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娜、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隋娜、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

隋娜、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1.07.21【案件字号】(2021)鲁06民终4065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杨忠霞王天松尹鹏亮【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隋娜;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当事人】隋娜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当事人-个人】隋娜【当事人-公司】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代理律师/律所】杨寿惠山东敬天律师事务所;曹元、李晴山东扬衡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杨寿惠山东敬天律师事务所曹元、李晴山东扬衡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杨寿惠曹元、李晴【代理律所】山东敬天律师事务所山东扬衡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隋娜【被告】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本院观点】公交集团的驾驶员马千里驾驶公交车行驶时与跑步通过人行横道的上诉人相撞,致上诉人受伤住院治疗,产生损失若干,该事实清楚。

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事发时未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系本案发生的主要原因,系基于本案事实及相关证据作出的合理推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上诉人对此未能提供予以反驳的证据,其据此要求公交集团对其在本案中产生的合理损失承担全部或80%的赔偿责任,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权责关键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代理过错鉴定意见证据不足新证据重新鉴定质证维持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二审中,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本院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公交集团的驾驶员马千里驾驶公交车行驶时与跑步通过人行横道的上诉人相撞,致上诉人受伤住院治疗,产生损失若干,该事实清楚。

关于本案事故的成因及双方在本案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相应的过错程度,公安机关经调查,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认为该事故形成原因无法查清。

公安机关委托山东金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对涉案车辆事故时的行驶速度及行人通过事发路口时的信号灯状态等事项进行司法鉴定,鉴定意见表明涉案车辆事发时行驶速度约为34公里/小时,但不能确定行人进入事发路口北侧人行横道线时由东向西方向人行横道线信号灯的状态。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行驶遇有掉头、转弯、下陡坡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而驾驶员马千里事发时正驾驶涉案车辆左转弯,依据鉴定结论能够得知,马千里超速13.33%行驶,其存在过错;因鉴定结论和公安机关均不能确定上诉人通过人行横道线时的信号灯状态,一审法院结合鉴定意见记载的事发过程及公交集团向一审法院提交的事发时涉案车辆行驶的行车记录仪视频、事发时的监控视频进行分析,推定上诉人未按照交通规则等候绿灯通行且系本案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认定驾驶员马千里承担40%责任,上诉人承担60%责任。

现上诉人上诉主张驾驶员马千里对本案事故的发生存在主要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但对此未能提供证据证实;上诉人主张本案未有充分证据证实其闯红灯,且即便其闯红灯也是无心之过,其不应承担主要责任,对此本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上诉人事发时未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系本案发生的主要原因,系基于本案事实及相关证据作出的合理推定,符合客观规律,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上诉人对此未能提供予以反驳的证据,其据此要求公交集团对其在本案中产生的合理损失承担全部或80%的赔偿责任,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隋娜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6718元,由上诉人隋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2-08-21 00:21:59【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9年9月25日17时35分许,被告公交集团驾驶员马千里驾驶鲁F×××××号大型普通客车沿烟台市芝罘区青年南路由北向南行驶,至青年南路××××山路路口处由北向东左转弯时,与由西向东跑步通过人行横道线的原告相撞,致原告受伤。

事发后,原告入烟台山医院住院治疗27天,花费医疗费51307.52元。

2019年10月16日,烟台市公安局交警三大队委托山东金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对涉案车辆事故时行驶速度及行人通过事发路口时信号灯状态等事项进行司法鉴定,鉴定意见为鲁F×××××号大型普通客车事故时的行驶速度约为34公里每小时;根据现有证据,不能确定行人进入事发路口北侧人行横道线时由西向东方向人行横道线信号灯的状态。

其中分析载明,根据事故现场照片、事故现场勘查资料、事故相关监控视频和大客车行车记录仪视频检验分析可知,鲁F×××××号大型普通客车事故时沿中央隔离护栏西侧第一条机动车道由北向东左转弯行驶,行人事故时沿事发路口北侧人行横道线由西向东行走。

