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

内科学循环系统疾病习题(一)单选题型1. 不会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是A. 风湿性瓣膜病B. 急性心肌梗死C. 失血性休克D. 急性心肌炎E. 高血压2. 直接引起心脏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为A. 主动脉瓣狭窄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 二尖瓣狭窄D. 二尖瓣关闭不全E. 三尖瓣关闭不全3. 下列哪项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重A. 三尖瓣关闭不全B.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C. 严重贫血D. 肺动脉高压E. 静脉回流量增高4. 高动力循环状态常见于A. 原发性高血压川期B. 慢性贫血C. 肺动脉高压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5.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A. 静脉输液过多过快B. 情绪激动C. 不当使用藏体阻滞剂D. 肺部感染E. 缺血加重* 6.反应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最敏感的指标是A. SVB. COC. EFD. PCWPE. E/A7.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A. 肺淤血、肺水肿所致B. 左心室扩大所致C. 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所致D. 肺动脉压增高所致E. 心室重构所致8. 下列不是左心衰竭症状体征的是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B. 咯血C. 劳力性呼吸困难D. 心源性哮喘E.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9.右心衰竭较早出现的症状体征是A. 眼睑水肿B. 腹水、胸水C.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D. 肝大E. 踝部水肿10.不能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检查是A. X线B. 超声心动图C. 心电图D. SPECT* 11.无二尖瓣狭窄时PCW不能反映的指标是A. 肺静脉压B. 肺动脉压C. 肺毛细血管压D. 左房压E. 左心室舒张末压12. 左心衰发展至全心衰时不出现A. 呼吸困难加重B. 下肢水肿C. 呼吸困难减轻D. 咳嗽减轻E. 乏力、疲倦加重13. 心力衰竭时下述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活动。

B. 绝对卧床休息C. 控制钠盐摄入D. 合理应用利尿剂E. 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14. 扩血管药物在下列哪种疾病中慎用A. 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B. 二尖瓣重度狭窄C. 主动脉重度关闭不全D. 室间隔缺损E. 扩张型心肌病* 15.长期应用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的药物A. 洋地黄B. B受体阻滞剂C. ACEID. 多巴胺E. 硝酸酯类16. 不属于洋地黄使用禁忌证的是A.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B.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C. 肥厚梗阻性心力衰竭D.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纤颤E. 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17. 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是A. 苯妥英钠和钾盐B. 乙胺碘呋酮(胺磺酮)和钾盐C. 异搏定(维拉帕米)和钾盐D. 心律平和钾盐E. 奎尼丁和钾盐18. 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缓慢心律失常有误的是A. 停用洋地黄B. 补钾C. 阿托品D. 安装临时起搏器E. 洋地黄特异性抗体* 19.下列哪项与洋地黄中毒无关A. 恶心、呕吐B. 心电图ST段鱼钩样改变C. 频发室性早搏D. 黄视、绿视E. 川度房室传导阻滞20. B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时错误的是A. 慢性心力衰竭时使用B. 小剂量开始C. 逐渐加量D.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使用E. 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时慎用21•心源性哮喘与哮喘难于鉴别时,治疗宜选用A. 洋地黄B. 氨茶碱C. 利尿剂D. 吗啡E. 硝普钠22. 正常人的心脏传导系统中哪一部分传导最为缓慢A. 结间束B. 房室结C. 希氏束D. 左右束支E. 普肯耶纤维23.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A. 窦房结B. 房室结C. 冠状窦D. 希氏束E. 结间束24. 诊断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A. 心电图B. 心音图C. 超声心动图D. 心电图运动试验E. 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25. 下列哪项检查方法对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较确切A. 心电图B. 心音图C. 超声心动图D. 动态心电图E. 心电图运动试验* 26.下列哪项检查可检测出心室晚电位A. 心电图B. 动态心电图C. 心电图运动试验D. 希氏束电图E. 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27. 不属于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范围的是A. 窦房结功能检查B. 房室传导功能检查C. 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D. 休克的病因检查E.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28.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A. 60 〜80次/ minB. 80 〜100次/ minC. 10 0 〜180次/ minD. 180 〜200次/ minE. 200 〜220次/ min29. 下列哪项不是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A. P波在U导联直立B. P波在aVF导联倒置C. P波在V5导联倒置D. PR间期在0.12〜0.20s之间E. 心率在60〜100次/ min之间* 30.正常人群中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为A. 3 %B. 6 %C. 10 %D. 30 %E. 60 %31.下列哪项因素一般不诱发期前收缩A. 吸烟B. 饮酒C. 咖啡D. 高脂饮食E. 情绪激动* 32.关于房性期前收缩,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 房性期前收缩的P 波与窦性P 波形态相异B. 发生于心房下部的房性期前收缩的P 波可倒置C. 房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D. 房性期前收缩的P 波后的QR 波群多宽大畸形E. 房性期前收缩的P 波后可无QR 波群33. 逆行P 波的概念是B. P 波在U 导联直立,在aVRt 联倒置,C. P 波在U 导联倒置,在aVRt 联直立,D. P 波在U 导联倒置,在aVF 导联直立,E. P 波在U 导联直立,在aVF 导联直立,34. 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是A. 室性期前收缩v 2次/ minB. 室性期前收缩v 3次/ minC. 室性期前收缩v 5次/ minD. 室性期前收缩v 6次/ minE. 