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换性第三章1

互换性第三章1


几何公差标准概况

GB/T 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GB/T 1958-2004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 公差 检测规定》 GB/T 13319-200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 位置度公差标注》


3、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地位区分

被测要素:零件图中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 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基准要素: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简称基准。

圆柱度
t
同心圆柱面—任意方向—位置浮动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 内的区域。

基准要素: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简称基准。

Hale Waihona Puke 关联要素: 对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要求的要素,即规定位置公差的要素。
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为控制机器零件的形位误差,提高机器的精度和延长 使用寿命,保证互换性生产,标准相应规定了14项形位公 差项目。
几何公差带
几何公差带是用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可以用 公差带图来描述。 几何公差带的四要素: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1、公差带的形状
第三格以后:基准 符号及其它符号
2、指引线 指引线由细实线和箭头构成,带指示箭头的指引线与 框格的一端垂直相连,箭头指向被测要素,其方向就是公 差带的宽度或直径方向。
圆柱度
t
同心圆柱面—任意方向—位置浮动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 内的区域。
3、基准标注
2008年版本标准 由带字母的方框、连线和三 角形(可涂黑或空白)组成
4、按被测要素的功能关系区分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关联要素: 对基准要素有功能关系要求的要素, 即规定位置公差的要素。
圆柱度
t
同心圆柱面—任意方向—位置浮动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 内的区域。
4、按被测要素的功能关系区分 单一要素: 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尺寸误差 几何形状误差
相互位置误差
表面粗糙度
轴套的外圆可能产生以下误差:
加工后外圆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外圆在垂直于轴线的正截面上不圆(圆度误差) 外圆柱面上任一素线(即外圆柱面与圆柱轴向截面的交线) 不直(直线度误差) 外圆柱面的轴心线与孔的轴心线不重合(同轴度误差)

形位误差是指实际加工所得到的零件形状 和几何体的相互位置相对于其理想的形状和位 置关系存在的差异。 为了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保证零件的互 换性和制造的经济性,设计时必须合理控制零 件的形位误差,即对零件规定形状和位置公差 (简称形位公差,新国标称几何公差)。
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1、被测要素的标注 被测要素:指图样上给出了形位公差要求的要素,是被 检测的对象。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的标注 指于延长线上必须 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指引线箭头指在被 测要素的轮廓线上
指向实际表面,箭头 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的标注 中心要素: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一种要素,如球心、轴 线、对称中心线、对称中心面等。
2、公差带的大小
由公差值t(指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决定。 注意:公差带大小指允许被测实际要素变动的全 量,它的大小表明形状位置精度的高低,不能理 解为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偏离量。
3、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
有固定和浮动两种,如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 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以理论正确尺寸标注,则其方 向或位置是固定的,否则是浮动的。
A
A
基准在图样上的表达方式: 在基准部位标注基准代号; 将代号中代表基准名称的字母填在公差框格中。

注意:为了防止混淆,基准代号 字母不得采用E、F、I、J、 L 、 M、O、P、R等字母。
圆度
正截面内—同心圆环—位置浮动
公差带是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0.02mm的 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由被测要素的形状特征、公差项目和设计表达要求决定。

有些项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如圆度、平面度、同 轴度等; 有些项目的公差带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状,如在直线度 公差中,包括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给定方向的直线度、 任意方向的直线度。

圆柱度
t
同心圆柱面—任意方向—位置浮动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轴圆柱面 内的区域。
指引线箭头应与尺 寸线的延长线重合

GB/T 16671-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 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几何要素概念
任何零件形体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这些构成零 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统称作几何要素,简称要素。
二、几何公差的符号及标注 GB/T 1182-2008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几何公差采用 代号标注,当无法采用代号标注时,允许在技术 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几何公差代号
1、公差框格及填写的内容 公差框格用细实线绘制,一般是水平放置,公差框格 由两格或多格组成,框格中的主要内容从左到右按以下次 序填写: 第一格:公 差项目符号 第二格:公差 值及有关符号
1、按存在状态区分

理想要素:具有指定几何意义的要素,不存在任何误差, 通常是机械零件图上表示的要素。

实际要素:零件在加工后实际存在、有误差的要素,通常 是测得要素。
2、按几何特征区分

轮廓要素(新标准:组成要素) 构成零件外形、可直接触及的点、线、面。

中心要素(新标准:导出要素)
不可触及的,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示的中心点、 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
第三章 几何公差
学习要求

掌握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要素); 掌握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框格表示法、被测要素、基准 要素的标注); 掌握几何公差带类别、特点及标注方法;


掌握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的公差原则。
熟悉几何公差的选择原则。
一、基本概念
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 艺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及表 面质量均不能做到完全理想而会出现加工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