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高岭建设集团股份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2012-5-19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及编制依据 (3)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 (4)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7)(一)废渣场地污染概况 (7)(二)挖掘与分类 (9)(三)稳定化/固化处理 (10)(四)回填场及坝体 (16)(五)废渣回填场防渗工程与封场施工 (19)(六)土建工程 (39)(七)支护桩施工 (46)(八)钢结构施工 (51)(九)电气安装工程 (72)(十)设备安装施工 (81)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85)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89)第六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00)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105)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2)第一章工程概述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地点: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清霞路西侧,铜霞路南侧。

建设单位:株洲市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围:清霞新桥废渣堆场(简称新桥废渣场)、霞湾污水厂南侧废渣堆场(简称大湖废渣场)、霞湾污水厂北侧废渣堆场(简称北侧废渣场)三大废渣处理场的废渣处理。

一个钢结构预处理车间施工及设备安装。

1#、2#坝体。

2、编制依据《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含重金属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 350-200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82-201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5-2001《六角圆柱头螺钉》GB/T70.1-2008《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2006《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JTJ076-9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岩土锚杆技术规程》CEC22:2005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在合同规定期完成本合同项目施工任务,我单位拟安排素质高,业绩好,计划在本单位围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1、组织机构1.1 现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框架(1)本工程按项目法管理模式施工,公司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以及技术、业务管理人员组成。

为实现上述施工管理目标,在全公司围选派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作业班子人员进驻现场进行施工,以严肃履行公司与业主合同为宗旨,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控制,督促安全生产、文明管理及外施工生产协调。

(2)项目部各部门职责:①项目经理:受公司法定代表人委托,代表公司全面负责执行和履行公司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合同协议书,分管财务及人事安排。

②项目技术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执行和履行本项目合同协议书,分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工作。

③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执行和履行本项目合同协议书,分管生产计划、进度、劳力调配、设备、材料、文明施工。

④工程技术部:负责本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统计报表;办理工程计量;工程验收;整理施工技术、质安资料、绘制竣工图;办理工程交验;材料、土工、混凝土、砂浆试验及管道闭水试验;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试验的数据,整理归档各项资料。

⑤工程施工部负责本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按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计划安排组织施工,切实落实各个施工任务。

⑥质量安全部:编制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手册,在施工过程中履行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自检工作;检查和监督施工现场各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

按月向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报送工程质量报表。

收集、整理各类质量验收报告并存档。

建立本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督促、检查现场安全生产,按规定编制安全报表。

⑦财务科:负责本项目的财务计划、资金控制、控制成本和成本分析。

⑧机料部:负责现场机具设备管理、维修等日常工作,保证本项目的材料、燃料、机械配件的供应及材料核算和材料成本控制工作。

⑨办公室:负责本项目部日常接待工作,负责本项目的保卫、群工、公关、后勤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交通组织管理等工作。

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一)、废渣场地污染概况参照《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J 350-2007)的B级标准,渣场所填废渣或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锌、铅、镉、砷(类重金属)等四种。

而废渣和土壤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参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浸出液危害成分浓度限值。

地下水质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IV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地表水质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标准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1.1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1.1.1新桥废渣场根据清霞新桥废渣堆场现场采样分析,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和超标率见下表。

表新桥废渣场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列表部分废渣存在pH值偏高或偏低的问题。

部分废渣和土壤浸出液中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分析结果见污染废渣浸出浓度分析结果表(单位为mg/L)。

依据浸出毒性分析结果进行判别,初步确定各废渣场中的废渣不属于危险废物。

场地除明显可区分出来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外,其它废渣主要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简称Ⅰ类废渣)和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简称Ⅱ类废渣)。

表污染废渣浸出浓度分析结果表废渣填埋区地下水较为贫乏,主要为局部原土层以上废渣层所含的浅层滞水,各废渣填埋区域地下水采样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废渣填埋区域浅层地下水监测结果表(mg/L)(二)挖掘与分类本项目治理的废渣场主要堆存有大量的冶炼水淬渣、窑渣和化工企业的硫铁矿渣、电石渣、其它工业混合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为保护相邻厂房和建筑物,北侧和大湖废渣场都在渣场围墙侧留有3m的安全平台,且各渣场挖掘边界侧留有边坡。

