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主义学习论

行为主义学习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爱德华· 李· 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 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 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 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 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 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 士。
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
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 (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 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 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二、斯金纳的操作 性条件作用
• 斯金纳,即B.F.斯金纳(1904—1990) 是
• 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 被
• 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
• 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 到
• 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 心
• 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LOREM IPSUM
LOREM
饿猫迷笼实验
• 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 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 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 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 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猫第一次被放入迷 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 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在这些 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 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 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 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桑代克记下 猫逃出迷箱所需时间后,即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 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过乱抓乱咬的过程,不 过所需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 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 排除,以致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即去按动踏 板,跑出迷箱,获得食物。
LOREM IPSUM DOLOR
伊凡· 彼德罗维奇· 巴甫洛夫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 日)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 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 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 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 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 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生理学 奖。
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
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 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 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
科学、政治和玄学。
一个典型的体现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实验 ——情绪化的小罗伯特
小艾伯特实验是一个显示人类籍由经典条 件反射获得经验和行为改变的实验,也是一个 刺激泛化的例子。它是在1920年由约翰· 布罗德 斯· 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莎莉· 雷纳在约翰霍普金 斯大学进行的。
约翰·华生和罗莎莉·雷纳从一所医院挑选了9个月大的
艾伯特进行这项研究。艾伯特是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斐马克诊所一名雇员的儿子”。
实验开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 础情感测试:让他首次短暂地接触以下物品: 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 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结果发现,在此起
点,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相关实验
•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 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 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 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
LOREM IPSUM DOLOR
•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 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 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 师。 •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 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作用
• 经典性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也被称作巴普洛夫条件作用或者条件 反射,它是联想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有机体会学会将刺激联系起来。 在经典条件作用下,中性刺激与有意义的刺激(无条件刺激)产生联结,并获 得诱发类似反应的能力。经典条件作用首先被伊凡· 巴普洛夫论证。
• • • • •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 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 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 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 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他认为心理 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 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 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还把 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动物研究、 儿童教养和广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学客 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 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基本观点 • 1、把重点放在外显的行为之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机、需要的
满足等内部心理方面。
• 2、强调环境条件和刺激,但并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 以及 • 3、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一反应行为一行为的结果。
•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由美国心理 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 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 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 斯金纳提出要注意区分“引发反应”与“自发反应”,并根据这两种反应 提出了两种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 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如在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狗看见食物或灯光就流唾 液,食物或灯光是引起流唾液反应的明确的刺激;后者是指在没有任何能 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如白鼠在斯金 纳箱中的按压杠杆行为就找不到明显的刺激物。应答性行为比较被动,由 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 控制。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写字、读书等等。[1] • 据此,斯金纳进一步提出两种学习形式:一种是经典式条件反射,用以塑 造有机体的应答行为;另一种是操作式条件反射,用以塑造有机体的操作 行为。西方学者认为,这两种反射是两种不同的联结过程:经典性条件反 射是S--R的联结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R--S的联结过程。
大约两个月后,当小艾伯特刚超 过11个月大,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 进行实验。开始时,把艾伯特放在 房间中间桌上的床垫上。实验室白 鼠放在靠近艾伯特处,允许他玩弄 挥它。这时,儿童对白鼠并不恐惧。
当白鼠在他周围游荡,他开始伸手触摸白鼠时,华生和雷纳就在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 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毫不奇怪,在这情况下,小艾伯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 起来,并表现出恐惧。经过几次这样将两个刺激配对,白鼠再次出现在艾伯特面前。 这时,他对白鼠出现在房间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显然, 这名男婴已经将白鼠与巨响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这个实验让人疑惑的是,小艾伯特似乎推广了他的反应,在实 验的17天后,当华生将一只(非白色的)兔子带到房间,艾伯 特也变得不安。对于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华生戴上 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出现在他面前,他都显示出相 同的反应,不过艾伯特并不惧怕一切有毛发的东西。
• 只要出现其中一种事件,人就能够想起另一件事件,前者是激活 行为的事件,叫做刺激;后者是可以观察的对刺激的回应行为, 叫做反应
关键概念:
•无条件刺激(us,unconditioned stimulus) •无关刺激(ns,neutral stimulus)
•条件刺激(cs,conditional stimulus)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 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 关于经典条件作用的知识可以帮助你理解重要的日常行为,比如在情绪与偏好上,如果你对生活中的实 践特别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情形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为什 么自己对某些东西有着强烈的偏好?你可以退一步问问自己,这是否是经典条件作用的产物? 想想以下这些情景: ◆你认为你会愿意吃做成了狗屎形状的奶糖么? ◆你知道那个装糖的容器错误的标成了毒药,你认为你还会愿意喝从这个容器加糖的糖水么? ◆你认为你会愿意喝浸泡过消毒蟑螂的苹果汁么? 如果这些情景中的每一种都让你说"决不!",你其实并非个别的例子。经典条件反射---“这真恶心”或者 “这有危险”---胜过了这东西其实没问题的知识。由于经典条件反射不是通过有意识的思想形成的,它们也很 难通过有意识的推理来排除!
对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反思 ——“一打婴儿”的名言
•华生最著名的一段言论,是夸耀他能够将任意12名人类
婴儿,并且使用行为技术,创造成他所想要的任何类型
的人(“乞丐和窃贼”)。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 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 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 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 的职业与种族。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反主张 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1930)
第 二 节
LOREM IPSUM DOLOR
•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作用 •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