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古文》教案

《医古文》教案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句子今译
(1)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2)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6.“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或”与“斯”均是句中语气词。()
7.“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中“不刊”义为“未能刊载”。()
8.“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中“殊方”指“独特的方药”,“独学”指“独特的学问”()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二、课文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华佗的生平及其在医学上的突出成就。(大约30分钟)
第二段(第2~16自然段)通过诸多治病的典型事例说明华佗绝妙的医道。(大约80分钟)
第三段(第17、18自然段)叙述华佗被曹操杀害的不幸结局并补叙了一个典型病例,说明华佗的被害给人民带来的损失。(大约40分钟)
第四段(第19自然段)叙述华佗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的贡献。(大约35分钟)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八课 《伤寒论》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张仲景及《伤寒论》的版本文献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前置宾语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2.自时厥后,以迄于今。其中的通假字是------,其本字是---------。
3.功侔造化,恩迈财成。“造化”指-------,“财成”指------。
4.“羽、毛、鳞、介,无远不臻”中,“羽”指____类,“毛”指____类,“鳞”指____类,“介”指____类。
5.“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铅翰”本指书写用的笔墨,此指____;“丹青”本指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料,后泛指绘画艺术,此指____。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1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特点、要求;学习本课程的意义、目的、方法;强调医文互动关系。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简单介绍本课程的大致情况,使学生在开学伊始即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学生在古医籍方面加大学习力度。
4.需借助多媒体及书籍实物帮助掌握工具书的内容。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医古文习题集》许敬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1月
2.《文史哲工具书简介》南京大学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范家永、吉文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五版《医古文》教材
1.简单介绍本篇的时代、背景、意义及写作特点(5分钟)
2.讲授课文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简述药物学的起源、发展及作用;同义对举、反义对举的应用;一义多词现象;通假字现象。(25分钟)
3.讲授课文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肯定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对后世的影响;同义词的使用;特殊句式。(20分钟)
第五节:
第13自然段。结语。(40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词语及语法现象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
复习思考题
1.解词
2.说明下列语法现象
3.翻译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二、文章分析
第一段简述秦越人的身世及学医的经过。(大约40分钟)
第二段记述秦越人给赵简子诊病的故事,说明他精于切脉,诊断准确。(大约25分钟)
第三、四段记述秦越人给虢太子诊病的故事。从诊病到治疗以至于最后“起死回生”,说明秦越人精湛的医术。(大约60分钟)
第五段记述秦越人给齐桓侯诊病的故事,表现了他高超的望诊技能。(大约20分钟)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3.意动、使动用法:扁鹊独奇之。齐桓侯客之。臣能生之。越人能使之起耳。
4.定语后置:问中庶子喜方者5宾语前置:血脉治也,而何怪?
(四)文化常识:鸡鸣治穰中庶子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史记正义》
复习思考题
一.复习思考题
1.文中说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应怎样理解?
2.扁鹊提出“六不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世有何影响?
二.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动、使动用法及定语后置句式。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5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二课《华佗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全面了解我国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华佗卓越的医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
3.掌握课后的重点词语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一、题解:(大约10分钟)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一课 扁鹊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扁鹊的生平及医疗事迹,特别是他的“六不治”的医疗思想和“随俗为变”的医疗风格。
2.正确理解文义。
3.掌握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实词活用及特殊语序现象
4.掌握重点词语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一、题解作者及文章内容介绍(大约20分钟)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九课《新修本草》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新修本草》一书的形成、作用
2.了解本篇的内容大意
3.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4.掌握本篇的同义词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4.讲授课文第三部分,即第三自然段。阐明重修的意义、编写原则、编写过程;古代官职制度;一义多词现象;同义词的使用。(30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通假字、同义词、典故、实词活用、特殊语序
难点:骈体文的理解及语译、一义多词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1.暨炎辉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炎辉”指-------,“云瑞”指------。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使学生明确:医古文乃是学好中医的入门之阶,是探求医学宝藏的启门钥匙。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谈谈自己对学习医古文的认识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医古文
年级
2009
专业、层次
09中药学
授课学时
6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方式
传统
授课教师
叶磊
三、归纳总结课文中重点的字、词及语法现象(大约5分钟)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通假字、古今字:旉同敷 差同瘥 卒通猝 酢同醋 属同嘱 鬲同膈
县同悬 属同嘱 去通弆
(二)课后的重点词语
(三)语法现象
1.名词活用作状语:熊颈鸱顾,引挽腰体 缝腹膏摩 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其母怀躯,阳气内养
2.主谓倒装 :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
理论兼实践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叶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下编基础知识——第一章工具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及分类
2.熟悉常用的古汉语与中医药工具书
3.掌握查检有关资料的方法
4.带着问题使用工具书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工具书的编排方法(20分钟)——讲解
一.部首编排法
二.笔画编排法
三.音序编排法
四.类别编排法
第二节工具书的使用方法(60分钟)——实践课
一.字词的查找
二.人物、地名、年代、职官的查找
三.中医文献的查找1.查目录、索引2.查类书、丛书
第三节常用工具书简介(20分钟)
安排学生分组到图书馆实际观摩、操作使用工具书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部首编排法 2.常用目录、索引、类书、丛书等 3.古代中医文献资料的查找方法
5.《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