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警力不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境内外、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等给公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特别是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和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我国警力不足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公安机关自身的问题,也不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而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所造成的,警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更影响了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试对当前我国警力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解决我国警力不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警力不足原因对策一、警力的概念警力,从习惯意义上理解仅是代表警察的数量,但是从深层次意义上理解,警力代表着警察的素质以及警察的组织指挥、装备、后勤保障等因素的总和。
警力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系统地进行社会安全控制的社会力量。
既包括警察的数量, 又包括警察的素质、对警察的组织指挥、警察装备、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
警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 它不仅关系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 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
二、当前我国警力不足的原因警力不足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而且要引起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影响我国警力不足的原因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当前的国内外形势等诸多因素,是各种内外因素交错而成的。
(一)影响我国警力不足的外部因素1 、我国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当前,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财物和信息流动频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却相对滞后,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外来暴力、色情等腐朽文化渗透等原因,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犯罪总量增加,恶性程度提高,社会危害性加大,隐蔽性增强;犯罪手段升级,智能化程度提高;黑恶势力犯罪仍然存在,犯罪组织化趋势明显,抢劫、盗窃等侵财犯罪和涉毒犯罪居高不下;犯罪人员呈现低龄化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上升等。
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负担,公安工作量的加大和负担的增加彰显出了我国警力的不足。
2执法要求越来越高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和审判制度作重大修正,并新增四个特别程序,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贯彻始终。
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发展和进步,也给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工作带来重大挑战。
这些情况在基层派出所反映地尤为明显,办案的时间比以往更长,此外严禁刑讯逼供在某种程度上也对提高办案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间接地削弱了警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公众素质、文化水平及法制观念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和服务的要求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基层执法民警必须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然而许多办案民警还没有完全过渡过来,不适宜当前的执法环境,导致办案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警力的下降。
3、警力编制不足警力资源是开展警务活动的第一资源, 警察编制管理是警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长期以来,受国家严格控制公安专项编制的制约,警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目光都聚焦到向科技要警力、向教育要警力等内部挖潜措施上,而忽视了警察编制这一基础研究对象. 公安机关警察编制总量明显不足。
中国内地的警察(特指公安系统)约有170多万,但警力实际上是严重不足的,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公安局目前约有3万名警察,和香港的差不多,但广州的人口却多达1800万人,每名警察为600人服务,警队压力是非常大。
中国香港目前约有3万多名警察,4000多名辅警(香港辅警上班期间拥有和正规警察一样的执法权),平均每位警察(或辅警)为205人服务。
虽然中国内地的警察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但相对来说警力是缺乏的。
4、警用装备相对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国警用装备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现代化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公安第一线,但警用装备相对来说还是落后,比如说:(1)中国的警用装备与国外警用装备存在差距,以美国为例,现在美国各大城市的警方基本上都装备了一种现场勘察车,上面装备了血检、痕检、指纹比对及其他物证检验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接到报案后,它可以跟随办案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在现场获得的证据,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而我们在现场获得了一些物证后大都无法处理,还必须要送到有条件的上级单位进行鉴定。
再比如美国警用车辆上的车载计算机系统十分先进,一个美国警察可以通过车载的计算机,实现与指挥中心、警用信息中心等系统的联网,在几秒钟内就可以调出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2)国内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水平差距导致的警用装备的落后。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区警用装备水平的差异就非常明显。
比如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厦门、珠海等地的“110报警系统,从硬件设施上讲,可以同美国的纽约、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的报警系统相媲美。
然而,中西部及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经费短缺,警用装备仍然相当落后,在近期内地出现暴恐袭击之前,许多基层派出所甚至连把手枪都没有。
