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心理学【精选】
小琪说她只跟爸爸比较亲近,跟妈妈非常疏远。妈妈没有 给她任何关怀。她说妈妈对她的伤害比较大。小时候,她 的脚崴了,当时肿得老高,她就嚎啕大哭,妈妈却仍然在 那里做她的饭,根本不理,连看都没看一眼。小琪觉得, 虽然和妈妈一直生活在一起,但好像没有感情上的融合。 她说:“我看着她就有厌恶的感觉。比如我在玩电脑,我 妈突然在我后面站着,我就会非常厌恶。”从小到大,小 琪与妈妈的关系一直如此。前段时间,她还问过妈妈,说 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因为那天小琪正好是在厨房里做饭, 不小心让刀把手指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就流很多血,妈妈 也看见了,结果只淡淡问一句你怎么了,再没第二句话。 这使得内心一腔愤怒的小琪,逼出一句是不是妈妈亲生的 话来。
人类的依恋关系
动物的依恋: 印刻现象
• 印刻现象:在 动物个体生命 的一个特定时 期,由于遇到 某一特定刺激 而建立的一种 固定的行为模 式。
一项实验
由母亲抚养长大的猴子 由替代的母亲(毛绒绒的玩具
猴)抚养长大的猴子 不能成为好母亲:放任它们的
孩子任意的活动而没有给予保 护;拒绝照顾它们的孩子;在 身体上虐待孩子。
成“内部工作模型”。这种内部工作模型 是孩子人际交往的基础。
儿童的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 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 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 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 的焦虑和担心。
依恋关系理论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 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 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 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 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 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 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焦虑-矛盾型儿童的母亲
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 上对孩子不可亲近。
儿童似乎了解到,如果自己坚持寻求关注, 则母亲就能够做出反应,因而儿童始终保 持与照看者的亲近。
3 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
离我而去。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
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三种依恋类型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焦虑-矛盾型依恋
儿童依恋类型的测量
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 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 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现状。
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
1. 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很多玩具, 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3分钟)
2. 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 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进婴儿,与其游戏 (1分钟)
3. 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活动(3分钟) 4. 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第一次返回,
情境六: 陌生人进 行房间, 与婴儿一 起活动
情境七: 母亲再次 返回,重 新安顿婴 儿
观察的行为
实验者可以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 儿童的表情和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 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以此判断 母子依恋关系的性质。
安全型儿童
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 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 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
3分钟) 5. 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3分钟) 6. 陌生人进行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3分钟) 7. 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3分
钟)
情境二: 陌生人 (左)与 母亲(右) 一起坐着
情境三: 母亲离开, 陌生人与 婴儿在一 起
情境四: 妈妈返回, 安顿婴儿
情境五: 母亲离开, 孩子单独 留在室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避免 儿童遭受空袭的威胁,而将他们疏散到安 全的地方,当时有些父母不愿和孩子分离, 将孩子留在身边,一同躲避空袭。战后的 研究发现,离开父母被送到安全地方的孩 子,其表现的行为问题较之当时留在父母 身边的儿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
人类的依恋
人类依恋的发展
前依恋期(0~2个月) 依恋关系建立期(2~7月) 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在孩子两岁以后,孩子与特定个体逐渐形
如果一个婴儿没有机会与照看者建立情感 联系将会怎样?
在一系列重要研究中, Spitz 观察了在抚 养院中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在 3 到 12 个月间被他们的妈妈抛弃的,这些婴儿 被安置在一个大房子里,与其他至少 7 个 婴儿一起由一个护士看护。不象与妈妈分 离以前那样高兴和随和,在这里他们哭泣, 退缩,体重减轻,而且很难入睡。如果婴 儿认识的养育者不能代替婴儿的母亲,婴 儿的抑郁就会迅速严重起来。
回避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返回时,他 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
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 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 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 “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 子说话。
一些儿童会关怀双亲,以便增进互动,这 会儿童过早地成人化。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 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 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 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 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案例
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依赖他们或让他
1 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么担
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
2
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 会很紧张,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
也有点不自在
依 恋 类 型 测
试
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
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对陌生人比较 友善。
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焦虑-矛盾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 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
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当母亲回来后,他们 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 尖叫踢打来拒绝。
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 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 关心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