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3.溶血反应 【相关因素】 (1)免疫因素: ①ABO血型不合。多由于申请单填写错误,采集血标本时贴错标签或注错试管,配 血、取血、输血时未严格查对。 ②ABO血型相同Rh不同。Rh血型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当 Rh阴性的受血者第 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后,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如再次输注Rh阳性血液时,抗原抗 体的特异性结合,即可引发不同程度的溶血反应。 ③输注不相容性血浆。输注不相容性血浆量较大时,可引起受血者红细胞溶解破坏。 ④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3.已知计划输液总量与输注滴速,计算所需时间。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4. 已知需要维持静脉通路的时间和控制输注滴速,计算需要液量。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四)输液反应与护理干预 1.发热反应 【症状体征】 【预防措施】 (1)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药物和输液器质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置液体。 (2)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根据评估资料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液体加温。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症状体征】 (1)第一期——凝集期: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引起头部胀痛、 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剧痛。 (2)第二期——溶血期: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进入血浆中,出现黄 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 (3)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游离的血红蛋在肾小管内的酸性条件下形成结晶, 阻塞肾小管;另外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肾小管内皮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阻塞肾 小管;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红细胞: ①浓缩红细胞 ②添加剂红细胞(悬浮红细胞) ③洗涤红细胞 ④冰冻红细胞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三)临床输血技术准则 ① 核对 取血、发血双方共同核对输血记录单(图19-24)、输血配合报告单(图19-25)和 血袋标签(图19-26)上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住院号、病床号;献血者姓 名、血型、血袋号、血制品种类、有效期、血量、配血试验结果。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2.循环负荷过重 【症状体征】 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烦躁不安、频繁咳嗽,咯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增快、节律不齐,坐位时 颈静脉怒张。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对症护理】 (1)立即控制输液速度,维持静脉通路;通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2)安置端坐体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3)加压给氧,以增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毛细血管漏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遵照医嘱注射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5)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紧张或恐惧。 (6)必要时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肢体静脉血流, 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每5min~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症状缓解后,应 逐渐解除,防止回心血量骤增,再次加重心脏负荷。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对症护理】 (1)立即更换输液部位,患肢抬高制动,24h内局部用90%乙醇或50%硫酸镁溶液 冷敷,24h后湿热敷,或用超短波治疗。 (2)有感染症状者,遵照医嘱给予早期、足量、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 (3)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紧张或恐惧。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一、输血的基本知识 (一)输血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提升血压,纠正休克。 2.补充红细胞 增加血红蛋白 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 3.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4.补充血浆蛋白 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液渗出和水肿,保持有效循环血量;增 加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 5.排除有害物质 通过换血或换血浆,改善组织器官缺氧状况或排除血浆中的自身抗 体。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学习目标
掌握 输液、输血的评估、评价内容、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常见输液故障形成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熟悉 输液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输注要求 引发输液、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症状、防护措施 了解 常用溶液的种类和作用。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一、输液的基本知识 (一)输液的目的 1.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维持正氮平衡。 2.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平衡 。 3.脱水、利尿,减轻水肿。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 。 5.为检查和治疗保持静脉通路。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二)常用溶液的种类与作用 1.晶体溶液
晶体分子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 2.胶体溶液
胶体的分子大,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可增加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液 的水分被吸收入血管腔内,用于扩充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提升血压、纠正休克。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和作用 每200 mL全血为1个单位(血袋标签上标示为1u),4±2℃保存,有效期限为21d。 2.成分血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全血分离,制备成供临床使用的各种浓度较纯的制 品。具有一血多用,针对性强,输注剂量易于控制,疗效保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等优点。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二、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用物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三、常见输液故障与排除 1.溶液不滴或滴入不畅。
(1)针头脱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3)针头阻塞 (4)压力过低 (5)静脉痉挛 2.滴管内液面过高 3.滴管内液面过低 4.滴管液面自行下降
3.高营养溶液 高营养溶液用于供给热能,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正氮平衡,促进机体康复。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1.已知计划输液总量和输注时间,计算输液速度。
第十九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2.已知输注药物剂量和输注浓度,计算输液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