1、挖掘前准备工作渣场水塘中的水必须抽干,底部的淤泥层必须挖净,并隔断外部可能渗入各渣场的水源。

将渣场地面上的生活垃圾及棉纱、塑料、油污物料等集中到指定地点处理,建筑垃圾集堆待运。

在渣场低洼处挖蓄水坑,坑底标高要低于静水位标高。

将废渣中的水引入坑,再用潜水泵将水排出。

特别是挖掘下层时,必须先将废渣中的水疏干后才能挖掘。

2、地下水降水为避免开挖过程地下滞水涌入造成施工困难,将实施地下水降水工程,主要的方式为明沟排水、轻型井点降水和深井降水,开挖深度在2m的基坑采用明沟排水,开挖深度在6m的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开挖深度为12m的采用深井降水。

降水过程抽取的浅层滞水排入污水沟漕,通过污水管道收集。

3、污水处理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来源主要有场区洼塘积水、雨水、开挖时抽取的上层滞水、生活污水以及清洗建筑垃圾和石块等产生的生产废水,含有少量危害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

考虑到三个渣场距离工业区工业废水处理厂很近,因此不考虑再另设污水处理厂,而将收集的废水通过调节池预处理后直接送入工业区工业废水处理厂(霞湾污水处理厂)处理。

4、废渣分类1、检测化验为保证含重金属废渣治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及确保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健康安全,在治理实施的全过程中需对所涉及区域的土壤、空气、水和噪声环境进行监测,然后将监测结果与相应标准规或施工前的环境质量进行对比评价,并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还需配合对废渣进行取样分析监测,以便及时指导生产。

由于本项目规模大、检测样品多,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经济上考虑,都需要建立现场实验室。

对于样品需要进行以下检测:水:pH、色度、悬浮物、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要求进行。

空气:监测方法参照《污染场地环境检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噪声:监测方法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噪声标准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环境噪声限值,若机械噪声高于该标准,则需采取积极措施以控制噪声。

废渣土壤:本项目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将废渣分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检测指标为重金属(主要是镉、铅、砷、锌、铜等)浸出浓度、pH值。

实际挖掘过程中是很难进行废渣的分类的,因此在挖掘机即将开挖区域,须提前对此区域进行取样分析,进行分类。

然后当挖掘机挖掘此区域时,由生产管理人员指挥调度,按取样分析出的结果,将不同类的废渣分别装车运至临时堆场。

5、废渣运输挖掘的废渣用汽车运至各临时堆存区。

临时堆存区区域有限,必须将废渣堆高到10-15m,采用回旋上坡道路。

挖掘废渣上层时,挖掘机站立在地面往下挖掘,然后直接装上汽车,不需要修建运输道路。

挖掘废渣下层时,挖掘机站立在下层平台上面挖掘,汽车运输需要修临时道路至平台,采用双车道,路面宽9m,坡度≤10%。

(三)稳定化/固化处理1、实施路线重金属废渣处置工艺为:开挖——破碎——筛分——固化稳定化处理——填埋,按其污染程度等级进行不同强度的固化稳定化安全处置,重金属浸出含量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第Ⅰ类一般固废标准要求。

2、中试工程2.1中试目的基于《设计》提出的工艺路线,通过中试来确定稳定剂的投加方式、最佳投加浓度、最佳投药点以及投加时序。

同时考察稳定剂供货商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与甲方、监理方、施工方及其它配套商的合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确保工业化生产的正常进行。

针对所确定的工艺对处理设备进行试验,提前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确保成套设备可以实现预定的技术工艺。

锻炼核心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能力,为后继的大规模处置储备核心技术力量。

中试规模的实验是对工业化生产组织方案的全模拟,项目参与各方、人力、财力、物料储备、设备、工艺、现场控制等所有因素都将得以验证,所获得的数据对后续废渣稳定化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有效控制工程投资费用具有指导意义。

2.2时间进度1注:红色表示中试单位可以同时开工,蓝色线条代表供货商A,黄色线条代表供货商B,紫色线条代供货商C,绿色线条代表供货商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