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 1) 环境地质条件解译 岩性与地层: 从 ETM 图像上清晰可辨, 花岗岩 区在 4、3、2波 段合成图像 上呈红色, 形态 上显 格 状、破碎状波纹形, 弧形沟谷发育, 大部分地区被冰 雪覆盖, 呈蓝色或白色, 地貌上形成高山区; 大理岩 分布区显浅红色, 块状纹形, 呈块状山地; 石英岩亦显 浅红色色调 , 但纹形呈条带状、格状, 形成带状山脊;
冰川地貌解译: 从 ETM图像上可以清楚、真实、 直观地研究各种冰川地貌的形 态特征。在不同的假 彩色合成图像上以醒目的色彩而区别于周围地貌,
911
干旱区地理
29 卷
并可准确地圈定全区各条冰川 的形态、规模、粒雪 盆、雪崩区以及冰川表面形态结构等。在 ETM 5、4、3 波段合成图像上, 粒雪盆呈浅紫、浅棕黄色, 大冰川 瀑布显紫红色。
本文是以省级科研项目 5黑竹沟风景旅游区生 态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6为依托, 应用专业遥感图 像处理软件对卫星图像进行处理、解译等工作, 做为 旅游资源调查分类评价工作的一种手段, 为旅游区 以后的旅游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y 收稿日期: 2006- 03 - 17 ; 修订日期: 2006- 07- 15
F ig. 6 The 753 bands Compose d im age
ofH e i ZhuGou A re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分析, 我们进行了旅游资 源信息提取, 建立了黑竹沟风景旅游区景观类型影 像解译标志。1 4- 102 2. 2. 1 制作的遥感影像图和三维模型 以下是用 ERDAS软件 制作的三维模型:
图 1 竹沟旅游区在四川省内的区位 F ig. 1 The Geograph ica l P osition ofH eiZhuGou scenery
成都至峨眉、乐山高速通道业已建成, 转至峨边 也已建成了二级水泥公路, 至成都的 24 6 km仅需 3 小时, 并有成昆铁路途径峨边, 为乐山市、成都市、四 川省乃至国内外客源赴峨边黑竹沟创造了良好的外 部交通条件。 (图 2)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 tion
2. 2 利用遥感图像进行遥感解译 通过目视解译提取遥感信息的基础是建立遥感
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解译工作正式进行 之前, 首 先结合非遥感信息源, 进行室内判读训练和野外判 读训练。室内判读主要指根据收 集到的资料进行 图像判读。图像判读指依据遥感影像的色调、灰度、 板块形状和纹理特征等 特征, 在不同的假色彩合成 图像上进 行判读。本文 研究用 ETM543、ETM753、 ETM432影像进行判读 (遥感影像图见图 4、5、6) 。
F ig. 4 The 543 bands Composed im age
ofH ei ZhuGou Area
图 5 黑竹沟地区 ETM4、3、2波段 合 成影像
F ig. 5 The 432 bands Com posed im age
of H e i ZhuGou Area
图 6 黑竹沟地区 ETM 7、5、3波段 合成影像
图 2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在乐山市的区 位 F ig. 2 The Geograph ica l P osition ofH eiZhu Gou
scenery area in LeShan C ity
91 0
图 3 技术路线图 F ig. 3 Techn ic route of tourism resources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峨边县境 内, 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接壤, 其地理坐 标为 102b54c~ 103b10cE, 28b51c~ 29b05cN。风景区地跨 黑竹沟 (斯合 )镇、勒 乌乡、哈曲乡和金岩乡, 总面积 为 575 km2, 其中规划游览面积 234. 63 km2。全区 海拔 高度在 1 050 m至 4 288 m 之间, 主要游览区 海拔高度为 1 600 m至 4 200 m左右。其景区入口 距峨边县城 47 km, 距乐山 144 km, 距峨眉 114 km, 距成都 246 km。 (图 1)
遥感是指从遥远的地方探测、感知物体, 也就是 说不与目标接触, 从远处用探测仪器接收来 自目标 物的电磁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研究, 确 定目标物的属性及目 标物相互间的关 系1 12。遥感 技术是集当代最先进、最尖端的光学技术、计算机图 像处理技术和探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具有高清晰度、信息丰富、形象 直观、现实性和立体感强等特点, 以及视野广、可重 复观测的好处, 而且成本低、效益好。很多实践证
第 29卷 第 6期 2006年 12月
干旱区地理
AR ID LAND GEOGRAPHY
Vo.l 29 No. 6 Dec. 2006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旅游资源调 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y
张瑞英, 何政伟, 张雪峰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 )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遥感成为了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新手段。阐述了 运用遥感新技
处景源内容丰富、景象多变的旅游区, 发展潜力 巨大。
