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滑动轴承重要基本概念1.动压油膜形成过程随着轴颈转速的提高,轴颈中心的位置和油膜厚度的变化如图10-3所示。
图10-3从n =0,到n →∞,轴颈中心的运动轨迹为一半圆。
利用此原理可以测量轴承的偏心距e ,从而计算出最小油膜厚度h min 。
2.动压油膜形成条件(1) 相对运动的两表面必须构成收敛的楔形间隙;(2) 两表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对速度,其运动方向应使润滑油从大口流入、从小口流出; (3) 润滑油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度,且供油要充分。
3.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验算内容,液体动压润滑轴承设计时也要进行这些计算失效形式:磨损、胶合设计准则:维护边界油膜不被破坏,尽量减少轴承材料的磨损。
验算内容:为防止过度磨损,验算:p =BdP ≤ [ p ] MPa为防止温升过高而胶合,验算:Pv =100060⨯⋅ndBdP π≤ [pv ] MPa ·m/s为防止局部过度磨损,验算:V =100060⨯ndπ≤ [v ] m/s因为在液体动压润滑滑动轴承的启动和停车过程中,也是处于非液体摩擦状态,也会发生磨损,也需要进行上述三个条件的验算。
4.对滑动轴承材料性能的要求除强度(抗压、抗冲击)外,还应有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小)、耐磨性(抗磨损、抗胶合)、跑合性、导热性、润滑性、顺应性、嵌藏性等。
5.液体动压润滑轴承的工作能力准则(1) 保证油膜厚度条件:h min≥[h];(2) 保障温升条件:t∆≤ [t∆]=10~30C︒。
自测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0-1.滑动轴承材料应有良好的嵌藏性是指________。
A.摩擦系数小B.顺应对中误差C.容纳硬污粒以防磨粒磨损D.易于跑合10-2.下列各材料中,可作为滑动轴承衬使用的是________。
A.ZchSnSb8-4 B. 38SiMnMoC.GCr15 D. HT20010-3.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B.防止轴承过度磨损C.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D.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10-4.在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设计中,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A.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胶合B.防止轴承过度磨损C.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D.防止轴承因发热而卡死10-5.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________。
A.粘性B.油性C.压缩性D.刚度10-6.向心滑动轴承的偏心距e随着________而减小。
A.转速n增大或载荷F的增大B.n的减小或F的减小C.n的减小或F的增大D.n增大或F减小10-7.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通过热平衡计算发现轴承温升过高,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有效的是________。
A.增大轴承的宽径比B/d B.减少供油量C.增大相对间隙D.换用粘度较高的油10-8.动压向心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而将载荷不断增大,则________。
A.偏心距e增大B.偏心距e减小C.偏心距e保持不变D.增大或减小取决于转速高低10-9.设计动压向心滑动轴承时,若宽径比B/d取得较大,则________。
A.轴承端泄量大,承载能力高,温升高B.轴承端泄量大,承载能力高,温升低C.轴承端泄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低D.轴承端泄量小,承载能力高,温升高10-10.一流体动压滑动轴承,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增大转速n,其承载能力________。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会增大10-11.设计流体动压润滑轴承时,如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润滑油粘度,温升将________。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会变大10-12.设计动压式向心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不够大,在下列改进措施中有效的是________。
A.减小轴承的宽径比B/d B.增多供油量C.减小相对间隙D.换用粘度较低的润滑油10-13.三油楔可倾瓦向心滑动轴承与单油楔圆瓦向心轴承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A.承载能力高B.运转稳定C.结构简单D.耗油量小10-14.在动压滑动轴承能建立液体动压润滑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________。
A.轴颈和轴瓦表面之间构成楔形间隙B.轴颈和轴瓦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C.充分供应润滑油D.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10-15.在滑动轴承工作特性试验中可以发现,随转速n的提高,摩擦系数f________。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开始减小,进入液体摩擦后有所增大 D.开始增大,进入液体摩擦后有所减小10-16.通过对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计算知道,随着相对间隙 的增大,轴承的温升变小了,这是由于________。
A.进油量增加,摩擦系数减小,轴承发出的热量减少了B.轴承金属的受热面积增加,吸收和传导热量的能力增大了C.被轴承间隙散发出的热量增加了D.进油量增加,润滑油带走的热量增多了10-17.液体动压滑动轴承需要足够的供油量,主要是为了________。
A.补充端泄油量B.提高承载能力C.提高轴承效率D.减轻轴瓦磨损10-19.流体动压润滑轴承达到液体摩擦的许用最小油膜厚度受到________限制。
A.轴瓦材料B.润滑油粘度C.加工表面粗糙度D.轴承孔径10-20.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的目的是________。
A.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控制轴承的温升10-21.在________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过高。
A.重载B.高速C.工作温度高D.承受变载荷或冲击载荷10-22.非金属材料轴瓦中的橡胶轴承主要用于以________作润滑剂之处。
A.润滑油B.润滑脂C.水D.石墨10-23.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和相同温度下润滑油________的比值。
A.流速B.质量C.比重D.密度10-24.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____。
A.边界摩擦B.混合摩擦C.液体摩擦D.半液体摩擦10-25.与滚动轴承相比较,在下述各点中,________不能作为滑动轴承的优点。
A.径向尺寸小B.运转平稳,噪声低C.间隙小,旋转精度高D.可用于高速场合10-26.在下列各种设备中,________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A.中小型减速器齿轮轴B.电动机转子C.铁路机车车辆轴D.大型水轮机主轴10-27.滑动轴承的润滑方法,可以根据________来选择A.平均压强p B.3pvC.轴颈圆周速度v D.pv值二、填空题10-31.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分三个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10-32.滑动轴承使用轴瓦的目的是_________,降低成本,_________。
10-33.影响润滑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0-34.两摩擦面之间的典型摩擦状态有_________状态、_________状态、_________状态和_________状态。
非液体摩擦轴承一般工作在_________状态和_________状态,液体动压润滑轴承工作在_________状态,滑动轴承不允许出现_________状态。
10-3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防止滑动轴承发生胶合的根本问题在于_________。
10-36.对非液体摩擦轴承工作能力的验算项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7.设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时,验算p≤[p]是为了防止_________;验算pv≤[pv]是防止_________。
10-38.滑动轴承的相对间隙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偏心率ε是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
10-39.在滑动轴承中,润滑油的端泄量与轴承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油压有关。
10-40.选择滑动轴承所用的润滑油时,对液体摩擦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_________;对非液体摩擦轴承主要考虑润滑油的_________。
五、参考答案1.选择题10-1 C;10-2 A;10-3 B;10-4 A;10-5 A;10-6 D;10-7 C;10-8 A;10-9 D;10-10 A;10-11 B;10-12 C;10-13 B;10-14 D;10-15 C;10-16 D;10-17 A;10-18 B;10-19 C;10-20 A;10-21 B;10-22 C;10-23 D;10-24 A;10-25 C;10-26 D;10-27 B;10-28 C B;10-29 C;10-30 B;2.填空题10-31跑合稳定磨损剧烈磨损10-32节约贵重金属维修方便10-33温度压力10-34干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边界摩擦干摩擦10-35磨损胶合维护边界膜不被破坏10-36p≤[p] pv≤[pv] v≤[v]10-37过度磨损温升过高而发生胶合10-38直径间隙 轴颈直径d偏心距e 半径间隙C10-39宽径比相对间隙10-40粘性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