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荷叶提取物工艺的研究

论文-荷叶提取物工艺的研究

荷叶提取物最佳工艺的研究摘要:荷叶提取物有较好的调节血脂功效,有药理[1]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组分为荷叶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

并且目前荷叶生物碱[2]、黄酮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缺少方便有效的分离分析荷叶生物碱和黄酮的方法[3],限制了对荷叶资源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本实验通过对荷叶生物碱、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寻找荷叶提取物的最佳工艺,以期为荷叶提取物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荷叶提取物;黄酮;生物碱;分离纯化Abstract: Better 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 effect of the extract from Lotus leaf,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group into the alkaloid from Lotus leaf, its main activity of flavonoid compounds. And Lotus Leaf alkaloids, flavonoids in demand now increasing, but the lack of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 of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alkaloids and flavonoids in Lotus leaf, limi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Lotus leaf. This experiment by alkaloids from Lotus leaves,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flavonoids, finding best technology of Lotus leaf extract, for in-depth research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tus leaf extract of reference.Key words: Lotus leaf extract; flavonoids; alkaloids;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1.前言荷叶属睡莲科植物(Nelumbo nuxifera Gaerth)的叶片,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和药物[4],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国荷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荷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深入发展荷叶产业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5]。

荷叶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在医学中应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范围广泛。

其性味苦、涩,平。

入心、肝、脾经,能清热解暑,散瘀止血,并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前人有“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的记载,足见其具有良好的降脂减肥功效[7]。

荷叶提取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众多,主要活性组分是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8],但它们各自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尚不清楚,且将单味荷叶黄酮、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的具体含量也未见报道。

本实验通过用最简方法对荷叶黄酮、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黄酮、生物碱,并对它们进行各自的含量测定,以比较荷叶黄酮、生物碱的含量多少。

为有效开发利用荷叶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其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明确荷叶中活性成分降血脂的机理,为揭开其化学本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好的帮助人们意识到荷叶产品具有无副作用且经济绿色环保等优势。

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好荷叶这一广大天然资源,对开展荷叶提取物对降血脂功能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实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2.1.1实验材料衡阳南华大学校园内池塘中的新鲜荷叶(采于七月尾)。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乙醇溶液(95%、90%、80%、70%、60%),乙醚(80%、75%、70%),1:1稀释浓盐酸,稀盐酸,NaOH溶液(60%、55%、50%)石油醚。

2.1.3 实验仪器500ml 三角锥形瓶5个,250ml烧杯9个,500ml 烧杯9个,研钵3个,玻璃棒2根,500ml量筒1个,水浴锅,干燥箱,粉碎机,电子分析天平,真空泵,旋转蒸馏仪,试管10个,层析滤纸。

2.2 实验方法2.2.1 材料处理将摘取回来的新鲜荷叶植株先出去硬杆较严重的部分,接着用软毛刷蘸取少量洗衣粉除去荷叶表面的尘埃和油脂类物质,冲洗干净,然后将荷叶剪成合适大小放于阳台上稍微风干,后期盛于干燥箱中充分干燥,之后将干燥的荷叶用粉粹机足够粉粹,最后将荷叶粉末装于500ml烧杯中并密封起来防污染。

配置实验所需的溶液浓度如下:乙醇溶液(95%、90%、80%、70%、60%),乙醚(80%、75%、70%),1:1稀释浓盐酸,稀盐酸,NaOH溶液(60%、55%、50%)2.2.2 荷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1)取9个500ml的烧杯洗干净干燥后贴上标号,标为1,2,3,4,5,6,7,8,9,再取9个分液漏斗,同样贴上相对应的标号1,2,3,4,5,6,7,8,9。

(2)用电子分析天平称取45g含有较丰富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荷叶粉末于500ml的9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个盛5g荷叶粉末,用适量蒸馏水润湿,再各加入1:1稀释浓盐酸200ml(使生物碱成为无机酸盐而溶于水中),搅拌均匀。

(3)在标号为1,2,3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浓度为60%的NaOH溶液各100ml,标号为4,5,6的烧杯中加入浓度为55%的NaOH溶液各100ml,标号为7,8,9的烧杯中加入浓度为50%的NaOH溶液各100ml(使生物碱游离出来)再搅拌,静置1小时后溶液明显分层,粉末浮至上层,溶液呈棕绿色,将下层溶液倒入相对应的标号分液漏斗中。

