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季养生ppt课件
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 因时膳食”。 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 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冬季大 棚西瓜不宜食用。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 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 润燥。
山药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饮食养生
冬季饮食宜适温少寒,
以保阴潜阳为指导思想。 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 寒保暖,人们应该适当 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 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 生冷食物。
体质不同 进补有别
寒性体质的人多手足不温、面色黄白、喜热食,可 适当食用姜、葱、橘子、鸡肉、牛肉、羊肉、狗肉、 酒等; 热性体质的多手足温暖、面色红赤、喜冷食、尿黄 等,可适当食用白菜、西瓜、梨百合、葡萄、萝卜、 鸭肉、猪肉、甲鱼等。 对一般体质的人,冬季宜多食瘦肉、禽蛋、鱼类、 豆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品,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 能力。但须注意燥热之物应适可而止,以免使内伏 的阳气郁而化热。
膏方适合下列人群
(1)无慢性疾病,但身体虚弱,经常感冒者; (2)中青年工作量过大,体力消耗透支过多,难以自身恢 复者; (3)中老年人繁忙操劳,体质下降,虽无明显疾病,但常 感疲乏困倦,精力下降和睡眠质量下降者; (4)体内有一些慢性疾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但相对稳 定,服用膏方以继续治疗,巩固疗效,改善症状,增强体质; (5)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包括肿瘤病 人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
核桃
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 不燥,不论男女老幼、 有病无病、体健体弱, 都适合食用。
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 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百合
红枣
有补肺、润肺、清心安 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 咳的作用。
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 补食品。与银耳、百合、 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运动养生
冬季外出锻炼也不应太早。阳光充足、天气
证药材的疗效。 临床较多使用的有野山参、鹿茸、天然冬虫夏草、阿胶等, 贵重药材在膏方中的含量比较高。 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选择多种药物组成方剂, 并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熬、去渣,将药汁经微火浓缩,再加 入辅料,如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收膏,形成稠厚的 糊状补膏 膏方口感好,每次服用量少且方便,易于长期坚持,便于存 储和携带,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中药剂型。
中医冬季养生
冬季特点
冬季,是一年四季之一,
包括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共6 个节气。 冬季,天寒地冻,草木 凋零,昆虫蛰伏,一派萧 条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 万物闭藏的季节。对此,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 暖。。
冬季应顺应自然规律
(1)晨炼要点——“必待日光”
(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 (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 (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 (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
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 的黄金时段,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 运动习惯量力而行。
现代认识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注重锻炼卫生
在冬季要注意锻炼卫生。清晨在冷高压的影
响下,往往会出现气温逆增的现象,即上层 气温高,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对流活动, 因而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滞留在下层。这时, 如果早早出外锻炼,会对身体有害。 冬季的早锻炼不要起得太早,应待日出后再 外出锻炼。此外,冬季锻炼前,应做充分的 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及关节扭伤。
中药养生
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 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 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 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冬季进补的较好选择。 最好用药膳等药食结合的方式。
中药膏方疗法
膏方是道地药材和多种贵重药材发挥作用的良好剂型,保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标准
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
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 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衰弱的状态。 养生家认为多数人短寿 的原因:除环境污染、 自然灾害外,人类多死 于无知。
养生的概念
养:护养、保养、调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 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 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中医养生的内容
情志养生
起居养生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 中药养生
情志养生
“暴喜伤阳,暴怒伤阴。”
——《黄帝内经》
“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愁
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 开方便之门。” ——巴普洛夫
起居养生秘诀
《黄帝内经》:“冬三 月,此为闭藏,水冰地 坼,勿扰乎阳,早卧晚 起,必待日光,使志若 伏若匿,若有私意,若 已有得,去寒就温,无 泄皮肤,使气亟夺,此 冬气之应,养藏之道 也”。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食物养生
冬季素食养生适合于喜欢 素食或血脂高的人。 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 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 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 虽有些夸张,却很有道理。 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 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 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食粥养生
中老年脾胃虚弱的人, 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 中益胃生津。 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因粥能补液填精,且水 分充足,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
穿衣
冬季要注意避寒保暖,以温
暖舒适为原则。 冬季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的阳 中之阳。对患有过敏性鼻炎、 风湿痛、慢性支气管炎、支 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 疡及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 暖背尤其重要。
居住
冬季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室温应以18℃~
25℃较合适,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室内外 温差过大,则容易感冒。 冬季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长时间紧闭门窗容易导致室内缺氧及细菌、 病毒大量繁殖。所以,在天气晴朗时要及时 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