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会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20高中会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20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 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 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 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B【解析】1 mol甲苯含有8N A个C—H键,故A错误;18 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故B正确;标准状况下,氨水是液体,故C错误;常温下,铁片投入浓H2SO4中钝化,故D错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钠溶液和醋酸铅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均不能发生氢化反应C. H2N—CH2——COOH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 在蛋白质的渗析、盐析、变性过程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硫酸钠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植物油能发生氢化反应,故B错误;H2N—CH2——COOH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蛋白质的渗析、盐析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

3. 下列各组原子中,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两个电子的Y原子C. 2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答案】C【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是He,结构稳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是Be,结构不稳定,故A错误;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是Mg原子,原子核外N层上仅两个电子的Y原子是Ca、Sc、Ti、V、Fe、Co、Ni、Zn等元素,故B错误;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 为B元素,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为Al,二者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故C正确;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可能为H与碱金属元素,性质有相似地方,都具有还原性,但与ⅠB 族元素性质不同,虽然最外层也有1个电子,故D错误。

4.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2-B.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C.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D.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答案】C【解析】Al3+、S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故A错误;酸性溶液中ClO-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不反应,故C正确;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5.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A. 化合物:HT、CaCl2、NaOH、盐酸B. 纯净物:水玻璃、胆矾晶体、液氯、硫酸C.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D. 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3)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HT 为氢气是单质,错误;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错误C.聚氯乙烯是人工合成高分子,错误;D.三种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正确。

考点:物质的分类6. 《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为: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尔质量为313.5 gB. 属于芳香烃C. 分子式为C12H19Cl3N20D.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A不正确。

分子中含有的元素除了碳和氢之外,还有O、N、Cl,不属于芳香烃,B不正确。

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C是正确的,答案选C。

7. 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B<Be<Mg<NaB. 元素的电负性:O>N>S>P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PH3<SiH4D. 原子半径:Be<B<C<N【答案】B【解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增大,另外Be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结构,较稳定,则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Be>B>Mg>Na,故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元素的电负性:O>N>S>P,故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NH3>CH4,故C错误;Be、B、C、N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Be>B>C>N,故D错误。

8. 前不久,各大媒体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关于900 t致癌大米的报道,主要是变质大米中存在的黄曲霉素使人体中的特殊基因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癌的可能性。

它的结构如图14-1。

和l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或NaOH的最大值分别是( )A. 5 mol,2 molB. 7 mol,2 molC. 6 mol,1 molD. 7 mol,1 mol【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lmol该化合物含有1mol苯环,1mol碳碳双键,1mol碳氧双键,(酯基上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加成),所以和l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最大值是5mol;该有机物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l mol该化合物完全水解能生成1mol酚羟基和1mol 羧基,所以和l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NaOH的最大值是2mol,故A正确。

9. 有下列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中●和化学式中M分别代表阳离子,图中○和化学式中N分别代表阴离子,则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均摊法确定其化学式,位于体心的离子被一个晶胞占有,位于顶点上的离子被8个晶胞占有,位于面心上的离子被2个晶胞占有,则A、根据图片知,N个离子个数是1,M离子个数=8×=1,所以其化学式为MN,故A错误;B、根据图片知,N离子个数是1,M离子个数=4×=,所以其化学式为MN2,故B正确;C、根据图片知,M和N离子个数都是4×=,所以其化学式为MN,故C错误;D、根据图片知,N离子个数是1,M离子个数=8×+6×=4,所以其化学式为:M4N,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晶胞的计算10. 已知:将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的温度控制在140℃,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并生成乙醚,其反应方程式为:用浓硫酸与分子式分别为C2H60和C3H8O的醇的混合液反应,可以得到醚的种类有( )A. 1种B. 3种C. 5种D. 6种【答案】D【解析】C2H6O醇结构为①CH3CH2OH;C3H8O的醇结构简式为②CH3CH2CH2OH,③CH3CH(CH3)OH,在140℃,乙醇会发生分子间脱水,分子间脱水的组合为①①,②②,③③,①②,①③,②③,所以分子间脱水生成的醚为6种。

11. 乙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成许多化合物,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四面体烷的二氯代物只有1种B. 乙炔生成乙烯基乙炔是加成反应C. 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同D. 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五种有机物的最简式都是CH,故A正确;2分子乙炔加成即生成乙烯基乙炔,所以加成反应,故B正确;苯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的苯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的耗氧量相同,故C错误; 与环辛四烯中的分子式都是C8H8,故D正确。

12. 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 HCN是氧化剂,CaCO3是还原剂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答案】C【解析】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故C 正确;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NOB.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NOC. 0.1 mol·L-1 AgNO3溶液:H+、K+、SO、I-D. 0.1 mol·L-1 NaAlO2溶液:H+、Na+、Cl-、SO【答案】A【解析】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Mg2+、K+、SO、NO不反应,故A正确;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Cu2+生成氢氧化铜沉淀,HCO与OH-反应生成CO32-,故B错误;0.1 mol·L-1 AgNO3溶液:Ag+、I-生成AgI沉淀,故C错误;0.1 mol·L-1 NaAlO2溶液:H+、AlO2-生成Al3+,故D错误。

14. 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 )A. 3∶9∶4B. 1∶4∶2C. 2∶9∶4D. 3∶8∶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位于正三棱柱的顶角,则有的A属于该晶胞,该晶胞中含A的个数为6×=,B 分为两类,位于侧棱上的B有属于该晶胞,位于上下底面边上的B有属于该晶胞,该晶胞含B原子个数为3×+6×=2,含C原子个数为1,则A、B、C三种原子个数之比为:2:1=1:4:2,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晶胞的计算【名师点晴】解答此类试题常利用分摊法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理解分摊法的实质和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立方体中每个顶点的原子占1/8份额;每条棱的原子占1/4份额;每个面的原子占1/2份额;内部原子算1,这是常见的分摊计算法,但是本题是正三棱柱,每个顶点的原子占1/12份额;每条棱的原子占1/6份额;每个面的原子占1/2份额;内部原子算1,这是本题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15. 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①16H++10Z-+2XO===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D. X2+是XO的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②③可知,Z2的氧化性强于A3+,所以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故A正确;Z2在①中是氧化产物,所以X2+是还原产物;Z2在③中是氧化剂,故B错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可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Z2>B2>A3+,故C正确;反应①中,X2+是还原剂产物,XO是氧化剂,故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