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开设情况汇报材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课程体系入手,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设计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新的课程门类,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
新型课程,也是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就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汇报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三、四、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魏怀升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石福多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
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
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置不完善。
(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
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
(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
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对课程的评价不够完善。
虽然在评价上很多老师都3.
在积极探索,期望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的有益发展,达到常态化有效实施的状态。
然而调查中发现有些评价的内容很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师生实施课程的激励性作用不强。
很多老师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是长期而隐性的,学校没考虑到对过程的评价或追求短期效应的做法不利于
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提高。
4、对课程的实施不够准确。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
定领域割裂开来实施,有的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甚至为确保安全,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有的只重视研究性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学习;有的注重手工技能培养,忽略了研究性学习等领域。
二、学校地方、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开足开全了各门课程,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更是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根据地方、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这些不被重视的课程终于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大大活跃了学习氛围,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为:写字。
一、二年级硬笔;三、四、五、六年级硬笔和软笔间周进行。
学校还定期开展与写字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写字比赛,学校书法大赛等。
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为:棋类社团小组、舞蹈社团小组、体育社团小组、书法社团小组、音乐社团小组。
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各年级各社团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活动开展以来,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以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似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
为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定期开展与校本课程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如舞蹈比赛、书法作品评比、以及歌咏比赛等活动。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通过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使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从不太成熟,走向多样化,走向高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在文化上找得到“回家”的路,使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发展家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完善!
为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来,更不可能很快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关键是行动,知识只有在亲身经历中才能获得。
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贯彻
课改精神、激发和培养师生自主开发课程的兴趣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校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作用,全面落实课改精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0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