关 键 词: 黑竹沟遥感应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中图分类号: TP79 F59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0- 6060( 2006) 06- 0909- 06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 旅游行业日益兴旺, 旅游业已经构成我国 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 不断开发新的 旅游景区, 扩大旅游文化内涵, 迎合日趋庞大的旅 游市场, 就成了当务之急。但是, 我国一些潜在的旅 游资源分布面广, 且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用常规方法 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大面积的资源调查和分类, 更 谈不上作开发评价工作, 所以采用遥感新技术则是 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并能达到多快 好省的目的, 获得显著效果。另外, 在遥感调查中还可以及时发 现旅游资源中潜在的自然危害因素, 以及在旅游资 源开发当中可能出现的危害状况, 为开发生态旅游 项目和保护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2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黑竹沟旅游区的 资源调查分类
2. 1 利用遥感进行黑竹沟旅游区资源调查分类的 技术全程
本文采用四川省乐山地区 2003年的 LANDSAT ETM 影像为主要数据, 利用国产 MAPG IS6. 6与 ER2 DAS8. 7配合 PHOTOSHOP 等软件, 对数据进行影像 预处理, 如辐射增强和彩色增强等标准片 处理; 将 ETM 8波段 15 m 分辨率的图像和 30 m 分辨率 ETM 影像融合, 综合它们各自的优势, 以 弥补单一图像 上信息的不足, 从而扩大了各自信息的应用范围, 大 大提高了遥感影像分析的 精度。利用研究区实际 测得的控制点和 1B 50 000的地形图资料, 做正射 校正, 制作正射校 正影像图。笔者通过正射影像图 和野外的实际工作建立旅游区的遥感解译标志来解 译旅游资 源和资源调查分类评价。本文还生成了 旅游区的 DEM模型和 3D 模型, 进行旅游区全景展 示, 具体的技术路线 12, 32 (图 3)。
6期
张瑞英等: 遥感技术在黑竹沟风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中的应用
野外判读训练主要是利用 GPS 接收仪在野外对各 个选择 的点进行定位, 确定研究区地貌类型、地面
景观状况, 结合影像上的对应点进行判读, 分析 不 同景观类型的图谱特征, 建立相应的影像解译标志。
图 4 黑竹沟地区 ETM 5、4、3波段 合成影像
明, 遥感技术为旅游资源调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 段。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应用 遥感技术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历史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年代, 而我国开展这 类调查和评价也只有 十余年的历史, 进展较快。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位于峨眉山附近, 是我国省 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同时也是乐山市旅 游区结构中的三大支撑点之一, 是打造 / 中国第一 山 0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拥有丰富的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由于 景区内地质条件复杂, 目前交通条件较差, 给旅游 资源的调查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技 术, 结合现场调查, 参考有关资料, 顺利的完成了资 源调查和分类评价工作。另外, 前人从未就遥感影 像进行 3D 模型研究, 从而缺少这方面的信息提取, 在本文作了尝试性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四川省科研项目 / 黑竹沟风景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0 作者简介: 张瑞英 ( 1980) ), 女, 山西省阳泉市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 E - m ai:l zry8063@ 163. com.
干旱区地理
29 卷
1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基本情况及环境 开发条件
片岩、板岩分布区地形上多呈山坳负地形成尖棱 状山 脊。
褶皱: 在 ETM5、4、3波段假彩色合成遥感影像 上, 主要分布在官科河两岸及马鞍山山脊 两侧。植 被覆盖度良好, 呈绿色色调, 分布大致对称。
断层: 宜坪 ) 万 坪断 层。断 层面 倾向西, 倾 角 50~ 60b, 为冲断层性质。在峨边金岩 一带, 断层有 分而复合现象, 形成宽 3~ 4 km的断裂带, 这些分支 断层均倾向西, 倾角 30 ~ 50b, 在剖面上排列成 / 叠 瓦状 0或成 / 入字状 0。
图 7 黑竹沟地区三维模型 F ig. 7 The Three- D im ensiona lM odel of
H e i ZhuGou A rea
2. 2. 2 旅游资源信息提取分析 信息提取工作主 要依据影像的色调、亮度等信息, 确定地物类别 1 42。 信息提取主要在 753, 432、543等假彩色波段图像上 进行。
地质灾害解译: 黑竹沟风景旅游区发育在断裂 密布的狭窄断裂谷中, 区内 地质灾害主 要有 崩塌、 滑坡、泥石流。
黑竹沟地区崩塌十分发育, 在 ETM7、5、3波段 合成图像上可见陡壁形成的黑色三角面 , 呈锯齿状 连续分布。而沿官科河地区第四纪堆积物发育, 是 滑坡、泥石流易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