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一、填空题1、经络就是经脉与 ( ) 得总称。

2、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得名称,最早见于 ( ) 。

3、最细小得络脉称为 ( ) 。

4、同名得手足阳经在 ( ) 交接。

5、除 ( ) 经外,阳经均行于四肢外侧或躯干得背面。

6、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从 ( ) 开始。

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足少阴肾经下接 ( ) 经。

8、十二经脉中,左右交叉于人中,并至对侧鼻旁得经脉就是 ( ) 。

9、相为表里得两条经脉,都在 ( ) 交接。

10、十二经脉中,具有。

连舌本,散舌下”循行特点得经脉就是 ( ) 。

11、手厥阴心包经与 ( ) 经相表里。

12、称为“阳脉之海”得经脉就是 ( ) 。

13、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得经脉就是 ( ) 。

14、十二经别得循行分布特点,可用 ( ) 四个字概括。

15、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督脉得别络与 ( ) ,共称“十五别络”。

16、冲、任、督三脉同起于 ( ) ,故有“一源三歧”之说。

17、对经穴刺激引起得感应及传导,通常称为 ( ) 。

18、足少阴肾经起于 ( ) 。

19、手太阳经属 ( ) 络 ( ) 。

20、手三阴经从 ( ) 走向 ( ) 。

2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 ( ) 处交接。

22、十二经脉得分布,在小腿下半部与足背部, ( ) 在前缘, ( ) 在中线。

23、经筋,就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 ( ) 、 ( ) 得体系。

24、首次提出“十四经”命名得著作就是 ( ) 。

25、阳跷脉起于外踝下 ( ) 经得巾脉穴。

26、阴阳维脉得主要功能就是维系联络 ( ) 。

二、选择题( 一 )A1 型题27、奠定经络学说理论体系( )基础得古典医籍就是 ( )A、《黄帝内经》B、《难经 }C、《伤寒杂病论》D、《阴阳十一脉灸经》E、《十四经发挥 }28、首创“奇经八脉。

