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 定义与命题

11.1 定义与命题

5.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会辨别真命题和假命题。

3.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一.自主预习课本P114—116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

二.,通过预习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请思考下列问题:
1.定义与命题的区别与联系。

2.对于一些条件和结论不分明的命题,怎样用最快的办法找出它的条件和结论。

3.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如何正确的列举一个反例。

三.巩固练习
1.表示的语句叫做命题。

这是命题的(定义)。

2.命题由和两部分组成。

3.命题分为和,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反例,使它具备命题的,而不具备命题的就可以了。

4.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A.过点A作直线MN的垂线。

B.正数都大于负数吗?
C . 你必须完成作业。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
6.把命题“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一般形式。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内错角相等。

D 直角都相等。

四.学习小结:(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钝角的补角是锐角。

(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2.将下面的语句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等角的补角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是0。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商等于1。

3.命题“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的题设部分是
结论部分是
4.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题设部分是,结论部分是,这
个命题是命题。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2、课外探究:某校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了一次
羽毛球比赛,评委甲、乙、丙对有实力的A、B、C、D四位老师的
排名情况作出预测:
甲:A第一,B第三。

乙:C第一,D第四。

丙:D第二,A第三。

比赛结束后,三个评委都没有猜中,但都猜中了一半,那么到底A、B、
C、D四位老师的排名情况如何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