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得分评阅人分)分,共2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b)1.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是。
A.视觉教育 B.听觉教育 C.视听传播 D.电化教育( C )2.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B.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C.教育技术着重研究解决教学媒体的使用问题D.教育技术着重研究解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B )3.下列属于视频采集设备的是________。
A.液晶投影机B.视频展示台C.电视机D.话筒( C )4.要接收Ku波段卫星转发的课件信息,下列非必需的硬件是_______。
...A.卫星天线 B.卫星接收机 C.计算机 D.卫星数据接收卡( A )5.对于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的电脑,归为以下哪个概念最为准确合理?_______。
A.教学媒体 B.学习环境 C.信息资源 D.教育技术( A )A6.教师在网上发布关于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信息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这体现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特征是_______。
A.获取的便捷性、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时效性、内容的扩展性B.获取的便捷性、信息的交互性、内容的丰富性、内容的扩展性C.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交互性、信息的时效性、学习的创造性D.形式的多样性、信息的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学习的创造性( D )7.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
A.理解 B.分析 C.应用 D.评价( C)8.了解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属于教学设计环节中的_______。
BA.学习需求分析 B.学习内容分析C.学习者分析D.制定教学目标( B )9.Internet是一种新兴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环境,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_______。
A.非面对面教学 B.省时省力 C.资源共享 D.交互性强( C )10.下列关于“信息化教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感官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比单一媒体形式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B.多媒体综合教学平台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形象、互动。
C.除了教学设计和客观条件等外在因素,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偏好也影响着他们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选用.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开展讨论式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D.得评阅分)二、简答题(共20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哪几个基本问题(或者,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8分)2.请简述21世纪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12分)得分评阅人三、材料题1(共30分)【材料一】协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简称CL)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对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一)协作学习的基本特征一般,协作式学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协作式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交往的过程。
协作式学习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之间通过各种中介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过程,学习过程中认知与交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协作式学习环境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在协作式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相同的学习环境:对教师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引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对学生而言,由传统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递者。
3.协作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
协作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对于每个学习者而言,他能够对他人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样也可以得到来自他人的帮助。
协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我负责的态度,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形成自主、独立、善于合作的人格。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1.竞争。
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
辅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
竞争性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易造成因竞争而导致协作难竞争可因此让学习者明确各自任务完成对保证总目标实现的意义非常重大。
以进行的结果。
.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
2.辩论。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
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
辩论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合作。
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
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问题解决。
该种模式需要首先确定问题。
问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来源也不相同。
一般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
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通过汇报的形式。
问题解决是协作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问题解决与处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5.伙伴。
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
学习伙伴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但也可能会产生争论,并在争论中达成共识。
伙伴可以是学生或计算机。
由计算机充当的学习伙伴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
6.设计。
由辅导教师给定设计主题,该主题强调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如问题解决过程设计、科学实验设计、基于知识的创新设计等。
在设计主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主题。
要求辅导教师及时发现并总结学习者的新思想和新思路,以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7.角色扮演。
该种模式是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
通过角色扮演,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
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
【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你认为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吗?为什么?得分评阅人四、材料题2(共30分)【材料二】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
执教者:张琼(福州八中鳌峰初中)一、活动目标:1.通过识读古今丝绸之路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能熟练运用地图来帮助学习历史,认识到学习历史是离不开地理的,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学科渗透的能力。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查阅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及实物。
3.通过寻访丝绸之路,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通过对楼兰古城消亡原因的探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⑴在第16课学完之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图片资料和实物。
⑵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6—8人,民主推荐组长,负责小组的整体协调工作。
并推选出一位主持人准备给大家介绍本组的活动情况。
.2.教师准备:⑴指导每个小组确定探究学习的主要任务。
全班分为6个小组,分别是:一组:地理学家组:熟悉古今丝绸之路路线图,能说出路线途经的地形、地貌、城市、国家及古今地名的变化。
指导学生用旧挂历纸绘制地图(教会学生变废为宝,同时提倡环保),并用水彩笔来勾画路线。
二组:古代名人组:写出名人小传或编出名人短剧。
(指导学生用第一人称角色扮演,并运用相声表演形式)三组:导游组:能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并加以简要介绍。
(要求配文字和图片)四组:美食家组:熟悉丝绸之路上所经地区的风味小吃,并能了解、介绍其简单做法并当场演示。
如:做羊肉串、手抓饭等。
五组:民族风情组:查找沿途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讲述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
六组:异想天开组:探讨楼兰古国消亡的原因,大胆设想建造一个22世纪的新楼兰。
(要求做出模型,画出图画并配文字解说)⑵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也可以指导学生从课外书籍或从网上下载或自己绘画。
⑶在学生分组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将六个小组的活动有机的融和在一个课堂整体之中,使班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避免局限在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活动的情况。
课堂活动过程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句诗句,仔细听听这几句诗中提到哪些地名?这些地名都和哪一条道路有关?(配乐诗朗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生:有阳关、玉门关、楼兰。
这些地名都和丝绸之路有关。
师:回答得很好。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它的过去、今天,并展望美好的未来。
(展示《马踏飞燕》雕塑模型)问:哪位同学知道这尊雕塑的名称?它是什么标志?生:马踏飞燕,它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师:对。
今天我们特邀了丝路旅行社的导游带领大家走一走丝绸之路,好不好?生:好!师:现在有请导游陈颖带我们开始踏上丝路之旅。
生:(先展示丝路旅行线路简图)根据时间安排,我们这次旅行的风景点主要在西安、敦煌、玉门关、楼兰等地。
现在我就带大家进入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它作为古代中国政治中心达1062年之久,从西周起直到唐代,前后有11个王朝在此建都。
长安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长安的布局纵横规整,左右对称,充分显示了古代设计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