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评价研究

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评价研究

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评价研究
本文通过对晚期LC患者73例患者的疗效分析,从统计学角度做出研究,指出动态肿瘤标志物在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中的具体表现。

标签:动态肿瘤标志物;肺癌患者
肺癌(lung cancer,LC)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率和病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疾病,尽管近年来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因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确诊的LC患者近80%已属于晚期。

晚期LC包括转移和术后复发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其5年生存率低于15% 1,2。

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晚期LC患者疗效评价的基础。

临床上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评价,但RECIST评价亦存在不足之处:对转移患者病情变化反应欠佳;影像学改变出现较晚,早期难以做出疗效判断;影像学疗效等级与恶性肿瘤病情转归指标如无进展生存期的一致性较差,尤其是疗效评价为SD的患者预后差别较大;对于全身肿瘤的负荷的改变反应较差。

随着对LC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多种血清TMs检测模式已在临床上开展,并在L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血清TMs是恶性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或机体反应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亦可由宿主对肿瘤反应而异常升高的一类化学类物质。

TMs在正常组织含量较低,临床上TMs 异常表达或发生量变能够提示肿瘤的性质、肿瘤的组织发生、肿瘤细胞分化和功能,亦能够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监测复发、疗效评估以及生存预后判断。

因此血清学TMs的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有效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目前已知的LC TMs有数十种,可分为血清癌胚抗原、LC相关抗原、血清蛋白、酶和代谢产物共5大类。

本文主要探讨CEA、糖抗原125(CA125)和血清铁蛋白(SF)三种TMs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晚期LC患者各周期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s,TMs)变化情况与影像学疗效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收集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2008/1—2013/12)收治晚期LC 患者73例,均经病理确诊。

ELISA检测患者首次化疗前及各周期化疗后(第2、4、6周期)血清癌胚抗原,糖抗原125和血清铁蛋白并计算其变化情况,收集其他临床参数,电话对所有LC患者随访以确定生存期。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值600ng/ml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早期LC患者SF的表达水平与LC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并认为SF检测可作为LC的随访辅助实验诊断指标之一。

晚期LC患者因肿瘤过大或发生转移等原因丧失手术机会,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

如何通过血清TMs的变化情况来预测经治疗的客观疗效评价,是广大肿瘤医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目前研究发现,检测血清TMs的水平对LC患者
的辅助诊断、客观疗效预测以及生存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临床意义。

但动态分析血清TMs 预测晚期LC患者客观疗效以及血清TMs对生存预后关系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通过收集临床病例,动态观察晚期LC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第2、4、6周期的近期疗效,并通过探讨患者基线特征与患者PFS的关系、探讨晚期LC 患者各周期化疗后血清TMs变化率与预测客观疗效和PFS的关系,旨在探索出血清TMs更加准确的反应近期疗效的模式,从而为血清TMs在预测临床晚期LC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中的提供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陶华林等,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M】,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
【2】黄窍铭,动态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