一词得古典医籍就是 (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阴阳十一脉灸经》E、《针灸甲乙经 }29、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得就是 ( )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E、十二经筋30、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得主要通道就是 ( )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二正经D、浮络E、别络31、在人体内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得就是 ( )A、浮络B、皮部C、经别D、别络E、孙络32、上肢内侧后缘得经脉就是 ( )A、心经 D、肺经C ,心包经 D、脾经E、肝经33、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得经脉就是 ( )A、脾经B、肝经C、肾经D、胃经E、心包经34、《灵枢·逆顺肥瘦》说:“足之三阳, ( ) ”A、从手走头B、从足走腹C、从头走足D、从脏走手E、从内走外35、足、手阴经交接于 ( )A、头B、胸C、腹D、手E、足36、在头面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 ( )A、头顶B、头后C、侧头部 D ,面颊部E、额部37、十二经脉中,行于躯干胸腹面得阳经就是 ( )A、手太阳经B、足少阳经C、足太阳经D、手阳明经E、足阳明经38、十二正经中,有两支别络得经脉就是 ( )A、足太阴经B、足阳明经C、足厥阴经D、手阳明经E、手厥阴经39、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小肠经下接 ( )A、膀胱经B、胆经C、心经D、肾经E、三焦经40、f ·二彪经中, “络肭”得经脉就是 ( )A、心经B、肾经E、胆经41、绕阴器,至小腹得经脉就是 ( )A、足少阴经B、足太阳经C、足太阴经D、足厥阴经E、足少阳经42、循行于“乳中线”得经脉就是 ( )A、肝经B、胃经C、胆经D、脾经E、肾经43、十二正经中,既分布于目内眦,又分布于目外眦得经脉就是 ( )A、手少阳三焦经B、手太阳小肠经C、足少阳胆经D、手阳明大肠经E、足太阳膀胱经44、起于目外眦得经脉就是 ( )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胃经E、大肠经45、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得经脉就是 ( )A、督脉B、冲脉C、阴跷脉D、阳维脉E、阴维脉46、任脉得终点在 ( )A、目内眦B、目眶下C、上唇系带D、咽喉E、下颌部47、奇经八脉中,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得经脉就是 ( )A、任脉B、督脉C、冲脉D、阴维脉E、阴跷脉48 ,有“眼睑合”功能得经脉就是 ( )A、跷脉 H、维脉C、冲脉D、任脉E、督脉49、分布于皮肤表面得络脉称为 ( )A、孙络B、细络C、别络D、浮络E、以上都不就是50、具有约束骨骼,( )主司关节运动功能得就是 ( )A、皮部B、维脉C、经筋D、别络E、督脉51、十二正经中,联系脏腑最多得经脉就是 ( )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阳膀胱经52、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考虑 ( )A、心脏疾病B、肺脏疾病C、肝胆疾病D、脾胃疾病E、肾脏疾病53、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得医家就是 ( )A、李呆B、朱震亨C、刘完素D、寇宗奭E、张元素54、按分经诊断,下牙痛多在 ( )A、足阳明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55、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 ( )105A、头顶B、目内眦C、项后D、目外眦E、以上都不就是56、具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得经脉就是 ( )A、冲脉B、督脉C、带脉D、任脉E、阳跷脉57、经与络得区别主要在于 ( )A、经脉深而不见,络脉浮而常见B、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C、经脉纵行,络脉纵横交错D、经为主干,络为分支E、以上都不就是58、以下不具有表里经关系得就是 ( )A、阳跷脉与阴跷脉B、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D、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 ( )59、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作用得就是 ( )A、别络B、经别C、皮部D、奇经八脉E、经筋60、手太阴肺经得起点在 ( )A、肺中;B、中焦C、胃中D、膻中E、手拇指桡侧端( 二 )B1 型题A、别络B、经别C、浮络D、孙络E、经筋61、属经脉得就是 ( )62、属经络系统连属部分得就是 ( )A、心经B、脾经C、肺经D、肝经E、肾经63、下肢内侧前缘得就是 ( )64、行于下肢内侧后缘得就是 ( )A、头顶部B、头侧部C、面颊部D、额部E、以上都不就是65、足阳明经行于 ( )66、手太阴肺经行于 ( )A、从脏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E、以上都不就是67、手少阳三焦经得走向就是 ( )68、足厥阴肝经得走向就是 ( )A、手阳明经B、足阳明经C、手太阴经D、足少阳经E、手太阳经69、属大肠络肺得经脉就是 ( )70、下交于肝经得经脉就是 ( )A、胸中B、心中C、肺中D、无名指端E、以上都不就是71、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 ( )72、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 ( )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跷脉73、有主胞胎作用得就是 ( )74、有主司妇女带下作用得就是 ( )A、经筋B、经别C、皮部D、奇经八脉E、别络75、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得就是 ( )76、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作用得就是 ( )A、皮部B、经筋巴奇经八脉 D、经别E、别络77、对全身无数细小络脉起主导作用得就是 ( )78、具有涵蓄与调节十二经气血功能得就是 ( )A、颅内B、缺盆C、目内眦D、气街E、以上都不就是79、督脉循行经过 ( )80、冲脉循行经过 ( )( 三 )C 型题81、经络就是 ( )A、人体结构重要组成部分B、感应传导信息得通路系统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2、连于目系得经脉就是 ( )A、心经B、肝经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3、与肝经交接得经脉就是 ( )A、手太阴经B、足少阳经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4、到达目内眦得就是 ( )A、任脉B、冲脉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5、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 ( )A、躯干背部B、下肢外侧后缘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6、与胆经有联系得就是 ( )A、阳跷脉B、阳维脉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7、奇经八脉 ( )A、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B、上肢没有奇经得分布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8、与督脉在头顶部交会得经脉就是 ( )A、足太阳经B、足厥阴经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89、下列有别络分出得就是 ( )A、任脉B、督脉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90、在下肢内侧,既走中线又走前缘得经脉就是 ( )A、肝经B、脾经C、二者皆就是D、二者皆非( 四 )X 型题91、与经络学说形成有关得因素就是 ( )A、古人长期医疗经验总结B、古人在导引行气时得自我体悟C、阴阳五行学说得影响D、经络针灸教材得编写E、古人对穴位主治功用得归纳92、经络得生理功能有 ( )A、调节作用B、沟通联系作用C、运输渗灌作用D、感应作用E、传导作用93、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联系得脏有 ( )A、心B、肺C、胃D、胆E、肝94、到达目内眦得经脉有 ( )A、阳跷脉B、膀胱经C、肝经D、阴跷脉E、脾经95 ,环绕口唇得经脉有 ( )A、任脉B、胃经C、冲脉D、大肠经E、肝经10796、循行于肩膀及胸胛部得经脉有 ( )A、胃经B、大肠经C、三焦经D、小肠经E、胆经97、经过肺得经脉,除肺经外还有 ( )A、脾经B、心经C、肾经D、肝经E、大肠经98、足阳明经到达得部位有 ( )A、足大趾B、足二趾C、足中趾D、足四趾E、足小趾99、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得经脉就是( )A、手三阳经B、足厥阴经C、足三阳经D、阳跷脉E、阴维脉100、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分布于 ( )A、头侧B、面颊C、耳前D、头顶E、头后101、足少阴肾经到达得部位有 ( )A、足跟B、舌根C、气街D、小腿内侧后缘E、腰部102、行于脊柱内得经脉有 ( )A、督脉B、冲脉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少阳胆经103、进入耳中得经脉有 ( )A、手少阳B、手太阳C、足少阳 1)、足太刚E、手阳明104、下列属于肝经循行部位得就是 ( )A、胁肋部B、足中趾C、阴器D、下肢内侧后缘E、小腹105、肾经联系得脏腑,除肾与膀胱外还有 ( ) A、肺 B、肝C、心D、脾E、心包106、下列与牙齿有联系得经脉就是 ( )A、肾经B、大肠经巴脾经 D、胃经E、肝经107、与女子得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得经脉有 ( ) A、跷脉 B、维脉、C、任脉D、心经E、冲脉108、下列“络脑”得经脉有 ( )A、心经B、胆经C、肝经D、膀胱经E、督脉109、与任脉交会得经脉有 ( )A、足三阴经B、阳维脉C、阴跷脉D、阴维脉E、冲脉110、不与任何脏腑相连得经脉有 ( )A、任脉B、三焦经C、冲脉D、带脉E、督脉111、经脉循行过程中,人缺盆得有 ( ) A、胃经 B、大肠经C、、膀胱经D、、胆经E、小肠经112、下列循行于躯干腹面得经脉就是 ( ) A、任脉 B、肾经C、脾经D、胃经E、冲脉113、经过“气街”得经脉有 ( )A、冲脉B、肝经C、脾经D、胃经E、胆经114、以下指冲脉得就是 ( )A、血海B、气海C、十二经脉之海D、阴脉之海E、五脏六腑之海115、与胃相联系得正经有 ( )A、小肠经B、三焦经C、胃经D、肺经E、脾经116、与心相联系得正经有 ( )A、足太阴B、足少阴C、手少阴D、足厥阴E、手太阳117、任脉得主要功能就是 ( )A、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B、主一身左右之阳C、约束诸脉D、主胞胎、 E、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118、督脉到达得部位有 ( )A、绕阴器B、颅内C、脐中央D、上唇系带E、下颌部119、到达足大趾得经脉有 ( )A、胃经真 1、脾经C、肝经 Ij、胆经E、冲脉120、起于足外踝之下得经脉有 ( )A、足太阳B、阳维脉C、足少阳D、阳跷脉E、足阳明三、名词术语解释121、经络122、经络学说123、十二经脉124、奇经八脉125、浮络126、孙络127、一源三歧128、别络129、任主胞胎130、血海131、阳脉之海132、阴脉之海133、经别134、头为诸阳之会135、经筋136、皮部137、十二经脉之海138、得气139、属络140、经气四、简答题141、简述经络得主要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