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第二讲)

逻辑学(第二讲)


词项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 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 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外延表 达的是概念量的方面。在上面所述 的人的概念中,一切符合人这个概 念的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了它的 外延,如张三、李四;男人、女人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
词项的内含和外延存在着一 种反变关系,即外延越大内含 就越贫乏,反之,外延越小内 含就越丰富。
不同的语词也可能表达同一个词项。例如,“马 铃薯”和“土豆”是不同的语词,但它们表达同一 个词项。
(1)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词项 •这些不同的语词就是所谓的同义词,如,“医 生”、“大夫”、“郎中”都表达同一个概念 。 •再如,“我的妻子”这个概念,可以分别用“ 我的爱人”,“我的老婆”、“我的堂客”, “我屋里的”,“我那媳妇”,“我孩子他妈 ”等等来表示,而且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不同的 称呼,往往还有助于成功塑造人物的个性。
以下哪一项指出了上项推理中的一处缺陷?
A.体重只是正常婴儿成长的一项指标。
B.一些3个月大的小孩体重有17磅。 C.一个正常的小孩出生时体重达到了10磅是有可 能的。
D.平均体重增长同平均体重并不相同。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 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 其难。”
内涵
有语言、能思维、能制作和使用生产工具
小刘根据爸妈要求进行修改,把⑷、⑸删去,把⑴改为“大公司、大 企业”,把⑶改为“月收入5500元左右”。把修改后的“求职信”重新 发了出去。一个月以后,小刘终于收到一家单位的来函,经过面试,没 有达成协议。这时,同班同学大都已经找到了单位,小刘心慌了。
他来到系主任办公室进行咨询。王主任看了连连摇头说:“条件还是 太多,要求还是太高。来,我替你修改一下!”王主任拿起笔,把⑴删 去了,把⑵改为“提供培训机会”,把⑶改为“月收入4000元左右”。 小刘把王主任修改过的“求职信”又发了出去。不到两个星期,就有六 家单位回了函。经过面试,小刘很快就被某公司录用。 Q:求职信的修改过程,反映概念发生了变化?
原来这篇评论,分析了丰子恺画画的特点是人物 脸部大都没有眼睛鼻子,却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第一章 传统词项逻辑
词项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逻辑特性。 词项的内涵是指词项指称的对象所具有的特有
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明确一 个词项的内涵。 词项的外延是指该词项指称的一个或者一类对 象,也就是词项指称的对象的范围,通常根据某一 标准对一个词项进行划分,以明确该词项的外延。


外延
李白、杜甫、拿破仑、毛泽东、邓小平……
有一篇文章以《甜蜜的语言》汇集了各国对自己心 爱的人的称谓,读来饶有兴味:
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 人则 用“我的黄瓜”;美国人把恋人称为“蜜”; 芬兰人思念情人时,称之为“温柔的小树叶”;西 腊姑娘,对自己被他人称为“象黄金虫一样”,心 里就感到高兴;波兰人把自己的情人比喻为“饼干 ”;立陶宛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啤酒”,浪漫 的维也纳人用“我的小蜗牛”来称呼心爱的人;南 斯拉夫的加尔纽拉,则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 恋人的最炽热的感情。
(2)相同的语词表达不同的词项
这相同的语词就是所谓的多义词。如杜鹃可以 指某人,也可以指一种花,还可以指一种鸟; 再如冤家可以表示关系紧张的人也可以表示关 系亲密的人。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新闻报》有一天发表了 一篇评论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文章,题目是:“丰子 恺画画不要脸”。丰子恺看到题目后,大吃一惊。 心想:我与作者素不相识,无怨无仇,为何竞遭如 此辱骂?等到丰子恺读完全文后,却发出了会心的 微笑。
一、词项概述
传统逻辑所说的“词项”是指充当直言命题主 项和谓项的概念。例如:
(1)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2)有的教师是科学家。 (3)所有的腔肠动物都不是脊椎动物。 (4)有的教师不是科学家。
第一章 传统词项逻辑
所有的词项都是由语词表达的,但并非所有的 语词都表达词项。
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词项。例如:“外 语是我国高等教育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中的“外 语”,和“西班牙语是外语”中的“外语”所表达 的就是不同的词项。
第一章 传统词项逻辑
传统词项逻辑的核心内容是古希腊逻辑学家亚里 士多德创立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的推理形式(即推 理的逻辑形式)。
直言命题是由词项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
第一章 传统词项逻辑
第一节 词项
词项是组成命题的基本单位。弄清楚词项的定义 、种类以及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传统词项逻 辑的前提。
内涵与外延是词项的基本逻辑特征
1、词项的内涵∶
反映在词项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2、词项的外延∶
具有词项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
内涵: 含义
是什么样的

外延:适用范围 包括那些对象 量
词项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 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 性。它表达的是概念质的方面 。如人的内涵就是制造并使用 工具、从事劳动等。
正确把握这种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对我们 的工作、学习都有好处。在选举工作中可以 通过增加或减少内涵(即选举条件),来推 选出恰当的候选人对象(外延);在破案中 ,可以通过增加内涵(各种线索、条件), 来缩小作案人的范围;在人事工作中,可以 通过附加适当的条件,选拔各种人才。
在美国出生的正常婴儿在3个月大时平均体重为 12~14 磅。因此,如果一个3个月大的小孩体重只 有10磅,那么他的体重增长低于美国平均水平。
词项内涵与外延之间具有反变关系

属种关系的词项:内多外
动物
小,内少外大。



白马
小白马


外 延 小
案例:求职信的学问
小刘大学快毕业了,找工作成了当务之急,写了一封求职信,要求: ⑴国际跨国公司, ⑵提供出国培训机会, ⑶月收入8000元以上, ⑷提供住所 , ⑸交通方便,工作环境良好。爸妈看了后说:“要求是不是太多了、太高了 。”小刘认为自己专业比较热门,不愁找不到工作,条件当然要高、要 多。他把这份求职信复印100份,寄给有关单位。两个月过去了,“求职 信”石沉大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