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万方数据第7期王建西,等: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915劳进一步研究方向[5】.Ringsberg利用Coffin-Manson公式和SWT公式进行了疲劳裂纹的预测分析[1].金学松等人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6].影响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轮载和摩擦系数.分析这些主要因素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规律,将有助于研究剥离掉块和断轨产生原因,有助于确定预防性钢轨打磨的打磨参数.同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微裂纹会闭合,提高钢轨的抗疲劳性能.而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还少见有文献分析过.本文通过对钢轨轨头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分析了影响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减缓滚动接触疲劳的养护维修合理方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裂纹萌生阶段和扩展阶段.根据试验和工程实际,把钢轨中出现0.5mm裂纹时的疲劳寿命视为裂纹萌生寿命.1钢轨应力应变分析模型轮轨接触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斑的大小按Hertz理论计算,忽略了轮轨接触时塑性变形对接触压力和接触斑的影响.轮轨接触面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和转动使钢轨又承受了纵向力作用.假定轮轨接触斑处于全滑动状态,根据库仑摩擦定理:纵向力和法向接触压力成正比,这样纵向力分布可以通过法向接触压力计算.为了反映群载作用下轮载之间的相互影响,先建立多跨连续梁模型,计算出前后两辆车相邻的2个转向架中最不利轮位处的位移钆和转角9;然后,利用子模型技术取最不利轮位所处的一跨钢轨建立子模型,把在连续梁模型中计算的位移和转角加到子模型两端面上,进行弹塑性状态下钢轨应力~应变计算.图1给出了轮轨接触子模型有限元网格.在轨枕支承点用弹簧模拟垫板、道床和路基的弹性支承.由于塑性变形主要产生在接触斑附近,为了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将接触斑附近一定范围的轨头进行细划分网格.在该模型中采用非线性各向同性随动硬化模型来描述塑性状态下应力一应变的关系[7].图1轮轨接触子模型有限元网格Fig.1Finiteelementmeshforsubmodel2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2.1I临界平面法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其中,临界平面法是基于裂纹产生和扩展的物理观察基础上的,有很大优越性.但对于临界平面法中选何种物理量作为疲劳参量人们认识并不一致.Jang等提出了基于应变能的疲劳参数风[8]n=<仃。

>△e/2+JArA)'(1)式中:<>为MacCauley括号,<盯。

>=0.5(Io。

I+盯。

);盯。

为裂纹面上的最大正应力;△e为裂纹面上正应变幅值;Ar和△y分别为裂纹面上剪应力幅值和剪应变幅值;J为材料参数.把R一值所在的平面定义为临界面,也就是临界平面,是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平面.这种方法考虑了平均应力对裂纹萌生寿命影响,把裂纹产生(临界平面上剪应力(应变))和扩展(正应力(应变))的物理量通过能量的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文献L93指出,尽管观察到裂纹在最大拉应力面上出现,但张拉型裂纹萌生寿命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相差比较大,剪切型裂纹萌生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应力分析表明,接触斑内多处于受压状态,裂纹萌生更多地是由于剪应力和剪应变所引起的.因此,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公式为,,!、2B。

=半(2Nf)26+r:y:(2NO¨。

(2)U式中:r:为疲劳强度系数;y;为疲劳延性系数;b为疲劳强度指数;c为疲劳延性指数;G为剪切模量;Ⅳf为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即轮载作用次数.2.2静水压力影响系数 万方数据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拉应力会促使晶间变形、加速晶界破坏;而压应力能阻止或减小晶间变形,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大,晶间变形越困难,从而提高了金属的塑性[10].在压应力作用下微裂纹闭合,而拉应力作用下会促使微裂纹扩展.文献[11]指出,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微裂纹的闭合又能导致材料刚度的部分恢复,也就是单元体的减小有利于单元体强度的提高.在轮轨滚动接触中,接触斑内静水压力很大,提高了钢轨的塑性,提高了抗疲劳能力.因此,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中应考虑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式(2)是基于应变能疲劳伤损公式.现代伤损力学研究也表明应变能密度释放率是控制伤损现象的主要变量.因此,从应变能角度分析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物体内弹性总比能为W2laijdeij=lsijdeij+艿{f:艿订Iahdeh2丢(串俨莳+鼍芦n2)㈣iIT5牙:s莳+—r“‘J(3)式中:盯百,£订分别为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3舀,%分别为应力偏张量分量和应变偏张量分量;crh,£n分别为静水压力和体积应变;占西为微分算子;7为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vonMises当量应力口。