根据事故现场照片、事故现场勘查资料可知,事故现场位于青年南路××××山路路口处,事故现场道路为十字路口,南北道路中间设有中央隔离护栏,事发路段单向五条机动车道,道路两侧各有一条非机动车道,中央隔离护栏距离道路西侧路沿石距离约为15.1米;事故后鲁F×××××号大型普通客车头朝东南尾朝西北停止在十字路口北侧人行横道线上。

根据事故相关监控视频、事发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和事故现场实地勘查结果可知,该事发路口信号灯双向同步,左转弯和直行分开放行;事发路口东侧人行横道线信号灯由绿灯变为红灯约6秒后,由北向东左转弯信号灯由红灯变为绿灯,此时该路口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均为红灯,由北向东左转弯信号灯绿灯持续约22秒后,由北向东左转弯信号灯变为黄灯。

根据事故相关监控视频可知,行人出现在监控画面时由北向东左转弯信号灯已经变为绿灯约为16秒,大约3秒后鲁F×××××号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

综合以上检验分析,结合事故现场照片、事故现场勘查资料、事故相关监控视频、大客车行车记录仪视频不能观察到行人进入事发路口时的状态以及出现在大客车行车记录仪视频前的行走状态,根据现有证据,不能确定行人进入事发路口北侧人行横道线时由西向东方向人行横道线信号灯的状态。

2019年10月24日,烟台市公安局交警三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该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原因无法查清。

2020年6月2日,威海恒源司法鉴定所根据烟台市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托,对原告的伤情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1、原告肋骨骨折符合十级伤残;脾切除术后符合八级伤残。

2、原告误工时间120日,伤后需1人护理60日,营养60日。

3、原告后续治疗费用以实际发生为准。

为此原告花费鉴定费2860元。

庭审中,被告公交公司对鉴定程序有异议,但未提供相关证据佐证亦不申请重新鉴定。

另查,肇事车辆投保情况同被告保险公司上述。

诉讼中,原告申请撤回对马千里的起诉;被告公交集团撤回对停运损失的鉴定申请。

本案中原告的损失为:医药费51307.52元、住院伙食补助费2700元、残疾赔偿金262439.80元、误工费13916.38元、护理费9655.80元、交通费500元、营养费3000元、鉴定费2860元,合计346379.50元。

双方对上述事项均有争议。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根据鉴定意见记载及被告公交集团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事发前,原告出现在监控画面时,路口东侧人行横道线信号灯为红灯状态已持续22秒,由北向东左转弯信号灯已经变为绿灯约为16秒,此时原告沿人行横道线自中央隔离护栏西侧第四条机动车道前方自西向东跑步通行,3秒后行至中央隔离护栏西侧第一条机动车道(即左转专用车道)前方与肇事车辆相撞。

原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按交通规则等候绿灯通行,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机动车行驶中遇有掉头、转弯、下陡坡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根据上述鉴定意见,事发时鲁F×××××号车辆处于左转弯状态,行驶速度约为34公里每小时,超速13.33%,故驾驶员马千里对本次事故的发生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合双方过错程度,法院酌情认定双方按6:4承担赔偿责任为宜。

肇事车辆在被告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事故发生于保险期间,故原告的合理损失应由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予赔偿,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部分由被告公交集团按40%比例赔偿。

关于医疗费,原告因本次事故产生的医疗费均应得到赔偿,故原告的该项请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原告主张住院伙食补助费2700元,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结合鉴定意见及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对其主张的误工费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残疾赔偿金依法支持262439.80元(按赔偿系数31%计算);护理费支持9655.80元;营养费酌情支持3000元;交通费酌情支持500元对其过高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鉴定费,系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支出的合理费用,应由被告按比例赔偿。

对原告主张的眼镜损失,根据其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相关损失,且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证明中未有相关记载,故对其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原告在本次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故对其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不予支持。

被告公交集团主张停运损失,但未申请司法鉴定亦未缴纳诉讼费用,故对其主张法院不予审理。

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之规定,一审法院于2021年2月18日判决:一、限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原告隋娜各项损失共计120000元。

二、限被告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隋娜各项损失共计90551.80元。

如果赔偿义务人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给原告。

案件受理费6718元,减半收取3359元,由原告隋娜负担1130元,被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负担1350元,被告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负担879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