(二)影响我国警力不足的内部因素1、警力资源内部配置不尽科学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公安机关警力资源内部配置不尽科学,机构设置不合理,警力分布失衡,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警力配置头重脚轻。
有的科所队只有五六个民警, 领导与内勤还占了一半。
机关和综合部门人员偏多, 业务部门警力偏少,警力分布呈“倒金字塔”状,做领导的人越来越多,干实事的人越来越少。
另外,警力配置中职能模糊不清,导致好的、有利的事大家争着做,不好的、无利的就相互推诿,笔者工作过的派出所就是这样,有能够“创收”的案子出现时大家都抢着去处理,遇到群众因为生活琐事来调解的案子事都躲得远远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了警力的不足。
2、公安机关运行机制不尽科学公安机关运行体制不科学浪费警力资源。
一是,长期以来公安机关除了处置突发事件和整治专项斗争之外,其他都与普通行政机关一样执行作息制度,使得警力在时空与治安管理之间存在不少磨合。
二是同级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各行其是,对企事业单位的和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和安全检查也是如此,存在重复检查现象比如,许多地方社会治安是由派出所、刑侦队和巡警队共同管理的,而刑侦中队、巡警中队均属于“派驻制”,这样一方面容易导致警力分散、多头指挥、大大脱节形成不了合力,警力分布上出现重复布警、浪费警力的现象。
三是公安机关内部对案件管理的制度也不尽合理,管理起来要么一窝蜂,要么有空隙。
3公安工作科技含量还不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今社会,警与匪的较量,已不再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耗神费力的消耗战,而是充满技术含量的科技战、信息战。
我国公安机关目前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
公安科技队伍的状况不是很适应公安信息化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科技技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影响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进一步落实。
部分民警素质还不适应现代警务要求。
目前, 大多数公安保卫和安全防范任务仍靠人力密集型的做法来完成, 特别是警务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电子警察”普及率不高。
4、非警务活动较多,挤占了一部分警力各种非警务活动也牵涉了公安机关的不少工作精力。
由于信息警务的需要, 办案信息的输入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民警的工作量。
各种考核、报表要占用民警的不少工作时间。
如遇领导莅临检查,还需增加一项“应付检查的能力”。
《2011年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再此之前不少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拆迁任务让警察出面为相关职能部门“助威”、“壮行色”。
另外,群众对公安机关权威的过度依赖所产生的非警务活动。
由于公安机关具有法制赋予的强制力和威慑力,公安机关和民警受到求助群众的特别“青睐”,有事找民警成了群众习惯性的思维定势。
比如,有些群众发生诸如邻里纠纷、夫妻不和、经济纠纷等,都习惯找派出所调解,而只有小部分才求助于司法行政机关等其他调解渠道。
过多的非警务活动让有限的警力难以集中于正常的警务工作。
(三)我国警力不足受民警自身因素的影响1、民警综合素质偏低民警的综合素质不高致使我国警力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基层公安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民警在整体素质和能力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一些民警办案方法粗暴、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时常发生,群众反映强烈。
另外,我国警察队伍存在结构断层、年龄老化等问题。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成效,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2、民警保障机制的缺陷民警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地区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为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公安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负担,但有的地方受经济实力的制约导致其难以兑现。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领导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跑财政、要钱、抓“创收”等等,造成了公安工作警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次,虽然同为警察,待遇不仅仅有区别,甚至相差悬殊。
如我国沿海警察的工资待遇每年约为8 万元至10 万元左右,而内地警察的工资待遇每年约为3 万元左右。
相比之下这容易挫伤部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安工作任务艰巨、危险性大、紧张度高、民警伤病突出再加上连续作战,休息时间得不到保障,民警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不少民警积劳成疾。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历代军事家在作战前必须完成的首要动作,这就是后勤保障的系统工作。
警民保障机制的缺陷,使民警办案效率大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警力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警力不足的对策(一)改善公安运行机制,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
1、改善公安运行机制。
随着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与低效落后的预防控制体系及手段的矛盾日趋明显,改善公安运行机制,一是要改革现行的公安机构设置,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建立“小机关、大基层”的新格局;二是要优化基层警力的分配,切实做到警力下沉,尤其是新录用的民警下到一线充实基层。
要注意发挥警力整体效应,追求警力要素的适宜质量,使其精细搭配,扬长避短,以组合成一个充满活力、高效优化的警力结构。
使“警力跟着警情走”,根据发案情况适时调整警力部署、保持最佳比例。
2、进一步明确基层公安机关的任务,减少非警务活动。
基层公安机关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约束公安机关非警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做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以解决公安机关“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尴尬局面,从而有效规范警务活动,真正做到为公安机关减负。
要增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规范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明确公安机关的任务,把有限的警力投入到繁重的警务活动之中。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之下处理为群众服务与公安机关管的了、管不好和不该管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减少公安机关自身的非警务活动,使警察职能回到法律规定的轨道上来,发挥警力的最佳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