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产评估》第七章案例分析题

《资产评估》第七章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甲企业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①账面债券投资50 000元,是另一企业发行三年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年利率15%,单利记息,评估时点距到期日两年,当时国库券利率为12%。

经评估人员分析调查,发行企业经营业绩较好,两年后有还本付息的能力,风险不大,故取2%风险报酬率,以国库券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折现率为14%•②甲企业拥有A企业非上市普通股10 000股,每股面值1元。

在持股期间,每年红利一直很稳定,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经评估人员了解分析,股票发行企业经营比较稳定,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较强,今后收益预测中,保持16%的红利收益是有把握的。

对折现率的确定,评估人员根据发行企业行业特点及宏观经济情况,确定无风险利率为8%(国库券利率),风险利率为4%,则折现率为12%。

•③甲企业拥有B厂100万股累积性、非分享性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股息率为年息17%,评估时,国库券利率为10%,评估人员在B厂进行调查过程中,了解到B厂的资本构成不尽合理,负债率较高,可能会对优先股股息的分配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评估人员对甲企业拥有的B厂的优先股票的风险报酬率定为5%,加上无风险报酬率10%,该优先股的折现率(资本化率)为15%。

•④甲企业两年前曾与C企业进行联营,协议约定联营期10年,按投资比例分配利润。

甲企业投入现金10万元,厂房建筑物作价20万元,总计30万元,甲占C企业总资本的30%。

期满时返还厂房投资,房屋年折旧率为5%,残值率5%。

评估前两年利润分配情况是:第一年净利润15万元,该企业分得4.5万元;第二年实现净利润20万元,甲企业分得6万元。

目前C企业生产已经稳定,今后每年收益率20%是能保证的,期满厂房折余价值10.5万元,尚有8年经营期。

经调查分析,折现率定为10%。

•要求:计算甲企业的评估值。

•解:(1)债券到期值=50 000×(1+3×15%)=72 500(元)•债券评估值=72 500×(1+14%)-2=72 500×0.7695=55.789(元)•(2)非上市普通股评估值=16%×10 000÷12%=13 333(元)•(3)优先股评估值=100×100×17%÷(10%+5%)=11 333(万元)•(4)对C企业投资评估值=300 000×20%×5.3349+105 000×0.4665=369 076.5(元) •(5)甲企业评估总值=55 789+13 333+113 330 000+369 076.5=113768198.5(元)•[案例分析2]甲企业许可乙企业使用其生产可视对讲电话的专利技术,已知条件如下: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享用可视对讲电话专利,甲乙企业设计能力分别为150万部和50万部:该专利为甲企业外购,账面价值100万元,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6年,假设前4年技术类资产累计价格上涨率为15%;该专利对外许可使用对甲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失去垄断地位,市场竞争会加剧,预计在以后6年,甲企业减少收益按折现值计算为50万元,增加研发费用以提高技术含量、保住市场份额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20万元。

•要求:(1)专利与专有技术有什么不同?•(2)请评估该项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解:(1)专利是指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专利权证书的具有保护期限的无形资产。

专有技术是指未获得专利权证书,但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技术。

•(2)重置成本净值=100×(1+15%)×6/(4+6)=69(万元)•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50/(150+50)×100%=25%•机会成本=50+20=70(万元)•该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69×25%+70=87.25(万元)•[案例3]A企业将一种已经使用50年的注册商标转让给B企业。

根据历史资料,该项注册商标账面摊余价值为150万元,该厂近5年使用这一商标的产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每件高0.7元,该厂每年生产100万件。

该商标目前在场上趋势较好,生产产品基本上供不应求。

根据预测估计,如果在生产能力足够的情况下,这种商标产品每年可生产200万件,每件可获超额利润0.5元,预计该商标能够继续获取超额利润的时间是10年。

前5年保持目前超额利润水平,后5年每年可获取的超额利润为32万元。

折现率为10%。

•要求:(1)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2)本案例应采用哪种评估方法,为什么?•(3)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这项商标权的价值。

•解:(1)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下面因素:•①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适应,•②资产评估方法必须与评估对象相适应,•③评估方法的选择还要受可搜集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制约,•④选择评估方法应统筹考虑。

•(2)该案例应采用收益现值法,因为该商标可以产生独立现金流量,折现率确定。

•(3)商标权的现值为:•前5年超额利润=200×O.5=100万元•评估价值=lOO×3.7908+32×3.7908×0.6209=454.4万元•[案例分析4]甲企业欲以制造等离子彩电的技术向乙企业投资,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乙企业拟投入合营的资产重置成本8 000万元,甲企业无形资产成本利润率为500%,乙企业拟合作的资产原利润率为12.5%。

