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永词二首

柳永词二首


望海潮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
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 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 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 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 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 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 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猪羊。”
• 2、善于铺叙。铺叙就是运用大量的笔墨从不 同的角度祥尽叙述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一种手法。 目的是要把叙述的事物描述得淋漓尽致。 • (作品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 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 尽致的描绘。)
五、作业
• 1、默写《望海潮》。 •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 句,请加以赏析。 • 3、金牌学案独立练习册12页《答张十一》
酒醒
愁来
离别的环境 凄凉悲切
离别的场面
难分难舍
伤离别
此去行程
惆怅伤感
别后情景
惨不成欢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离 愁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 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刺客列传》
双峰插云
曲院风荷
雷峰夕照
三潭映月
柳浪闻莺
苏堤春晓
柳永小结:





柳词内容有三类: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 有名。 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 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 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 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 献。
三、解读诗歌
写 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 上 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有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什 竞豪奢。 么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 特 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点 ,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 采 池夸。 用 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了 ⑵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什 ⑶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 么 qiàn。 表 ⑷重湖叠巘清嘉: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 现 ⑸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手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法 ⑹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
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 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 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点 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 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 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本诗中哪些句子为“点”?哪些为“染”?



3、词的分类: 1)按字数可分: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2)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 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子。
直接抒情的句子
上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在的生活
精神 生活
官员高雅的 休闲生活
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下片:描绘西湖的美景及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生活景象。
解读诗歌
主旨
•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 (杭州)的繁华,展 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 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四、鉴赏要点
• 1、善于点染,即抽象评点与具体描写结合。
二、朗读、正音、把握情感及内容
• 1、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 节奏整齐,情感豪迈 2、这首词写的是杭州,传说金主完颜亮听了这首 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 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柳永笔下 的杭州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印象?
•一个太平盛世下的繁华大都市,富庶、美丽,人民 的生活安定、富足、祥和。
苏轼“大江东去”的豪放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
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 2、词牌和标题 3、词的分类
1、词的起源 起源于南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长短句”、“诗余” 词是一种诗体,又称 _______、 等。

2、词牌和标题 词调 的名称,词的标题 词牌是一首词的 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点”: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染”:烟柳画桥……吟赏烟霞。


解读诗歌
形胜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差十万人家。人文景观 (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 静态
都会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自然景观 (长堤迤逦,波涛汹涌,广阔无边) (钱塘潮) 繁华 动态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


柳三变、柳屯田、柳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 擅长谱写乐曲。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一、解题与背景
望海潮,词牌名,是柳永首创的,大 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这首词应是作者在杭州时所作。据 说,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 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 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 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五、作业
1、默写《望海潮》。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句, 请加以赏析。 3、金牌学案独立练习册12页《答张十一》

赏析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佳句,请加以赏析。 (1)用夸张的手法, (2)描写了一幅秋天的桂花和荷花全开了的美丽的图画,具有 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3)“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 是说湖中广植荷花。 (4)此句写景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方法:(做笔记) 赏析写法(修辞) 赏析重点字词 赏析内容 赏析情感
雨 霖 铃 柳

《雨霖铃》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马嵬兵变后,杨贵 妃缢死,在平定叛乱 之后,玄宗北还,一 路凄风苦雨,风雨吹 打皇鸾的金铃上 。玄 宗触景生情,甚是思 念贵妃,遂作《雨霖 铃》一曲,以寄恨焉。
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 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景)
请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和直接抒情的句
物质生活
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形胜 繁华

解读诗歌
•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自然景观 (西湖) • (山美、水秀、花香)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 (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喝酒听歌、吟诗赏景)
百姓悠闲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