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

2017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

自学考试0277《行政管理学》总复习重点资料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单选)·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行政的三种含义:第一,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行政:就是政府的行政机关实施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第二,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

第三,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美国学者古立克认为,行政是由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等功能构成的一个过程。

(七功能)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英国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

(多选)·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

(单选)·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单选)·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

(单选)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简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

(单选)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

(单选)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多选)·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

(单选)·“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

(单选)·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选)·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3.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①官僚制组织理论、②科学管理理论。

(多选)·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

(单选)·美国学者泰罗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

(单选)·法国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理论:管理过程理论。

(单选)·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法约尔。

(单选)·“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韦伯。

(单选)·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

1.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①行为科学学派②决策理论学派、③系统理论学派。

(多选)2. 行为科学学派。

·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理论基础,提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的自由经济制度三要素(单选)·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

进而建立了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人不仅仅具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单选)3. 决策理论学派。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代表是:西蒙(单选)·西蒙认为,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是:决策。

(单选)·开创了行政决策理论研究先河的是:西蒙的《行政行为》。

(单选)·林德布洛姆的决策理论被人们称为:渐进决策理论。

(单选)·综视决策理论的代表人是:埃佐尼。

(单选)4. 系统理论学派。

·系统学派的代表理论有:①行政生态理论、②权变理论。

(多选)·“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卡斯特。

(单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①新公共管理理论②政府治理理论③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多选)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②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③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④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⑤政府应提供回应性服务。

(多选)3.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

(单选)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

(单选)·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影响的著作:《行海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总论》)第三节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1.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单选)2.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是:①规范方法、②经验方法、③案例方法、④比较方法。

(多选)·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经验方法。

(单选)·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案例方法。

(单选)·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规范方法(单选)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行政环境的含义: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1. 行政环境的内涵:①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②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③行政环境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④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多选)2.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①复杂性。

②相关性与综合性。

③层次性。

④动态性。

(多选)3. 行政环境的类型。

(1)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分为自然行政环境、人造行政环境(多选)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多选)以行政区划or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分为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是: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旨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单选)·人造行政环境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环境。

(单选)·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社会环境(人造环境)。

(单选)·根据各种因素的作用领域不同,人们通常把人造环境因素细分为: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文化环境。

(多选)·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是:宏观行政环境。

(单选)·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宏观行政环境。

(单选)·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最真实、直接和实在的行政环境是:微观行政环境。

(单选)4. 行政生态模式。

·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高斯(最早把行政问题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研究)(单选)·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雷格斯。

(单选)5.雷格斯《行政生态学》“融合-菱柱-衍射”三种行政模式,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

①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

②过渡型社会(受限市场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

③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

·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雷格斯。

(单选)·过渡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的主要特性有:①形式主义、②异质性。

③重叠性。

(多选)6. 简述过渡型社会行政行为的特性。

(多选)(简答)(1)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真正的专业化分工。

(2)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

(3)正式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形同虚设。

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3.4.5.)1.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包括:①经济力量、②社会经济结构、③经济体制、④科技发展水平。

(多选)·从根本上制约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的经济因素是:经济力量。

(单选)3. 社会经济结构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简答)(1)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它必然对作为上层建筑主要成分之一的行政系统产生基本性影响和制约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职能就越广,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频率就越高。

(3)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高,行政效率就越高。

·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

(单选)4.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机制。

(单选)·经济体制直接影响行政系统的:①职能范围、②运行力式、③运行手段。

(多选)5.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被邓小平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科学技术。

(单选)6.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雷格斯。

(单选)·雷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的市场体制类型是:受限市场模式。

(单选)·“受限市场模式”的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

(单选)·“受限市场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①价格双轨制。

②全国市场的分割性。

(多选)(简答)第三节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最为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运行状况、②政党制度、③社会团体发达程度、④社会流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