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扁鹊见蔡桓公
学习目标
1.提高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疏通文意及寓意,积累常用文言字词。
2. 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3. 懂得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的“寓理于事”的写法,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哲理。
学习难点、重点
1. 积累常用文言字词,熟读课文。
2.多角度发掘寓言文本的寓意,进行个性化解读。
3.加强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和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反馈(文言文译为白话文)
1.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3.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二、赏析探究
1.“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你认为应该怎样翻译这句话,并说说桓侯是个怎样的人?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3.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
4.用下列成语各写一句话:
病入膏肓:
讳疾忌医:
5.文中蔡桓公自称为“寡人”,扁鹊称蔡桓公为“君”,你还知道过去对皇上有
哪些称呼?(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均可)
三、小结: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按时间顺序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表格
2.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那
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背诵课文,抽背课文、翻译句子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