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600万台和400万台;离子彩电技术是国外引进,账面价格200万元,已使用2年,尚可使用8年,2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 •该项技术转出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商品价格下降,在以后8年减少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80万元,增加开发费用以提高质量、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20万元。

•要求:(1)什么是利润分成率?•(2)利润分成率应以什么为基础?为什么?•(3)评估该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4)评估无形资产投资的利润分成率。

•(5)若乙企业2002年的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应支付多少使用费?•解:(1)利润分成率是指根据无形资产使用方所取得的利润作为分红(支付使用费用)依据的比率。

•(2)利润分成率应以约当投资量为依据,即成本与利润之和.•(3)评估该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两年来通货膨胀率为10%,对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可按物价指数法调整,并根据成新率确定净值,可得无形资产生产全套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为:•200×(1+10%)×8/(2+8)=176(万元)•因转让双方共同使用该无形资产,设计能力分别为600万台和400万台,评估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为:400/(600+400)=40%•由于无形资产转让后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该无形资产的寿命期间,销售收入减少和费用增加的折现值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80+20=100(万元)•故最低收费额为:176×40%+100=170.4万元•(4)评估无形资产投资的利润分成率。

•如果按投资双方投资的成本价格折算利润分成率,就不能体现无形资产作为知识智能密集型资产的较高生产率。

因而应采用约当投资分成法评估利润分成率。

•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为:100×(1+500%)=600(万元)•乙企业约当投资量为:•8 000×(1+12.5%)=9000(万元)•甲企业投资无形资产的利润的分成率为:600÷(9000+600)=6.25%•(5)若乙企业2002年的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应支付使用费为:•300*6.25%=18.75万元•[案例分析5]某企业的预期年收益额为20万元,经某资产评估师事务所评估的单项资产评估价值之和为80万元,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0%。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评估商誉。

•解:商誉价值=(200 000-800 000×20%)÷20%=200 000元•[案例分析6]某企业租入厂房一座,租赁期为10年,租入当年发生改良支出10万元,企业列“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每年按规定摊销1万元。

第六年,企业由于改制,须进行评估。

在评估基准日,企业“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账面余额5万元,租赁期还有5年。

在资产评估中,重置成本假设确定为15万元。

•要求:(1)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评估值为多少?•(2)若某企业评估目的为转租该厂房,则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解:(1)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评估值=(150 000/10)×5•=75 000元。

•(2)若某企业评估目的为转租该厂房,则不应进行特殊会计处理。

转租收入应列为其他业务收入,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摊销则应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案例分析7]东明评估事务所于2002年1月对某公司进行评估,该公司拥有甲企业发行的非上市普通股票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

经调查,由于甲企业产品老化,评估基准日以前的几年内,该股票的收益率每年都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2001年度的收益率为10%,如果甲企业没有新产品投放市场,预计该股票的收益率仍将保持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下降2%。

已知甲企业正在开发研制一个新产品,预计2年后新产品即可投放市场,并从投产当年起可使收益率提高并保持在15%左右,而且甲企业将以净利润的75%发放股利,其余的25%用作企业的追加投资,净资产利润率将保持在20%的水平。

设折现率为10%。

•要求:(1)什么是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的应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求被评估某公司所持甲企业股票2002年1月1日的评估值。

•(3)若某公司评估目的在于以其所持有甲企业股票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评估价值与股票账面价值不同,会计应如何处理,为什么?•解:(1)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采用收益现值法对一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①被评估资产必须是经营性资产,而且具有继续经营的能力并不断获得收益,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如附属学校的资产、医院的资产、职工的福利住房等都不能采用收益现值法评估;•②被评估资产在继续经营中的收益能够而且必须用货币金额来表示;•③影响被评估资产未来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能够转化为数据加以计算,具体体现在折现率和资本化率中。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2)新产品投资以前两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0%×(1-2%)=9.8%•9.8%×(1-2%)=9.6%•新产品投产以前两年内股票收益现值为:•收益现值=100×1×9.8%×0.909l+100×1×9.6%×0.8264=8.91+7.93=16.84(万元)•新产品投产后该股票收益现值之和:•100*1*15%/(10%-25%*20%)*0.8264=247.92 (万元)•评估总值应为: 8.91+7.93+247.92=264.76 (万元)(3)若某公司评估目的在于以其所持有甲企业股票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评估价值与股票账面价值不同,会计不应作账面调整,因为这种评估是在产权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