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 《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 于整个生命在他作品里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 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的 塑像。 • 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 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 型,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在结构上,莎士比亚用了多线索多层次的手法, 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线索为主线,以挪威小王 子和雷欧提斯的复仇故事为副线。 • 这两条线索互相对比,激化矛盾,使戏剧场面不 断转化,推进情节矛盾,走向高潮,以达到艺术 效果,共同表现全局的主题。 • 两种主观的矛盾形象的呈现,既表达了主题,也 给人一种情感态度,是直接抒发情绪 。
• 从诗的语言来看,采用大量方言和口语入 诗,用得最多的是“兮”字。“兮”字作 为一个感叹词,便于直接抒情,既增强了 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 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 这样,就使得全诗文采绚烂,比喻丰富, 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而整合起来又是一 个结构宏丽、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给人 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理想型文学
一、概念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 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二、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三、理想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
• 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理想型文 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 义色彩。
•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手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 描写。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 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 求情感的真实。
• 现实型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 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理想型文学塑造的多是作 家理想中的英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 传奇便成了理想型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 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 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 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 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去死,去睡就 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 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 大的好事 。”
• 在人物塑造上,着重内心世界的描写(一 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 象的复杂正突出了人物的魅力。为了达到 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还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 这种细致的描写,追求了情感的真实,所 以读者的心中的哈姆雷特是独特的,夸张 和变形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屈原《离骚》
• • • • •
• • • • • •
• 《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 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的古代神话的积极浪 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的 特点不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 更多地表现作者由于受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 激情,对理想的强烈的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 神。 • 屈原“既有内美”、“又重修能”,积极提高自 身素养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 光阴流逝的矛盾,展示出他热切的人生追求---“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