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四)总结
四、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三、我会理解。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变幻莫测 不同角度观察
教学
措施
1.要通过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细致的观察。细致观察是连续观察的
是描写准确生动的前提。感受细致观察要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不能抽象地讲
要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加强整合,灵活学习。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篇章页上
语和“交流平台”中的泡泡,明确表达和观察的紧密联系;课中,引导学生从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课后,利用“资料袋“阅读链接”等,指导学生进行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
习作: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三
教材
简析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包含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 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就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
2.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3.解诗题,知作者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1.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4.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进行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5.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进行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第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受连续性观察。连续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
它强调在观察积累中有所发现。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之所以写得准确生动,是因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知道作者是怎样进行连续观察的。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在课外进行实地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续观察的习惯。
2.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3.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
2.学习会写字
“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指导1.配乐朗读。
2.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同感官来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本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写一写你在认
真观察后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叙述时要做到语言精练。“语文园地”通过
交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通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的不同;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有关气候的谚语。
教学
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生字,会写32个词语。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5.悟道理。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组词语。
锋( ) 阁 ( ) 章( )
峰( ) 阔( ) 障( )
二、读诗句,理解词语。
可怜—— 真珠—— 缘——
课时
安排
《古诗三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观察日记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课题
9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所含的哲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