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校心理辅导论文姓名:学号:**********成绩:儿童学习障碍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概述了学习障碍的概念、流行学病程、分类、症状、成因、诊断标准和干预技术,并阐述了自己对学习障碍的干预方法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学习障碍;学习障碍干预意见;文献综述1 学习障碍的概念学习障碍一词是由英文learningdisability(简称LD)翻译而来的。
学术界对他最早的界定是美国特殊教育加柯克提出的学习无能的概念。
但是对学习障碍的定义一直未统一,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各界关于学习障碍的定义:,1.1 美国公法94-142的定义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语文的心理历程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异常,以致在听讲、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拼字或演算等方面显现能力不足的现象。
学习障碍包括知觉障碍、脑伤、轻微脑功能失常、失读症及发展性失语症等状况,但不包括基本上由视觉、听觉动作异常或智能障碍、情绪困扰或环境、文化、经济地位不利等因素所导致学习困难的儿童。
[14]1.2 美国学习障碍全国联合委员会的定义学习障碍是一个概括的名词,指的是在倾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或数字能力的学得与使用具有明显困难的异质障碍团体。
学习障碍是个人内在因素,推测是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所致,它可能出现于一生中的各阶段。
学习障碍可能具有自我调试行为、社会知觉及社会互动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本身都不会导致学习障碍。
虽然学习障碍可能同时具有其他的障碍情况(例如,感官缺陷、智能障碍、严重的情绪困扰),或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文化差异、不足与不当的教学),但都非这些情况或影响所造成的结果。
[4] 1.3 美国精神医学会的定义学习障碍就是注意力缺失障碍。
所谓注意力缺失障碍,是指注意力低。
医学常将其当做有关学习障碍的诊断性症候使用。
[1]1.4 我国对学习障碍的定义学习障碍指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的习得与应用上显著的困难者。
学习障碍可能伴随其他的障碍,如感觉障碍、智能不足、情绪困忧;或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如文化刺激不足,教学不当所产生的障碍,但不是由前述状况所直接引起的结果。
学习障碍通常包括发展性学习障碍与学业性学习障碍,前者如注意力缺陷、知觉缺陷、视动协调能力缺陷和记忆力缺陷等,后者如阅读能力障碍、书写能力障碍和数学能力障碍等。
[7]观察以上各种定义发现,这些定义的共同要素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发展不均衡、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差,排除其他障碍和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学习困难。
2 学习障碍的流行学与病程2.1 发病率由于研究年代不一、研究角度及选择对象不同,有关学习障碍发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
国外报道多为3%~5%。
男女比例为4.3:1日本报道为,幼儿园约3%、小学约6%、中学约6%,男女比例为4:1。
按DSM-Ⅲ诊断标准,学龄儿童患病率3%~8%,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
据近年国内外有关报道,LD和ADHD发生率似有递增趋势。
[3]2.2 检出率儿童LD检出率也因研究地域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工具不同或采用标准不一而有较大差异。
近年来,国内LD检出率在7.4%~15.71%,男女比例约为2.1~2.79:1。
近年报道的LD 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均高于静进等在90年代报道的6.6%。
张纪水等在2004年报道的长沙中小学生LD发生率为7.4%,陈美娣等在2004年报道的上海市浦东区小学生LD检出率为15.71%,马佳等在2005年对深圳市市区6~16岁小学及初中学生的研究中检出率为12.20%。
国内儿童LD 类型以阅读、计算和拼写3项技能障碍同时存在为主,检出率为5.22%。
[6]2.3 性别年龄差异由上述发病率和检出率看出,学习障碍的性别差异上,女性明显少于男性,发病率男女比例为4:1[3],检出率男女比例为2.1~2.79:1[6]。
具体表现为,女性学习障碍者出现在认知、语言和社会行为方面的问题比男性多,在阅读和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上也比男生差,男性学习障碍者在视动协调、写字能力上却比女生差。
[4]学习障碍儿童的年龄分布上,在美国1989~1990学年的学障人口中,6~11岁的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以10~12岁为最高峰,而12岁以后则出现逐渐减少的现象。
我国的学障儿童则以6~8岁为最多,自9岁则出现随年纪递减的现象,13岁后呈现锐减态势。
这可能是他们离开学校的缘故。
[5]3 分类由于在现实中学习障碍儿童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给学习障碍儿童的分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
各国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障碍进行了分类,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3.1 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1985年柯克提出:前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知觉缺陷、视动协调能力缺陷、记忆力缺陷等,动作技能异常、沟通异常(表达语言异常)等。
后者主要表现为:阅读障碍、书写能力障碍、数学能力障碍等。
[5]3.2 言语型学习障碍和社会认知障碍NJCLD和美国神经心理学家Myklebust提出:前者包括语言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等类型;后者主要指社会认知障碍即右脑综合症,此类儿童容易发展为反社会行为。
[3]3.3 语言学习障碍、数学学习障碍和社会技能学习障碍我国学者根据学习障碍表现的领域划分:语言学习障碍指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技能的获得与运用中的障碍。
