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1学习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
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
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
(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
(随机板书)新车坐车、停车承诺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
指名发言。
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
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
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
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
(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
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
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
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二、学习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
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
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2、填写诗句千山()()(),万径()()()。
()()蓑笠翁,()()()()()。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5 江雪(柳宗元)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3[教学要求]1.运用工具书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自学能力。
3.了解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结合心理活动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从故事中领悟学会关心他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够自己读懂课文。
2.了解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结合心理活动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同“教学要求”)二、教具准备录像,投影,课件。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西游记》的故事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出示封面标题)。
书中讲述的惊险、神奇的鬼怪故事引人入胜,尤其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更是让人又佩服又喜爱。
这本书能够成为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因为它离奇的故事,书中对人物的描写也很生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另一位主人公,看看它是准?(画面出示猪八戒的头像)你对猪八戒有哪些了解?学生A:猪八戒既贪吃又懒惰。
学生B:我觉得猪八戒是个很热情的人,虽然有时很懒惰,但在遇到危险时却很勇敢,保护他的师傅。
学生C:唐僧能够去西天取经,孙悟空的功劳很大,可是没有猪八戒也不行。
(二)借助字典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猪八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贪吃、自私、懒惰、知错能改……2.再读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歇一歇徒弟筋斗嘴馋倒霉包袱舔嘴唇磕头嘀咕跌倒解渴3.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西天取经路上,猪八戒在去给师傅寻找食物的途中偷吃了一个西瓜。
孙悟空教训了他,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4.小组合作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老师:通过再次读书,你又了解了什么内容?学生A:我知道孙悟空教训他是想让他知错就改。
学生B:猪八戒虽然有些自私,独白吃西瓜,但他也是想了许多。
老师:那么猪八戒是怎样吃西瓜的呢?他在偷吃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我们一起来体会课文的写法。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写法1.自己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猪八戒心理活动的词句。
2.小组交流:这些词句都说明了什么?全班自由汇报,读句子与说理解结合。
3.讨论“吃西瓜之前”一段。
(第l—4自然段)学生a:猪八戒本来很懒,但是当孙悟空要出去采果子时,他为了能早点吃,所以才要求一起去,说明他很馋。
学生b:我觉得开始写猪八戒,不仅嘴馋,而且怕吃苦,他出门后一看天气酷热,就假装肚子疼,让孙悟空一个人去,为的就是想白己睡觉。
4.讨论“偷吃西瓜”一段。
(第5—9自然段)学生人:猪八戒偷吃西瓜时,心里也是很矛盾的。
他一方面因为口渴想先吃西瓜,但想到了师傅和帅兄所以又很犹豫,这说明他心中还装着帅傅和师兄。
学生a:我觉得猪八戒非常尊敬他的师傅。
他尽管那么馋,但只是先吃了自己和师兄的。
到最后,他实在是抗拒不了西瓜的诱惑,才吃掉了师傅的那一块。
尽管这样做不应该,但我倒觉得猪八戒很可爱。
学生b:我认为这一部分的心里活动描写非常生动,把猪八戒内心的矛盾都写出来了,我想用朗读的方式来汇报。
指名读课文,体会是否读出内心的矛盾。
5.讨论“被罚后认错”一段。
(第10—14自然段)学生A:当孙悟空采果子回来后,猪八戒因为偷吃西瓜感到很惭愧,所以不好意思马上吃。
学生B:¨孙悟空用西瓜皮教训、讽刺他时,他也不敢说出实活。
因为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感到理亏,所以只能“哑巴吃黄连”。
学生C:后来他明白是师兄在教训他,虽然很生气,但又不好说什么,我觉得这部分写得很有意思。
老师:大家理解得不错,你们还从中了解了什么?学生A:孙悟空教训猪八戒是让他懂得应该多关心别人,不能只想自己。
学生B: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心中多想想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观看录像,培养朗读能力1.老师: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你们愿意试着给这段内容配音吗?2.小组自由结合练习(播放无声音的录像)3.小组代表朗读配音,其他同学评价。
(五)总结全文老师:(课件出示,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原著)希望同学们能仔细地阅读原著,深人体会书中对人物的描写是怎样得生动具体。
四、板书设计35猪八戒吃西瓜捡西瓜——吃西瓜——踩西瓜皮知错就改关心他人五、课堂作业设计1.找到名著《西游记》读一读,再给好朋友讲一讲。
2.仿照课文将《西游记》里的小故事或其他童话进行改编。
3.从文中摘录你喜欢的句子。
4.知识加油站。
神奇的石林朋友,你见过茂密的树林,青翠的竹林,可曾见过神奇的石林?我们云南省的路南彝族自治县里,就有一座神奇的大石林。
石林里十分神奇有趣。
你可以顺着弯弯曲曲的路向前走,一会儿穿过石洞,一会儿爬上石树梢,一会儿来到小溪边,一会儿出现在青竹丛生的草坪中。
走着走着,突然没有路了,只要你勇敢,不怕苦,继续向前走,会突然像神话中说的那样,眼前又变出一条路来。
可是不一会儿,突然一块巨石横插过来,像一扇石门,把路隔断,不让人过去看那边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