室性期前收缩v 30次/ min35.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是A. 室性期前收缩〉5/hB. 室性期前收缩〉10/ hA.P 波在U 导联直立,在aVRt 联倒置, PR 间期〉0.12s PR 间期 v0.12sPR 间期〉PR 间期 v0.12sPR 间期 vC. 室性期前收缩〉30/hD. 室性期前收缩〉60/hE. 室性期前收缩〉100/ h36. 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是指A.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B.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二次室性期前收缩C. 每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三次室性期前收缩D. 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E. 每三个窦性搏动后发生一次室性期前收缩37. R-On-T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不包括A.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T波的顶峰上B.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T波前20〜40ms处C.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T波的顶峰前20〜40ms处D.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T波的升支上E.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T波的降支上38.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A. 同一份心电图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室性期前收缩B. 同一份心电图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QR波群C.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QR波群D.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室性期前收缩E.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形态的室性期前收缩* 39.下列哪项不是室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特点A. QRS波群宽大畸形B. 室性期前收缩的较长间距与最短间距成整倍数关系C. 室性融合波D. 心室夺获E. 偶联间期不恒定40. 对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主要采用A. 奎尼丁B. 普鲁卡因胺C. 胺碘酮D. 普罗帕酮E. 针对病因和诱因41.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应采用A. 去除病因和诱因B. 胺碘酮C. 维拉帕米D. 普罗帕酮E. 美西律42. 有关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室性期前收缩不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B.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不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C.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死亡率D. B受体阻滞剂降低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E. 胺碘酮增加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43. 下列哪项不是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特点A. 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B. 常伴有房室传导阻滞C. 心动过速可被刺激迷走神经所终止D. 心房程序电刺激通常不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E. 心动过速开始与终止时存在加温现象44. 下列哪种心动过速可由心房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A.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B.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C. 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D.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E. 窦性心动过速* 45.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时,宜采用A.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B.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 抗心动过速起搏器D.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E. 外科Maze手术* 46.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P波频率〉100次/ minA. 同一份心电图上有2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B. 同一份心电图上有3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C.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2种形态不同的P波D.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2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E. 心电图同一导联上有3种或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47. 下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哪种心动过速不能被心房程序电刺激所诱发与终止A.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B.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C.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E.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48. 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A. 突然发生、突然终止B. 心率通常超过150次/ minC. 心律十分匀齐D. 第一心音强度不等E. 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49. 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为A. 快径路、慢径路B. 快径路、慢径路、心房C. 快径路、慢径路、心室D. 快径路、慢径路、心房、心室E. 快径路、慢径路、希氏束* 50.下列哪项不属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A. 心动过速可被程序电刺激诱发和终止B. 心房程序电刺激时存在"跳跃现象"C. 心室激动顺序正常D. 逆传心房激动顺序异常E. 心动过速起始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 51.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顺序为A. 心房—房室旁路—心室—房室结—心房B. 