(4)将在标号为1,4,7的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浓度为80%的有机溶剂乙醚各50ml,标号为2,5,8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75%的有机溶剂乙醚各50ml,标号为3,6,9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度为70%的有机溶剂乙醚各50ml,萃取游离的生物碱,萃取后去下层液体至洗干净了相对应的标号烧杯中。

(5)用旋转蒸发仪,蒸去有机溶剂得到较纯的生物碱。

(6)对生物碱进行称量和鉴定。

表一各个烧杯中所得荷叶生物碱的质量2.2.3 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取5个500ml三角锥形瓶洗净干燥,然后标号1,2,3,4,5。

(2)用电子分析天平称取25g含有较丰富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的荷叶粉末于5个锥形瓶中各5g。

(3)在装了荷叶粉末并标有1,2,3,4,5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95%、90%、80%、70%、60%的乙醇溶液各300ml,充分搅拌后80℃水浴浸提2h,浸提两次再过滤,合并滤液得荷叶乙醇粗提液。

(4)去除荷叶乙醇粗提液中的叶绿素、叶蜡:用石油醚(浓度和体积与乙醇相同)对粗提液进行萃取,将石油醚萃取部分蒸干,回收石油醚,将乙醇部分蒸干,回收乙醇,得荷叶浸膏。

(5)去除荷叶浸膏中的蛋白质、糖类:将荷叶浸膏用95%乙醇溶解,再将滤液进行真空干燥,得荷叶黄酮。

(6)将提取到的荷叶黄酮进行称量和鉴定。

表二各个三角锥形瓶中所得荷叶黄酮的质量3.实验结果与分析3.1 荷叶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2.2.2的操作步骤提取分离纯化得到荷叶生物碱样品,5g荷叶粉末得生物碱最多为0.79g,进而知研究所得最佳工艺如下表。

且通过计算荷叶生物碱的提取率为15.8%。

表三荷叶生物碱提取的最佳方案烧杯号 NaOH浓度(%) 乙醚浓度(%) 得荷叶生物碱(g)1 55 80 0.752 55 75 0.793 55 70 0.783.2. 荷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2.2.3的操作步骤提取分离纯化得到荷叶黄酮样品,5g荷叶粉末得黄酮最多为0.74g,进而知研究所得最佳工艺为加70%乙醇80℃水浴浸提2h两次后的粗体液纯化而得。

且通过计算荷叶黄酮的提取率为14.8%。

4.讨论近几年国内外对荷叶提取物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本次荷叶提取物最佳工艺最原始最简便的试验中,荷叶生物碱和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5.8%和14.8%,效率没有预期的高但也算相当成功。

综合考虑,这可能与本次试验各种药品的剂量、浓度以及药品的种类选择有关,另外本校实验室的综合条件限制也带来了很大不便影响;荷叶提取物中本身含有相当多的杂质,成分复杂、不便分离也是热点之一。

由此,荷叶生物碱和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还有待继续探究。

5.参考文献[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 第五册)[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 王伟,谭晓梅.荷叶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1): 50−51.[3] 赵俊,王洪章,高敏燕,等.荷叶中荷叶碱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药,2003,34(10):916-917.[4] 陈海光,余以刚,曾庆孝.荷叶保健饮料的研制[ J].食品与机械,2002,88(2):38.[5] 孔文琦,李严巍 .荷叶活性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7(6):22- 24[6] 陈海光,佘以刚,曾庆孝.荷叶功能成分的提取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1,(5):16-17..[7]郑虎占,董泽宏,余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 1卷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597-619.[8]罗金波,肖文军,刘仲华.荷叶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08,18(3):9 -21.[9] 曾虹燕,苏杰龙,方芳,等不同方法提取的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 578-582.[10]蒋益虹.荷叶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11]陈希平,杨鹏,张阳德.荷叶中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48 -760.[12] 许腊英,毛维纶,江向东,等.荷叶降血脂的开发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123):42-43.[13]凌和平,王建荣,李良俊,等.荷叶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9,(16):10 -13.[14] 陈灏珠,金雪娟.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02,4(11):1- 6.[15] 许腊英,毛维纶,江向东,等.荷叶降血脂的开发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123):42-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