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1.常见的语言风格
①.朴素与绮丽 ②.直白与含蓄 ③.沉郁与豪迈
用来答题的词还有:清新淡雅 简洁洗白晓畅 笔调婉约 沉郁顿挫 ……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朴实无华 浑厚雄壮
精品课件
2.常用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 虚实关系、动静关系、远近上下关系
托物言志/象征、抑扬、白描、对比
烘托、反衬、借古讽今、联想与想象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借代、夸张、
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
设问、反问、反语等
篇章结构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仅仅要辨识诗歌运
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还要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
精品课件
②风格流派 两大传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③诗歌流派: 山水诗:以山川风物为诗歌内容,如谢灵运、王维的诗,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 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田园诗:以田园生活为诗歌内容,如陶渊明、孟浩然、范 成大,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 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诗歌内容,如高适、岑参、王 昌龄的诗,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精明品课月件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精品课件
④作家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 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 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下面是唐 宋一些主要作家的风格:
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 丽清纯;韩愈——雄博奇险;杜牧——峭健俊逸;李 商隐——绮丽缠绵;
陆游——豪岩丰腴;姜夔——清刚疏岩;温庭筠——细 实秀密;苏轼——雄奇清俊,豪放婉约;辛弃疾—— 雄浑雅健,激昂豪放;柳永——清丽遒劲,婉转细密; 周邦彦——浑厚圆润,和婉明密;秦观——清新倩丽, 柔情婉约;王安石——思深学博,爽健峭拔;李煜— —清新秀丽,深沉凄婉;李清照——新巧清丽,婉约 刻挚;黄庭坚——深沉奇岖,挺拔瑰丽;
精品课件
归类 具体表述
举例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温庭筠《商山早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王昌龄《闺怨》、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 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
精品课件
归类 具体表述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1.常见的语言风格 2.常用的表达技巧 3.常见的情感、主旨 4.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精品课件
相关基本知识
① 诗歌体裁
•
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
诗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近体诗
古代诗歌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词: 小令、中调、长调
•
曲: 主要指元人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豪放派:词的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 广阔的社会生活;词的形式不为规定的腔调、声律所束 缚。苏轼、辛弃疾、岳飞都是豪放派词人,如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 严格遵守音律。柳永、李清照、姜夔、李煜、温庭筠、 周邦彦等都是这一派作家,如 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 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 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高》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精品课件
归类
具体表述
举例
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 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举例
4.生活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杂感
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
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送别诗:以临行送别为诗歌内容,如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
咏史诗:以历史兴衰、前朝旧事、怀古讽今为诗歌内容, 杜牧、李商隐写了许多,如李商隐的《隋宫》:“乘兴南游不
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咏物诗:借物抒怀言志的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
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
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同一咏蝉,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 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 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 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 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精。品课)件
作用和效果。
精品课件
3.常见的情感、主旨 ①.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 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精品课件
②常见术语归类
归类
具体表述
举例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