为,气、1/2deq=(吾s百:Sij)(4)则弹性总比能为Ⅳ=与≯[1+等等(三)2](5)由上面分析知,静水压力越大,单元体体积越小,晶间变形越困难,从而提高了金属塑性,这样相当于静水压力做负功,使单元体能量减少;反之亦然.这样把弹性总比能修改为Ⅳ=%≯[1+等等彘](6)定义静水压力影响系数仇为”(1+等等彘)1胆∽由上面分析可知,静水压力主要影响塑性部分,则含静水压力影响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公式为B。

=∑箸(2ND26+9hr:y;(2Nf)¨。

(8)3结果与讨论以U71Mn60kg.m。

1钢轨和LM型车轮踏面为例,分析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因素.U71Mn钢材料参数采用文献[-121试验数据,材料疲劳参数根据文献[1].表1为U71Mn钢材料性能,晚2为屈服强度.表1U7llVln钢材料性能JIIab.1MechanicalpropertiesforrailsteelU7lMn参数E/GPay0"0.2/MPad/MParl/%b数值2150.29484.546815.45—0.089—0.5593.1静水压力影响在接触压力作用下,接触斑内钢轨承受很大的压应力.图2为(在轮载为78.4kN,摩擦系数为0.3,列车行驶方向沿z轴正向)纵断面最大主应力的应力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接触斑下方都是处于三向压缩的应力状态,只有在接触斑的后缘有部分拉应力区,但由于已经不在接触斑内,应力值比较小.在三向压缩的应力状态下,静水压力使微裂纹闭合,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因此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计算中应考虑静水压力的影响.图2最大主应力图Fig.2Majorprincipalstress图3为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轮载增加,静水压力成增加的趋势,但不是单调递增;图3b是考虑静水压力影响后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与没有考虑静水压力影响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两者的比较.图中,P0为最大接触应力;产为摩擦系数;Nr和N:分别为考虑静水压力和没有考虑静水压力影响后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从整体来看,随着轮载值的增加,静水压力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在增大.对比图3中a,b,可以看出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改变量变化趋势与静水压力的变化趋势一致,即静水压力越大,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越大,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改变量就越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影响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作者:王建西, 许玉德, 王志臣, WANG Jianxi, XU Yude, WANG Zhichen作者单位:王建西,许玉德,WANG Jianxi,XU Yude(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王志臣,WANG Zhichen(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刊名: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2009,37(7)1.Ringsberg J W;Loo Morrey M;Josefson B L Prediction of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for rolling contact fatigue[外文期刊] 2000(03)2.刘学文;邹定强;邢丽贤钢轨踏面斜裂纹伤损原因及对策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 2004(02)3.王志平重载快速大运量区段P60钢轨鱼鳞伤和剥离掉块的研究[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04)4.Kapoor K A re-evaluation of the life to rupture of ductile metals by cyclic plastic strain1994(02)5.史密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的进一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 2002(03)6.金学松;张继业;温泽峰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现象分析[期刊论文]-机械强度 2002(02)7.Dunne F;Petrinic 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plasticity 20058.JIANG Yanyao;Sehitoglu H A model for rolling contact failure[外文期刊] 1999(01)9.JIANG Yanyao A fatigue criterion for gengeral multiaxial loading 2000(01)10.徐洲;姚寿山材料加工原理 200311.李夕兵;左宇军;马春德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破坏的应变能密度准则及突变理论分析[期刊论文]-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6)12.KANG Guozheng;GAO Qing Uniaxial and non-proportionally multiaxial ratchetting of U71Mn rail steel: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外文期刊] 2002(12)1.石嵘.范志毅.何越磊.Shi Rong.Fan Zhiyi.He Yuelei P60钢轨鱼鳞伤萌生寿命[期刊论文]-中国工程科学2008,10(8)2.莫善军.曾伟道.江捷.梁栋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钢轨伤损状况评价方法研究[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31(10)3.王建西.许玉德.肖伟.Wang Jianxi.Xu Yude.Xiao Wei钢轨材质参数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影响的敏感性分析[期刊论文]-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22(1)4.习年生.周清跃钢轨的疲劳重伤率分布规律与疲劳寿命预测[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2004,25(5)本文链接:/Periodical_tjdxxb200907013.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