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6学时)(实践课程)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电子制作》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nic design课程编码:3910252203开课学院:理学院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物理学/3学分/周学时:2本课程是物理学的一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继相关理论和知识支撑课程之前开设。
电子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一线技术人才。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手工焊接技能;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掌握常用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电子电路安装调试,能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
通过电子实训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初步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应用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正确识别与检测常用元器件;(2)熟悉常用的单元电路及其功能;(3)掌握multisim和protel软件的使用;(4)能对电子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对电子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
2.能力目标:(1)能分析典型、常用电子电路;(2)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电子仪器;(3)能熟练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制作;(4)能按照给定项目功能和参数设计要求,熟练进行电路整体设计,单元电路设计;(5)能熟练编制装配、调试、测试方案,并能按方案实施电子电路制装配、调试和测试。
3.素质目标:(1)规范操作习惯——正确使用工具、仪器;(2)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3)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不同的人群相处,建立良好的人群关系,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4)沟通能力——正确表述,相互理解;(5)工作责任感——加深专业的认识,热爱专业、热爱职业岗位、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给出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空间,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2.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造多种形式的交互式实训教学。
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边讲边练,教师可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消除学生因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不及时而影响学习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在实训投入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实行项目式教学,以作为项目的实践教学产品为中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项目一、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使用(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电阻的色环读出阻值及误差;识读电容器的电容量及电解电容的正负极。
教学难点:测量二极管的正负极和三极管的三个电极。
三、主要内容1.电阻器识别与检测;2.电容器识别与检测;3.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4.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5.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6.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7.常用集成电路。
四、实践要求取若干杂散电阻,由学生读出每个电阻的阻值,并说出电阻的表示方法。
项目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3学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2.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电子测量中误差的产生和处理方法;2.测量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电子测量中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三、主要内容1.稳压电源和万用表使用;2.通用信号发生器使用;3.示波器使用。
四、实践要求用万用表对三极管三个电极进行判别。
项目三、电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3学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成型加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安装;2.了解表面组装技术;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拆焊,能熟练的进行焊接;4.了解焊接基础知识;5.理解无锡焊接。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电烙铁按照工艺要求焊接元器件和拆焊。
教学难点:在焊接过程中保证无漏焊、虚焊、错焊。
三、主要内容1.电子产品装配;2.焊接技术。
四、实践要求简单电子产品整机组装。
项目四、Multisim软件使用(6学时)一、教学目标1.熟悉Multisim软件的基本功能;2.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步骤及基本方法;3.掌握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4.学会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Multisim软件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难点:应用Multisim软件设计译码显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功能仿真验证。
三、主要内容1.Multisim软件概述;2.电路原理图绘制;3.电路原理图仿真;4.设计实例。
四、实践要求编码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项目五、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熟悉Protel 99SE软件的基本功能;2.掌握Protel 99SE软件的使用步骤及基本方法;3.掌握利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4.学会利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Protel 99SE软件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难点:应用Protel 99SE软件进行译码显示电路的PCB印刷电路板设计。
三、主要内容1.Protel 99SE软件概述;2.电路原理图绘制;3.PCB印刷电路板设计;4.设计实例。
四、实践要求编码器电路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项目六、台式调幅收音机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组装和调试“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台式调幅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离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能;2.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3.台式调幅收音机原理;4.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的安装步骤。
教学难点:台式调幅收音机调试。
三、教学内容完成台式调幅收音机组装和调试。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台式调幅收音机套件。
项目七、电话机制作(6学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组装和调试“电话机”套件,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量与识别,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离元器件的手工焊接技能;2.常见的电子元器件识别;3.电话机原理;4.电话机套件的安装步骤。
教学难点:电话机调试。
三、教学内容完成面包型电话机套件的组装和调试。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面包型电话机套件。
项目八、抢答器制作(课外完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组装和调试抢答器,进一步掌握multisim软件和protel 99se 软件使用,掌握简单电子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2.了解抢答器的电路原理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multisim软件使用;2.protel 99se软件使用;3.抢答器电路图原理。
教学难点:抢答器PCB板制作、组装和调试。
三、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参赛用的数字竞赛抢答器,要求通过数显、灯光、音响等多种手段判断抢答优先权。
四、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计算机及multisim、protel 99se软件、印制电路板、电子实训台、烙铁、松香、焊锡、斜口钳、剥线钳、烙铁架、裁板机、雕刻机、抛光机、金属过孔机、万用表以及制作抢答器相关元器件。
四、考核办法(一)考核方式实际操作考核(二)评分办法该课程为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40%,主要包括考勤5%、回答问题5%、实验操作熟练程度15%、软件操作熟练程度15%;期末考核占60%,期末考核主要通过设计、组装和调试“抢答器”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实际操作水平(占40%,如未能实现产品的预定功能则酌情给分,完成组装并调试成功,按照工艺水平给分)和设计报告(占20%)。
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成绩60分以上取得该实验课程的学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自编《电子制作试验讲义》。
(二)参考书目:[1] 陈强.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 肖永刚等. 电子技能实训[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钟洪声,崔红玲等. 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4] 杨欣,王玉凤等. 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Multisim8与Protel 2004[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代万辉,陈松方等.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宝典[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