育的概况和特点
思考:文明古国有哪几个?
说法:
教育是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为此, 柏拉图要求国家控制教育,甚至提出取消家 庭教育,实行儿童公育。可以看出斯巴达教 育制度对他的影响。
2、论教育目的
柏拉图确定教育最高目的,就是要培养哲学家 和军人。使他们能够接近于“理念”世界,认识 最高主宰――永恒真理。
围绕“哲学王”的教育问题,他构建了一个庞 大的教育体系,幼儿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处于基础 地位。在具体的教育组织以及教育内容、方法上, 柏拉图更多吸取了雅典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历史书)---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代中国 古印度
五大文明发源地(世界各国历史书)----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公元前4000年左右
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3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2500年左右
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希腊爱琴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
(一)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在幼儿教养上,父亲在家庭中有着绝对权威。 初生婴儿留存由父亲决定. 母亲顺应父亲的意志,一 般主要由母亲直接负责养育子女。
第四表 家长权
一、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 二、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
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 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 三、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 解放。 四、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 五、婴儿自父死后十个月内出生的,推定其为婚生子女。
雅典在工商业方面发达,并建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资料
E.希腊化时期:
B.C.4世纪末—B.C.1世纪。
最初(公元前338年)被马其顿征服
最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所灭
(2)希腊文化的成就与历史地位
突出的成就:哲学、文学(主要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戏剧、 体育、建筑、雕刻、天文学、数学等。
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最早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整个西 方文化的摇篮.
1)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具有父权特色。
在家庭形成的过程中,突出“父权”的家长制家 庭,在氏族社会中逐渐形成,是社会的一个古老的 组织形式。早期罗马还保留着相当多的氏族社会生 活的残余,也沿袭了氏族社会承袭下来的家长制。
公元前5世纪(共和时代),罗马制定了第一部 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在《十二铜表法》的家 庭法中给予家长,主要是父亲,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 权力。
--富裕人家的子弟常雇佣“教仆”负责。
(2) 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
----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国家的善战的军人,特征是军事 体育训练和性格教育。
----儿童仍属国家即城邦所有,国家控制着所有儿童的养育教育权。 家庭不具有独立的教育功能。
----孩子一出生就受到国家长老的检视。体质弱者被丢弃,检视合 格者交给其父母“代替”国家抚养。
2)帝国时期 ,公元1世纪之后基督教兴起,其教义对儿童观 和幼儿的教养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 依据基督教义, 新生婴儿被认为是具有灵魂的 人,谴责杀婴 。起到改变杀婴、弃婴陋习的作用。促进 基督教人士兴办慈善福利机构。公元400年,罗马建立历 史上最早的名为“乡村之家”的慈善机构,收容孤儿。
另一方面,依据基督教经典《圣经》 ,儿童是带着原始 的罪恶来到人世的,因此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经苦难生 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教育中禁欲,抑制 儿童喜爱玩耍、游戏、娱乐的愿望,采取严厉措施,原罪 论和赎罪论 ,使体罚是儿童教育中 不可缺少的手段。
鸟瞰雅典卫城
古代奥运会的 雅典万神之首宙斯
起源
的居所
《雅典学园》描绘古
希腊哲学家们在一起 探讨哲学问题
2. 雅典、斯巴达的幼儿教育 (1)雅典幼儿教育的特点
-- 和谐教育”,追求把儿童培养成为集道德、智慧、
健康、美感诸品质于一身的公民。 (这一理念涵盖到幼儿教育)
-- 家庭担负7岁以前儿童的教育。
( 二)亚里士多德的幼儿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 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散 见于《伦理学》和《政治学》等著作中。
1 、灵魂学说
灵魂学说认为,人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 灵魂有理性、非理性之分。理性灵魂是灵魂中较 高级的部分,发挥思维、推理、判断的功能 。非 理性灵魂,又称作动物的灵魂,是灵魂的中级部 分。以才能、情感、欲望、冲动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人的身体上还有最低级的灵魂,主要表现在人 的身体的生长和发育方面,亚里士多德称之为 “植物的灵魂”。三者出现的次序不一致,越早 出现的部分,越是低级,后表现的部分正好相反, 因而越高级。
3、论教育内容
要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有音乐、歌唱等活 动。
故事的内容对儿童道德的影响很大,好的故事 能激发儿童的坚毅、快活和勇敢的心情,这是未 来的执政者和军人所应具备的,因此,对故事的 内容要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删去。
游戏,不仅要组织儿童游戏,而且对游戏的内容 方式要安排好,应符合法律精神,否则会危及国 家的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