数学学习障碍表现为计数困难,对上、下、高、低、远、近、前、后等空间及序列概念区分不清,理解数学术语或符号困难。
社会技能学习障碍表现为社会知觉能力不足,社会判断能力差,角色及观点采择能力低下,自我概念不良。
[7]3.4 阅读障碍、计算障碍、书写障碍和不能特定的学习障碍DSM-Ⅳ提出:阅读障碍占70%以上,指学生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 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 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应有的水平;数学障碍发生率约为6%~11%,表现为他们在标准化数学测验上的成绩显著的与其自身的年龄、智力和所在的年级应有的水平和预期的标准不相符。
;书写障碍包括写字障碍和写作障碍两方面。
不能特定的学习障碍即右脑综合症。
[11]4 症状从学习障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不同学科不同时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障碍症状特征:4.1 按年龄阶段阐述:4.1.1 早期:表现较早就表现好动、好哭闹、对外刺激敏感和容易过激反应;4.1.2 幼儿期:由于不良行为、认知发展不平衡等出现团体适应困难,此时易与儿童孤独症相混。
4.1.3 学龄前期:出现更明显的认知偏异, 如视觉认知不良、协调运动困难、精细动作笨拙、沟通和书写困难等。
4.1.4 入学后:主要在一般认知和特殊学习技能方面表现困难。
具体特征为:语言理解困难(听而不闻、措辞不当等)、语言表达障碍(吐字不清、发音含糊等)、阅读障碍(阅读易错、不专心等,在三年级表现最为明显)、视空间障碍(视觉空间认知辨别困难等,多见于LD 的一个亚型) 、书写困难和手眼协调困难(书写困难、不愿动手等)、情绪多变、神经心理特性(虽智力正常但多处于临界智力状态,智力测验多表现结构不平衡)。
[3]4.2 按症状表现阐述:4.2.1 脑神经心理特点:一是存在一定的脑发育缺陷;二是存在一定的脑神经功能缺陷;三是大脑两半球功能发展不平衡。
[10]4.2.2 行为特点:学习困难儿童也表现出了比正常儿童更多的行为问题。
[10]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虽努力但无效果,非兴趣影响的偏科严重);注意力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偏差、注意固着等);记忆力异常(记忆力差);动作异常(肢体动作笨拙、精细动作不协调);知觉缺陷(空间定向、节拍、平衡感等较弱)。
[11]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在短期内影响学业, 从长远看,还易导致与之相关的精神卫生问题, 对其危害性应予足够的认识。
[10]总而言之,对比正常儿童其特点有:行为缺陷发生率比正常儿童高;行为缺陷程度比正常儿童严重;行为特点相对其自身年龄幼稚。
[11]4.2.3 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强迫症状;对人际关系更敏感,自卑感强;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思想焦虑,对客观情况反应过度;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具有敌对性。
[11]4.2.4 信息加工特点:一方面,一般信息加工缺陷导致学习方面的困难:学习困难儿童的元记忆监测和控制水平在总体上较一般儿童要低,且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学习困难儿童的前瞻式记忆监测发展较晚;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加工缺陷则导致其伴随性社会发展不良:学习困难儿童存在社会信息编码准确性不高、社会信息解释技能低下并呈消极倾向、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数量与质量较低、存在搜寻反应或反应评估缺陷等特点。
[3]此外,学习困难儿童会更多地依据情境,而非特质线索对他人行为作出判断。
其社会比较频率及社会比较目标水平也较一般儿童低,表明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相对被动状态和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
4.2.3 策略使用特点:学习困难儿童在策略使用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策略使用的水平、数量及频率偏低、策略执行效能低下,不能进行有效的策略迁移,且难以通过外部干预得以改善;策略发展呈固着状态,不能随年龄发展而有所改善。
[3]4.2.4 情绪特点:学习困难儿童普遍存在情绪异常问题,在情绪稳定性、表情调节知识水平、情绪理解水平、情绪表达规则运用水平等方面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在情绪表达目标上则更多使用自我保护目标而非社会定向目标。
[3]4.2.5 认知特点:4.2.5.1 注意方面:keogh和margolis把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问题分为三类:引起注意:指注意选择上的障碍;作决定,指凭一时的冲动作出决定,注意力极易分散;保持注意力, 指学习障碍儿童很少能坚持把一件事做得有始有终。
[14]杨锦平、金惠国、黄财兴认为注意转移、注意集中等指标更能有效地鉴别学习障碍学生。
[3]另外,学习障碍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著, 受年龄制约不明显。
4.2.5.2 记忆方面:表现为一是感觉储存中信息提取缺陷。
二是信息的加工策略和信息的心理表征缺陷。
三是元认知水平较低。
且学习障碍儿童存在共同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缺陷, 但缺陷程度有差异。
4.2.5.3 智力方面:关于其智商水平的研究结论多样这说明智力因素并非导致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
[10]陶芳标、吴系科、张衍文等研究提示, 学习障碍儿童存在不同的智力亚型, 表现为智力水平不等和智力结构方面的缺陷。
[3]叶跃成、徐忠民研究显示出学习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出生农民、个体户家庭高于出生工人和知识分子家庭, 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季卫东、杜亚松发现, 学习障碍儿童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均低于正常儿童[14]4.2.5.4 问题解决方面:目前对于学习障碍问题解决的研究比较薄弱, 许多问题仅限于表征的描述,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理解倾向于具体性, 解决问题行为冲动, 缺乏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等, 按次序排列信息有困难, 不能从成功和错误中总结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