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恐龙教学设计(共 3 篇)第1 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以下是的关于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设计理念:这篇说明性文章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研讨、朗读比较等形式,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感悟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体会文章科学的推理想象及有序的表述。
在此基础上依本拓展,引导质疑深入探究,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文字、影像等)。
2.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出示课件:恐龙和鸟儿的图片) 小结:从交流中,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
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
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 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从音形义上交流巩固。
①认读词语。
正音:“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笨、仅、敏”是前鼻音,要准确,“崭”的声母是翘舌音。
②辨析字形。
巩-恐、会-绘、顿-吨等。
③猜测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
(翱翔) 动作迅速而灵敏。
(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毋庸置疑)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获得初步感受,训练阅读概括的能力;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学活动目的性。
三、理清层次,分析结构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与同学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 3、4 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 5 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交流概括,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分段概括段意中,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分析概括。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陈述理由,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教师适时渗透概括方法,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四、通读全文,深入感知设计意图:再次通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节课学习作铺垫。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导入,了解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凶猛、笨重、描绘、敏捷、崭新、顿时、轻盈、欣喜若狂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复习,了解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二、阅读重点段落,领悟文章写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理解课文第二段。
1.了解演化过程。
(1)自主阅读,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认真读一读。
(2)小组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提示,与同学合作填写表格。
(如下表) 繁衍情况时间特点第一代恐龙和狗一样大小,像鸵鸟数千万年后两足奔跑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许许多多年后讨论:根据表格,看作者是怎样清晰有序地介绍这样一个庞大家族的。
(3)学习汇报: ①在恐龙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提示学生根据表格或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学习作者清楚有序的表达。
小结: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需求,顺应学生阅读心理,引导学生直奔学习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合作填表、个性表达等形式理解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特点, 达到内化吸收的目的。
2.感悟语言特点。
(1)齐读第三自然段,渗透写作方法。
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段:这段以设问的形式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读者视线引向中生代,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 (2)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去掉句子中的横线部分, 比较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如:①“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②“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③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3)感情朗读生动的句子,感悟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着的工作作风。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比较朗读等形式感悟语言表达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正确生动,学习锤炼语言。
三、学习其他段落,把握全文内容 1.第 1、2 自然段。
(1)“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二者”指的是谁?去掉“似乎”行吗? 找出介绍恐龙的句子和鸟类的句子,读一读。
(2)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3)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课件出示)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
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 “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
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第 2 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1)先自己读。
(2)再讨论。
(3)汇报。
①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③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④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1)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2)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有条理的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读课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教学难点】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小组合作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谁?(恐龙、鸽子、孔雀)请同学们再来读两组词语:凶猛、笨重、迟钝(这些是形容谁的?);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这些词又是形容谁的?)。
它们看起来有关系没?用课文中的话说,是毫无关系,可是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2、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二、学习重点段落1、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找关键词填写表格,并说话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
2、填写表格:屏显表格: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在课文中划出写恐龙特点的关键词句,并填在表格内。
3、全班交流: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在汇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指导朗读。
第一种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指名读部分课文。
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男女生对比读这部分课文。
猎食性恐龙的特点——作者说明的方法——生齐读这部分课文。
师评价小结: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学生复述:自然博物馆需要一位讲解员讲解恐龙的演化过程,谁愿意应聘呢?大屏幕投影,按作者介绍的顺序出示不同类型恐龙的图片,学生抓住要点进一步介绍。
5、猎食性恐龙能具备滑翔的能力,并最终飞向蓝天,这只是一部分科学家的推测、假设,不管怎样,……崭新的生活天地。
6、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已经对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我们即将结束课文的时候,科学家们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想告诉大家,是什么呢?(学习课文最后一段)7、你们觉得他们的愿望能实现吗?三、拓展:我在课前布置让大家搜集恐龙的资料,现在谁来把搜集到的恐龙的相关信息给大家汇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