心房—房室结—心室—房室旁路—心房C. 心室—房室结—心房—房室旁路—心室D. 心房—房室结—心室—房室结—心房E. 心室—房室旁路—心房—房室旁路—心室* 52.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路顺序为A. 心房—房室旁路—心室—房室结—心房B. 心房—房室结—心室—房室旁路—心房C. 心室—房室旁路—心房—房室结—心室D. 心房—房室结—心室—房室结—心房E. 心室—房室结—心房—房室结—心室53. 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不包括A. 刺激咽部B. 压迫眼球C. 压迫眼眶D. 颈动脉窦按摩E. Valsalva 动作5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应首选A. 普鲁卡因胺B. 普罗帕酮C. 腺苷D. 毛花苷C (西地兰)E. 胺碘酮55. 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的心律失常是A.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B. 心房扑动C. 心房颤动D.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6. 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时,应选用A. 毛花苷C (西地兰)B. 普萘洛尔C. 维拉帕米D. 普罗帕酮E. 硫氮卓酮57. 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A. 心脏瓣膜病B. 冠心病C. 心肌病D. 心肌炎E. 感染性心内膜炎58.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心脏听诊时,其心率与心律可为正常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D. 尖端扭转型室速E.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59.下列哪项可以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A. 心率160次/ minB. QRS波群宽大畸形C. 心室夺获D. 既往有室性期前收缩史E. 维拉帕米可终止心动过速* 60.下列哪种室性心动过速不宜使用直流电复律治疗A.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B.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 冠心病伴发室性心动过速D.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E. 心力衰竭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61.治疗成人室性心律失常时,利多卡因静滴的速度为A. 0.1 〜0.4mg/ minB. 0.1 〜0.4mS/( kg.min )C. 1 〜4mg/ minD. 1 〜4mg/( kg.min )E. 10 〜40mc/ min* 62.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病因不包括A. 先天性B. 低钾血症C. 低镁血症D. 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E. U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63.下列哪项治疗措施对尖端扭转型室速无效A. 补充钾盐与镁盐B. 异丙基肾上腺素C. 普罗帕酮D. B受体阻滞剂E. 心脏起搏* 64.心房扑动时,心电图上锯齿样扑动波的频率为A. 75 〜150次/ minB. 150 〜200次/ minC. 200 〜250次/ minD. 250 〜350次/ minE. 350 〜600次/ min65.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A. P波消失,代以规则的锯齿状扑动波B. 心房率为250次/ min〜350次/ minC. 心室律规则D. 心室律不规则E. QRS波群多宽大畸形66. 有关心房颤动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B. 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C. 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经治疗后可恢复窦性心律D. 慢性心房颤动是指心房颤动对治疗无反应E. 慢性心房颤动是指虽经直流电复律后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67. 下列不属于心房颤动临床特点的是A. 仅见于器质性心脏病B. 心排血量下降25%C.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D. 心律绝对不规则E. 短绌脉* 68.心房颤动时的心房率为A. 100 〜180次/ minB. 180 〜220次/ minC. 250 〜350次/ minD. 350 〜600次/ minE. 600 〜800次/ min69.下列哪项有关心房颤动的描述不正确A. 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见于正常人B. 持续性心房颤动可发生于正常人C. 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D. 慢性心房颤动由持续性心房颤动发展而来E. 孤立性心房颤动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70.关于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禁用洋地黄类药物B. 禁用钙通道阻滞剂C. 禁用B受体阻滞剂D. 可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与B受体阻滞剂E. 可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71.心房颤动复律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 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B. 左心房的大小C. 心电图上颤动波的大小D. 年龄E. 性别* 72.下列哪项通常不做为心房颤动时的复律药物A. 奎尼丁B. 胺碘酮C. 维拉帕米D. 索他洛尔E. 普罗帕酮73. 下列哪项不是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A. 控制心室率B. 减轻症状C. 改善心功能D. 防止动脉栓塞E. 恢复窦性心律74. 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A.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 急性心肌梗死C.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 高血压心脏病E. 缩窄性心包炎75. 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房室传导阻滞B. 室性期前收缩C. 肺感染D. 感染性心内膜炎E. 动脉栓塞* 76.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脑栓塞A. 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B. 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C. 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D.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E.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77.心房颤动时,心排血量降低A. 10 %B. 15 %C. 20 %D. 25 %E. 35 %* 78.心房颤动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A. 严重的二尖瓣狭窄B. 左心室扩大C. 左心房扩大D. 高龄患者E. 既往有栓塞病史79. 心房颤动时,预防动脉栓塞最常用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华法林C. 肝素D. 尿激酶E. 