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科)》16春作业考核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一卡等于(D )焦耳
A.
B.
C.
D.
满分:2 分
2. 成年家畜肠道微生物能合成 B
A. VD
B. VK
C. VB
D. VA
满分:2 分
3. ( C)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是母畜维持、妊娠和泌乳所必需的维生素
A. VA
B. VE
C. VD
D. VK
满分:2 分
4. NDF的名称是(D )
A. 无氮浸出物
B. 非蛋白氮
C. 粗蛋白
D. 中性洗涤纤维
满分:2 分
5. 消化试验中猪的预试期为(C )
A. 1~ 2天
B. 3 天
C. 6~8天
D. 10~20天
满分:2 分
6. 下列饲料添加剂不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A )
A. 酶制剂
B. 氨基酸
C. 矿物质
D. 维生素
满分:2 分
7. 蛋白质饲料的特点是(B )
A. 粗纤维大于20%,粗蛋白小于20%
B. 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大于20%
C. 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
D. 粗纤维大于18%,粗蛋白小于20%
满分:2 分
8. 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A )
A. 100
B. 80
C. 90
D. 50
满分:2 分
9. 饲料常规分析中以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尿素的粗蛋白含量是(C )
A. 16%
B. 16~100%
C. 大于100%
D. 大于300%
满分:2 分
10. 反刍动物体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其原因是饲草中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瘤胃中
被(D )
A. 氧化
B. 皂化
C. 水解
D. 氢化
满分:2 分
11. 产蛋鸡在生产期其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例为(A )
A. 5~6:1
B. 1~2:1
C. 3~4:1
D. 1:7
满分:2 分
12. 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所需的(B )维生素均需饲粮提供。
A. 水溶性维生素
B. 脂溶性维生素
C. B族维生素
D. VD和VK
满分:2 分
13. 含Co元素的维生素是 D
A. VB2
B. VB6
C. VB1
D. VB12
满分:2 分
14. “草痉挛”是由于奶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导致缺 A
A. Mg
B. Mn
C. Ca
D. Mo
满分:2 分
15. 反刍动物最常用的NPN的是(B)
A. 硝酸盐
B. 尿素
C. 胆碱
D. 铵盐
满分:2 分
16. 属于常量元素的是(C )
A. 铁
B. 铜
C. 硫
D. 硒
满分:2 分
17. 菜籽粕中含有一些物质可引起家畜胃肠炎,这种物质是(C )
A. 胰蛋白酶抑制剂
B. 植酸
C. 硫葡萄糖苷
D. 淀粉
满分:2 分
18. ( C)是动物从饲料中获得热能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碳水化合物
D. 维生素
满分:2 分
19. 皮肤不完全角质化这是由于缺乏( D)
A. 钙
B. 磷
C. 铜
D. 锌
满分:2 分
20. 产蛋鸡在生产期其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例为(A )
A. 5~6:1
B. 1~2:1
C. 3~4:1
D. 1:7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 下列饲料添加剂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 BCD
A. 酶制剂
B. 氨基酸
C. 矿物质
D. 维生素
满分:2 分
2. 硒-VE缺乏综合症包括 AC
A. 白肌病
C. 渗出性素质
D. 夜盲症
满分:2 分
3.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 ABC
A. 亚油酸
B. 亚麻酸
C. 花生四烯酸
D. 棕榈酸
满分:2 分
4. 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BCD
A. 甲酸
B. 乙酸
C. 丙酸
D. 丁酸
满分:2 分
5. 禽类出现骨短粗症可能是缺乏 AD
A. 锰
B. 钙
C. 镁
D. 胆碱
满分:2 分
6. 水的来源有 ABD
A. 饮水
B. 饲料水
C. 消化水
D. 代谢水
满分:2 分
7.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 ACD
A. 物理性消化
B. 主动消化
C. 化学性消化
D. 微生物消化
满分:2 分
8. 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包括 BC
A. 吞噬
B. 主动吸收
C. 被动转运
D. 胞饮吸收
满分:2 分
9. 三大有机物包括 ACD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碳水化合物
满分:2 分
10. 饲料中的水分常以两种状态存在 ABC?
A. 自由水
B. 结合水
C. 吸附水
D. 离子水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
1. 按照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称为
能量饲料。
错误
2. 哺乳动物和家禽饲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脂肪。
错误
3. 缺铁的典型症状是贫血。
正确
4. 水是一种营养物质。
正确
5. 为有利于长期繁殖性能的提高,母畜应维持适度低的营养水平。
正确
6. 玉米被称为“饲料之王”。
正确
7. 一般而言,产奶量越高,则乳的品质就越差。
正确
8. 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2。
错误
9. 限制高粱饲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游离棉酚。
正确
10. 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会产生中毒。
错误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
1. 影响生长的因素包括:
答:(1)动物的种类与品种选育.例如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时代及不同类型猪体脂和瘦肉增长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营养水平
①每千克增重耗料以营养水平为维持的倍时最少,超过或低于这个水平,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饲料报
酬下降)。
②营养水平过低,对生长速度、每千克增重耗料、蛋白质沉积都是不利的。
③营养水平过高,蛋白质沉积的增加很有限,但脂肪沉积增加却较多,使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
(3)环境
环境温度、湿度、气流、饲养密度(每个动物占面积和空间)及空气清洁度也影响生长的速度和内容。
①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动物生长的影响较大,过高过低都将降低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而使生长速度下
降。
高温对肥育畜禽的影响大,而低温对幼小的畜禽影响大。
有资料表明:有效温度比临界温度下限每低1℃,仔猪(10kg)每天将多耗料5克;对于50kg体重猪,有效温度超过临界温度上限1℃,采食量将减少5%,增重降低%。
②湿度、气流、密度及空气清洁度。
随着集约化饲养业的发展,畜舍的空气湿度、清洁度、流速、每个
动物占有面积和空间的大小也成为影响动物生长速度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如果在超过最适面积基础上增加圈养猪头数,每增加一头,采食量可减少%,日增重下降%。
(4)母体效应。
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日后生长的影响
2.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答:(1)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2)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更新,约6-12月全部更新。
(3)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参与新陈代谢。
①血红蛋白、肌红蛋:运输氧;②肌肉蛋白质:肌肉收缩;
⑶酶、激素:代谢调节;④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⑤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钙结合蛋白、因子等;⑥核蛋白: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
(4)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