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A1一、判断题1、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篇幅长,多叙事的特点。
()答案:错2、杜牧是晚唐最有成绩的古文家之一。
()答案:对3、《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答案:对4、《登高》是孟浩然的代表作。
()答案:错5、苏轼奠定了宋诗的基本格局。
()答案:错6、词人张先有'张三影'之称。
()答案:对7、《战国策·燕昭王求士》中燕昭王的性格特征之一是处心积虑,卧薪尝胆。
()答案:对8、鲁迅的散文《朝花夕拾》属于杂文。
()答案:错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答案:对10、郭沫若的历史剧往往客观写实。
()答案:错11、记叙只有主观性的记叙而无客观性的记叙。
()答案:错12、《长生殿》的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
()答案:错13、《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答案:对14、《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优秀篇章之一。
()答案:对15、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小说《菉竹山房》。
()答案:错二、选择题1、关于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幽默,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出了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
B:用夸张的手法加强了冲突与矛盾。
C:有些俏皮话让人忍俊不止。
D:令人感到荒诞滑稽而异常轻松。
答案: D2、《红楼梦》初名为( )。
A:《艳异编》B:《花影集》C:《石头记》D:《国色天香》答案: C3、下列著作属于元代晚期对后代元杂剧研究影响深远的是()A:《宋元戏曲考》B:《录鬼簿》C:《闲情偶记》D:《南九宫十三调曲谱》答案: A4、'月'是()A:指事文字B:象形文字C:形声文字D:会意文字答案: B5、根据具体情况,几个单位可以共同发()A:重要通知B:任免通知C:联合通知D:紧急通知答案: C6、西昆派出现于()。
A:北宋初期B:南宋时期C:北宋中期D:北宋后期答案: A7、鲁迅的一篇充分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虚伪和残忍'吃人'本质的小说是()A:《故乡》B:《孔乙己》C:《阿Q正传》D:《狂人日记》答案: D8、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A:《右溪记》B:'永州八记'C:《前赤壁赋》D:《满井游记》答案: B9、确定选题()A:应在研究的开始B:应在研究的过程中或研究过程后C:无须研究自己D:无须研究读者答案: B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B:曹操《短歌行》C:谢灵运《登池上楼》D:陶渊明《饮酒》其五答案: D11、老舍《茶馆》中的裕泰茶馆老板是()。
A:王利发B:秦仲义C:常四爷D:康大力答案: A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出自()。
A:《浪淘沙》(帘外雨潺潺)B:《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C:《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D:《鹊桥仙》(纤云弄巧)答案: A13、《家》属于巴金()。
A:《革命三部曲》B:《生活三部曲》C:《爱情三部曲》D:《激流三部曲》答案: D14、下列历史散文著作不属于先秦时期的是 ()。
A:《春秋》B:《左传》C:《国语》D:《吴越春秋》答案: D15、'文革'结束后,在北京参与创办《今天》的诗人是()。
A:芒克B:舒婷C:顾城D:食指答案: A三、古文阅读1、……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融融()A:融汇B:和乐自得的样子答案: B(2)、洩洩()A:溪水潺潺B:舒畅快乐的样子答案: B(3)、施()A:延续、推及B:施舍、施予答案: A(4)、匮()A:穷尽B:馈赠答案: A(5)、锡()A:赏赐B:一种金属答案: A四、理解与辨析1、说说中国新诗是如何发生的。
A:从1914年到1917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徐志摩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
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注目。
1920年胡适的《新月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月集》也成为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B:从1914年到1917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郭沫若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
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注目。
1920年胡适的《女神》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女神》也成为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C:从1914年到1917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胡适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
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注目。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尝试集》也成为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答案: C2、简述先秦文的概况。
A:中国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产生的。
早在殷商时期,史官已开始记载史事,成为记叙文之萌芽。
西周时期,'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已成风气,但流传下来的文献极少。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迅速崛起并成为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力量。
他们纷纷出谋划策,著书立说,奔走游说,推行自己的主张,以期解决社会问题;而另一些人则撰著史书,编纂文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
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出现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大量出现,大大推动了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B:中国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产生的。
早在春秋战国,史官已开始记载史事,成为记叙文之萌芽。
西周时期,'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已成风气,但流传下来的文献极少。
殷商时期时期,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迅速崛起并成为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力量。
他们纷纷出谋划策,著书立说,奔走游说,推行自己的主张,以期解决社会问题;而另一些人则撰著史书,编纂文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
在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出现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大量出现,大大推动了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C:中国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产生的。
早在殷商时期,史官已开始记载史事,成为记叙文之萌芽。
西周时期,'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已成风气,但流传下来的文献极少。
春秋战国时期,公学兴起,文化上移,'士'阶层迅速崛起并成为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力量。
他们纷纷出谋划策,著书立说,奔走游说,推行自己的主张,以期解决社会问题;而另一些人则撰著史书,编纂文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
在相对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出现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大量出现,大大推动了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答案: A3、简述诗歌起源和原始歌谣的有关知识。
A:人类最早的社会活动是劳动,故诗歌起源于劳动。
原始歌谣的产生早于文字,故最早的诗歌都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在口头传唱,并且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原始歌谣多是二拍的节奏,故多为二言形式。
原始歌谣多已湮没,只是在某些古籍中偶尔保存下来极少数质朴的歌谣,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如《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礼记·郊特性》中的《蜡歌》和《吕氏春秋·初音》中的《侯人歌》。
B:人类最早的社会活动是游戏,故诗歌起源于游戏。
原始歌谣的产生早于文字,故最早的诗歌都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在口头传唱,并且是歌舞合一的。
原始歌谣多是二拍的节奏,故多为二言形式。
原始歌谣多已湮没,只是在某些古籍中偶尔保存下来极少数质朴的歌谣,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如《史记》中的《弹歌》、《礼记·郊特性》中的《蜡歌》和《吕氏春秋·初音》中的《侯人歌》。
C:人类最早的社会活动是巫术,故诗歌起源于巫术。
原始歌谣的产生早于文字,故最早的诗歌都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在口头传唱,并且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原始歌谣多是四拍的节奏,故多为四言形式。
原始歌谣多已湮没,只是在某些古籍中偶尔保存下来极少数质朴的歌谣,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接近原始形态,如《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汉书》中的《蜡歌》和《吕氏春秋·初音》中的《侯人歌》。
答案: A4、简述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的不同。
A: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戏曲特别强调写实性,和诗词的关系比较密切,现代戏剧多用口语;从结构上看,传统戏曲基本上是每出一个中心事件,现代戏剧每一幕的情节往往是立体错综的;从表现手法上看,传统戏曲在表演方式上强调流派传承,表现手法上虚拟性和程式化比较明显,现代戏剧不仅有复杂的布景和道具,还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
B: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戏曲特别强调抒情性,和诗词的关系比较密切,现代戏剧多用口语;从结构上看,传统戏曲基本上是每出一个中心事件,现代戏剧每一幕的情节往往是立体错综的;从表现手法上看,传统戏曲在表演方式上强调唱念做打,表现手法上虚拟性和程式化比较明显,现代戏剧不仅有复杂的布景和道具,还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
C: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戏曲特别强调象征性,和诗词的关系比较密切,现代戏剧多用口语;从结构上看,传统戏曲基本上是每出一个中心事件,现代戏剧每一幕的情节往往是立体错综的;从表现手法上看,传统戏曲在表演方式上强调女扮男装,表现手法上虚拟性和程式化比较明显,现代戏剧不仅有复杂的布景和道具,还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