纤溶酶80.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发生时,心脏听诊可正常A.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C.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D. 心房扑动4: 1传导E. 窦性心动过速81. 心室纤颤最常见的病因是A. 休克B. 冠心病C. 心肌病D. 心脏瓣膜病E.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82. 心室纤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意识丧失B. 面色苍白C. 血压测不清D. 脉搏触不到E. 心音消失83. 下列哪种药物不引起窦性心动过缓A. B受体阻滞剂B. 钙通道阻滞剂C. 普罗帕酮D. 阿托品E. 胺碘酮* 84.急性心肌梗死时,下列哪种情况容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A. 高侧壁心肌梗死B. 前间壁心肌梗死C.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D. 下壁心肌梗死E. 右室心肌梗死85. 下列哪种药物不能提高窦性心率A. 阿托品B. 东莨菪碱C. 山莨菪碱D. 美托洛尔E. 异丙基肾上腺素86. 下列哪种心律失常容易发生Adams-Stokes发作A. 窦性心动过缓B. 窦性停搏C. 窦房传导阻滞D. 右束支传导阻滞E. 左束支传导阻滞* 87.下列心律失常中,不易与其他心律失常混淆的是A. 窦性心动过缓B.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C. 窦房传导阻滞D. 房室传导阻滞E. 窦性停搏8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包括A.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v 50次/ minB. 窦性停搏C. 窦房传导阻滞D. 右束支传导阻滞E.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89. 下列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哪种心律失常发作时心律可以不规则A. 窦性心动过速B. 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C.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 室性心动过速90. 阿托品试验的阳性标准是注射阿托品后A. 心率超过60次/ minB. 心率超过90次/minC. 心率不超过60次/ minD. 心率不超过75次/ minE. 心率不超过90次/ min* 91.正常成人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为A. 800msB. 1000msC. 1500msD. 2000msE. 2500ms* 92.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鉴别诊断要点为A.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是基本窦性间期的整数倍;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B.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间期的整数倍;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C.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是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的整数倍D. 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是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的整数倍E.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与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均为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93. U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包含发生传导阻滞的P波在内的长RR可期A. 等于基本窦性RR可期B. 等于基本窦性RR可期的2倍C. 小于基本窦性RR可期的2倍D. 大于基本窦性RR可期的2倍E. 等于基本窦性RR可期的3倍94. 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列哪项观点是错误的A. 心房率快于心室率B. 心房率慢于心室率C. 心房节律可为异位心房节律D. 心室节律的QR波群可正常E. 心室节律的QR波群宽大畸形95.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A. QRS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R波群呈rsR'型,V5〜6导联S波增宽变深B. QRS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R波群呈rS型,V5〜6导联S波增宽变深C. QRS波群时限》0.12s ,V1〜2导联QR波群呈rsR '型,V5〜6导联R波增宽伴有切迹D. QRS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gS波群呈rS型,V5〜6导联R波增宽伴有切迹E. QRS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R波群R波增宽伴有切迹,V5〜6导联QRS 波群呈rSR'型* 96.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A. QRS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R波群呈rSR'型,V5〜6导联S波增宽变深B. QRS波群时限》0.12s,V1〜2导联QR波群呈rS型,V5〜6导联S波增宽变深C. QR波群时限》0.12s , V1〜2导联QR波群呈rSR'型,V5〜6导联R波增宽伴有切迹D. QR波群时限》0.12s,V1〜2导联QgSfe群呈rS型,V5〜6导联R波增宽伴有切迹E. QUS波群时限》0.12s,V1〜2导联QR波群F波增宽伴有切迹,V5〜6导联QRS 波群呈rSR'型* 97.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A. QRs波群时限小于0.12s,电轴左偏超过—45°, I、aVL t联QR波群呈rS型,aVF导联呈qR型B. ORS波群时限小于0.12s ,电轴左偏超过—45°, I、aVL t联QR波群呈qF®,aVF导联呈rS型C. Qg皺群时限小于0.12s ,电轴左偏超过—45°, I、aVL#联QR波群呈Rs型,aVF导联呈Qr型D. QR波群时限小于0.12s ,电轴左偏超过—45°, I、aVL#联QR波群呈rS型,aVF导联呈Rs型E. QgS波群时限小于0.12s ,电轴左偏超过—45°, I、aVL#联QR波群呈qR^aVF导联呈QS1* 98.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下列哪种阐述是错误的A.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或消除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B. 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C. 小剂量胺碘酮可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D. B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E. 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促心律失常作用99. 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是A. 利多卡因B. 维拉帕米C. 普萘洛尔D. 普罗帕酮E. 莫雷西嗪100. 属于川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是A. 