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


注:与治疗前相同参数值比较,8P<0.05
万方数据
・130。
主堡塑墨匿堂皇鏖复盘查!!!!生!旦筮!!鲞箜!塑
垦坐!!!!竖丛盟垦!!!!i!!!尘坐!翌!!!!!!!!:!!:型!:!
随着行为疗法在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通过生物反馈手段治疗慢性便秘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关 注¨。7 o。生物反馈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手段,其治疗原理 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通过视觉形式使患者能 直观感知排便时盆底肌肉功能状态,学会协调性收缩 和放松腹肌及盆底肌,建立正常排便反射,从而达到顺 畅排便目的。 本研究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及 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人选PFD便 秘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其便秘症状积分显著下降,
—1.11±0.8l —0.77±0.79

例数
40 40
初始便意(m1)
64.62±26.29 52.46±26.35
持续便意(m1)
120.00±43.14 。110.23±29.33
最大耐受量(m1)
199.92±66.62 184.23±58.03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m1)
13.07±4.80 10.70±0.79
(FC)caused
by pelvic floor

clinical effects of biofeedback(BF)therapy
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PFD
were
dys—synergia(PFD).
Methods
Forty patients
scores
withΒιβλιοθήκη All the patients enrolled finished the BF therapy,with
scores
total effectiveness
of
80%.
Both the constipation symptom
and anal residual pressure during defecation
物反馈治疗后其便秘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然而,本研 究有20%入选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无明显缓解,其原 因考虑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对排便训练动作的理解 力、治疗依从性以及缺乏康复信心等相关。宋玉磊 等¨1认为生物反馈治疗的远期疗效与家庭训练依从性 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具有正相关性,与病程具有负相关 性。因此,在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前需综合评估患者心 理状况及盆底功能障碍程度,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以 便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坚持反复训练;治疗师在训 练过程中也需耐心鼓励、指导患者,以进一步提高患者 行为及认知能力,从而获得理想疗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 改善盆底失弛缓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排便时盆 底肌与肛管的协调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 研究不足之处包括:①样本数量偏小,对生物反馈疗效 的影响因素未进一步分析;②本研究未对生物反馈治 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采取客观量表进行 综合评定;③对于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 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直肠测压结果提示盆底肌收缩不协调;④排粪造影提 示盆底痉挛综合征;⑤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对本研 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剔除标准包括:①严 重药物依赖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患有糖尿病 等可能导致便秘的器质性疾病;④近1年内结肠镜检 查明确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疾病;⑤不愿或不能配合生 物反馈治疗者。共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 问在我院治疗且符合上述标准的盆底失弛缓功能性便 秘患者40例,共有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 (46。1±2.97)岁;平均病程(5,7.4-2.1)年。 二、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选用Solar GI胃肠生物反馈系统
FC
caused by
were
enrolled
and given BF therapy twice after the therapy. Results
week for 5 weeks.Constipation symptom
and anal
motility

recorded before and
rate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5.02.013 基金项目:浙江省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30051) 作者单位:325000温州,温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10
ml使球囊充分充盈,球囊能实时感应排便时直肠压
力变化;将用于感应肛管肌电活动的3个记录电极分 别贴于患者肛周两侧及一侧大腿外侧,导管及电极均
on
functional
Xiangyue.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Wenzhou Central Hospital,Wenzhou
Liming,Email:zhm89167@medmail.corn.cn
To explqre the
【Abstract】0bjective
nergia,PFD)性便秘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亚型,指排便 时患者腹肌和盆底肌失协调导致排便障碍,是一种排便 行为异常。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被认为是盆底肌 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的有效治疗手段‘2。,但临床疗效报道 不一。本研究通过观察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 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生物反馈训练在盆底失弛缓性便 秘非药物治疗中的全面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constipation caused by pelvic floor dys-synergia fin fie,
Clinical effects of biofeedback therapy Zhu Liming,Zhu Fangchao,Hu 325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u
评定时问 治疗前 治疗后 评定时间 治疗前 治疗后 例数
40 40
气烹鬻严
50.85±3.27 55.46±1.81
气篙篡等
162.31±52.33 169.08±71.59
残禁慧蹁,
104.00±29.52 56.06±38.31

舂饕臻臂
—52.27±33.81 3.15±48.50

肛专篡尹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患者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18~60岁;②符合罗 马Ⅲ功能性排便障碍诊断标准…;③近3个月内肛门
(荷兰MMS公司提供),首先向息者讲解人体直肠、肛
门和盆底肌正常解剖结构及排便功能,讲解生物反馈 治疗的机制及治疗目标,然后将带有球囊端的生物反 馈导管经肛门插入10 cm,通过导管注人生理盐水
通信作者:朱丽明,Email:zhm89167@medmail.com.en
万方数据
主堡塑堡匿堂量壁星盘查!!!!生!旦筮!!鲞筮!塑鱼!!!!堕坚丛型垦些生!!:!些型!翌!!!!!!!!:!!!堕!:!
。129・
与生物反馈系统连接,并在生物反馈系统中设定排便 时直肠压力升高目标值为45 mmHg以上,然后告知患 者生物反馈系统显示屏上两种动物图标分别代表直肠 压力和盆底肌电值,图标高度分别与直肠压力或盆底肌 电值成正比。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嘱其练习排便动作, 同时要求患者注视显示屏上直肠压力图标和盆底肌电 图标高度变化情况,使患者理解排便时直肠压力和盆底 肌运动与图标高度变化有关;然后向患者示范排便时腹 式呼吸和盆底肌松弛的协调动作,要求患者排便时正确 运用腹式呼吸增加腹压,尽可能使显示屏上直肠压力图 标升高至目标值,同时尽量保持盆底肌电图标高度不变 甚至下降,从而达到协调排便目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 取得的任何进步均需给予及时鼓励。上述生物反馈治 疗每周2次,每次持续30 min,共治疗10次。另外本研 究同时要求患者每天进行家庭排便训练,并停用泻药, 增加富含纤维饮食、多喝水、多运动、定时排便。在整个 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详细记录排便日记。 三、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症状评定:于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采 用便秘症状积分(积分评分标准详见表1)对患者病情 进行评估,临床痊愈:便秘症状消失,积分为0,疗效持 续2周以上;显效:便秘症状明显改善,积分较治疗前 降低≥2/3,疗效持续2周以上;有效:便秘症状好转, 积分较治疗前降低≥1/2;无效:症状无改善,积分较治 疗前降低<1/2或无降低H’5o。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例数×100%。
【Key words】
motility
Biofeedback;Pelvic floor dys—synergia;
Constipation;
Constipation symptom
scores;
Anal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成人功能性便秘 的发病率为6%11。。盆底失弛缓(pelvic
floor dyssy.
SPSS
16.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组
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本研究入选40例PFD便秘患者均完成10次生物 反馈治疗,总有效率为80%,其中7例(17.5%)f临床 痊愈,20例(50%)临床显效,5例(12.5%)临床有效。 入选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其便秘症状积分[(2.86± 2.67)分]较治疗前积分[(10.38±2.43)]显著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排便间隔时问、 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和直肠肛门堵塞感等 均得到明显改善(表2)。治疗后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 参数结果显示:力排时肛管括约肌松弛率较治疗前升 高(P<0.05),力排时肛管括约肌残余压力较治疗前 明显下降(P<0.05),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值较治疗前 显著上升(P<0.05),具体数据见表3。
马Ⅲ功能性排便障碍的PFD患者40例并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5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