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牛的繁殖管理

奶牛的繁殖管理


目标:生殖管理
达到产犊间隔: 最大化的时间花在泌乳曲线的最高盈利周期
如何完善产犊间隔
在不同条件的最理想的产犊间隔中: 1.牛群(当地的经济条件) 2.在牛群之内的奶牛(牛奶产量)
摘要:
产犊间隔使牛群的生产潜力完善 12个月的产犊间隔使我们最想达到的
延长产犊间隔对牛奶生产的期限有负面影响(牛奶单 产)
生殖管理的一般定义 所有人的活动是为了达到牛群受精率和坚实,持久的生殖
生殖管理 最佳的产犊间隔
牛群中最佳的产犊间隔是根据: 1.牛奶生产的水平(延长) 2.持久的奶产量(延长) 3.小牛的价格(不再重要)
产犊计划对牛奶供应是有益的(短暂的/延长的)
目标:生殖管理
是为了获得:
奶牛在泌乳早期怀孕率能有高的比例
W.V.P.和A.V.P.的关系
实际的自愿等待期 影响持续时间的因素: 1.发情不规律牛的比例(%) 2.发情期的探测效率(%)
繁殖间隔-浪费的天数 第一次人工输精直到有效人工输精间隔的天数(怀孕)
如何把WVP和AVP的间隔减小到最低 1.增加发情期探测的效率 2.减少牛群中发情不规律牛只的比例% 对在发情期检测不到发情的牛只注射PG
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意思是能做更多正确的小细节
自愿等待期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所预计的时间 从产犊到第一次配种现在的时间
第一步:产后的常规检查 兽医检查最近产犊的动物(直肠检查)。产后的5-12天 早的检查到亚临床疾病和尽早的治疗 奶牛要在治疗后的3-7天再检查直到治愈
第二步:在发情周期不得检出免疫证计划的疾病
开始配种 等待时期+配种时期
繁殖间隔持久受这些因素影响:
4.牛在配种间隔时期出现繁殖障碍的比例(膀胱,子宫炎,乳腺炎)
5.妊娠诊断为-的牛只比例 6.在配种间隔期内更快的返情 -尽早鉴定人工输精后返情的牛只 -对没有怀孕的牛尽快复配
繁殖间隔持久受这些因素影响:
1.发情探测效率(不要对受孕的牛输精和对返情的牛再输精) 2.受精率 3.胚胎早期死亡率
分析和评价奶牛群生殖效率的下一个通用的变量
生殖效率是最通用的判断
产犊间隔描述的是奶牛从产犊到下次产犊的间隔 天或者月
生殖变量分为两个部分 群体变量
1.受精率(%) 第1次人工输精 2.受胎率(%)
总的人工输精次数
3.生殖淘汰率(%)
结论
2个泌乳期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时间花在“泌乳高峰”和 更少的时间花在泌乳末期的低产上。
繁殖的结果是: 1.新生小牛(替换小乳牛或者小肉牛) 2.启动牛奶生产
在奶牛群里,每天的牛奶生产由什么决定:
1.在如何给定时间内的牛奶产量(80%)
2.哪些是影响个体牛产奶水平的因素: -奶牛的遗产潜力 -营养水平 -泌乳阶段(泌乳天数)
生殖和牛奶生产之间的关 系
生殖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至关因素 奶牛最好一年产一个犊牛 奶牛在产完犊牛后立刻开始产奶 牛奶生产将在她再产犊时停止
生殖管理摘要
主张在自愿等待期后进行人工受精 把发情探测摆在最有先 鉴定不怀孕的牛要早的人工输精
尽快复配不怀孕的牛
生殖效率作用于影响牛奶产量的两个因素: 牛奶产量的比例泌乳阶段(泌乳天数)和平均牛奶产量
生殖的变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个体的变量 1.自愿等待期(天数) 2.生殖期或者浪费的天数(天) 3.开始配种的时间(天) 4.产犊间隔(天,月)
生殖的变量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为两个部分: 1.个体的变量 2.群体的变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