奎尼丁B. 胺碘酮C. 美西律D. 普罗帕酮E. 普鲁卡因胺* 101.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适用范围不包括A.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 室性心动过速D. 心房扑动E. 心室扑动* 102.人工心脏起搏的作用机制是A. 替代心脏的自律性与兴奋性B. 替代心脏的自律性与传导性C. 替代心脏的兴奋性与传导性D. 替代心脏的自律性与收缩性E. 替代心脏的兴奋性与收缩性* 103.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A. 心房扑动B. 心房颤动C. 心室纤颤D. 室上性心动过速E. 室性心动过速104. 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病因是A. 瓣膜性心脏病B. 缩窄性心包炎C. 先天性心脏病D. 冠心病E. 心肌病105. 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A. 心脏停搏B. 心室纤颤C.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D. 缓慢无效的心室逸搏E. 电机械分离106. 心脏性猝死的时间定义为A. 症状出现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B. 症状出现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C. 症状出现12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D. 症状出现24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E. 症状出现48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107. 一旦确定为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A. 胸外按压B. 人工呼吸C. 电复律D. 捶击复律E. 利多卡因静注108.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0ISH)制定和修改的新的正常人血压标准为A. Bp v 20/ 80mmHgB. Bp v 30/ 85mmHgC. Bp v 39/ 89mmHgD. Bp v 40/ 90mmHgE. Bp v 160/ 90mmHg* 109.1991年我国进行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A. 5.11 %B. 7.73 %C. 11.88 %D. 16.18 %E. 20.05 %* 110.高血压伴有低血钾首先应考虑A. 皮质醇增多症B. 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C. 嗜铬细胞瘤D. 继发性慢性肾炎的高血压E. 肾动脉狭窄111.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下述哪些是不对的A. 除危重病例外,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B. 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用药C. 血压降至正常时即可停药D. 首选第一线降压药物E. 根据个性化原则选用降压药物112. 下列哪些不属于继发性高血压A.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B. 嗜铬细胞瘤C. 醛固酮增多症D. 皮质醇增多症E. 急进型高血压113. 下列疾病中,除哪一种外均常导致症状性高血压A. 急性肾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主动脉缩窄D. 嗜铬细胞瘤E. 肾动脉狭窄114. 高血压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A. 一时性脑缺血B. 意识丧失、抽搐C. 脑出血D. 偏瘫、失语E. 头痛、头晕115. 在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中首先出现的是A. 心绞痛B. 心律不齐C. 左心室肥厚D. 左心室扩大E. 心力衰竭116.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A. SBB 140mmH和DBP^ 90mmHgB. SBB 140 〜160mmHgC. SBP^ 160mmH或DBPC 90mmHgD. SBP^ 160mmH和DBPC 90mmHgE. SBP> 172.5mmHg117.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原则应是A. 当第一种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可加用第二种药B. 第1〜3天用第一种药,第4天应加用第二种药C. 同类药物的两种药物合用可以增效D. 为了有效,不论何种高血压,首先考虑两种药合用E. 首先用两种不同类药物,如无效需加用第三种药118. 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中部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高,主要因为A. 大动脉弹性减退B. 小动脉阻力增加C. 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 合并肾动脉狭窄E. 水钠潴留119. 治疗高血压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A. 低钾、低钠、高镁血症B. 低钠、低钙、低尿素血症C. 低钠、低钙、高尿素血症D. 低钠、高钾、低镁血症E. 低钠、低钾、低镁血症120. 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A. BP> 140/90mmHgB. BP> 150/ 90mmHgC. BP> 160/ 90mmHgD. BP> 160/ 95mmHgE. BP> 165/ 95mmHg* 121.降压药吲达帕胺不具有下列哪一种药理作用A. 有血管扩张作用B. 有利尿作用C. 有轻度钙拮抗作用D. 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作用E. 有轻度的排钾作用* 122.缺少下列哪项就不能诊断恶性高血压A. DBP> 12.9kPa (130mmH)gB. 中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C. 重度高血压可急剧发展为恶性高血压D. 眼底可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E. 眼底无乳头水肿123. 高血压患者,伴2型糖尿病,尿蛋白(++),最佳降压药为A. 利尿剂B. 禺受体阻滞剂C. 钙离子拮抗剂D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E. 5-羟色胺类124. 高血压患者,伴变异型心绞痛,最佳降压药为A. 利尿剂B. 禺受体阻滞剂C. a受体阻滞剂D. ACEIE. 钙离子拮抗剂125. 高血压患者,伴变异型心绞痛,哪类药物不能应用A. 利尿剂B. 禺受体阻滞剂C. 钙离子拮抗剂D. ACEIE. a受体阻滞剂* 126.引起左心室高侧壁心肌梗死闭塞的冠状动脉分支是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 右冠状动脉后降支C.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D. 左冠状动脉主干E. 右冠状动脉右室前支12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 心律失常B. 心室壁瘤C. 心脏破裂D. 心源性休克E. 心力衰竭128. 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 二尖瓣狭窄B. 原发性心肌病C. 严重贫血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9. 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是由于A. 心室壁瘤B. 心力衰竭C. 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D. 乳头肌功能不全致二尖瓣脱垂E. 室间隔穿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